香根草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2018-07-06宿静
宿 静
(东营市技师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又名岩兰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条形,质硬,宽4~10 cm;圆锥花序长15~40 cm,分枝以多数轮生,纵深发达根系可深达2~3m,根直径一般为0.7~0.8 mm,抗张力是等径钢材的1/6,香根草为低补偿(C4)植物,光合作用强,日温达10℃时就萌发生长。1958年香根草开始进入中国。当时在广东、福建等地种植,作为香料植物,提取根叶里的芳香油[1]。1980年以后,在华南、华东、西南等地香根草被广泛用于治理水土流失。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四川均有引种。香根草是一种抗逆性很强的植物,对酸、碱、重金属等都具有较强的抗性[2]。香根草属耐盐植物,但当土壤含盐量超过其生长发育所能耐受的范围时,香根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3][4][5]。本研究旨在研究香根草在不同含盐量处理下与抗胁迫有关的生理代谢酶的变化,以期为解决香根草耐受高含盐量盐碱地寻求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引种试验
对密云、云南昆明、江西进贤的香根草进行引种,于含盐量为0.52%的试验地中进行种植试验,各3个种植小区,每个小区10m2,每个小区10兜,每兜约6个分蘖。
观察10天,测定缓苗成活率;观察60天,每隔30天测定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共测定2次。
1.2 栽培技术试验
选择云南昆明的生态型种苗480兜,建立16个小区,每个小区30m2,每兜约6个分蘖,将香根草种苗修剪成同一高度(20cm),于2017年4月1日栽种于山东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选择含盐量为0.5%的地块,种植密度(A)分别为 0.5×0.5(A1)、0.8×0.8(A2)、1.0×1.0(A3),光照条件(B)分为不遮光(B1)、遮光 60%(B2)、遮光 80%(B3),灌溉方式(C)分别为大水漫灌(C1)、喷灌(C2)、环沟灌溉(C3),施肥方式(D)分别为施入底肥(D1)、追肥(D2)、底肥+追肥(D3),土壤调理剂(E)分别为施入磷石膏30g/100m2(E1)、施入磷石膏 50g/100m2(E2)、60g/100m2(E3)。
观察10天,测定缓苗成活率;第30天、60天,每个处理取5丛,测定株高、新增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取平均值。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引种试验结果
表1 香根草栽培技术试验因素处理表
表2 香根草引种试验结果
三个生态型在含盐量为0.52%的试验地中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但是株高、分蘖数及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昆明生态型在三个测定指标中的表现都优于密云和进贤的两个生态型(见表2)。
2.2 栽培技术试验结果
2.2.1 株高(见表3)
2.2.2 分蘖数(见表4)
2.2.3 地上生物量
除遮光80%处理的种苗存活率为82.3%,其余处理的存活率都在95%以上。根据处理结果分析,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栽植香根草建议采用的配套栽培技术:密度1.0*1.0m,不遮光,大水漫灌压碱,土壤加入磷石膏作为调理剂,并施入底肥(见表5)。
图1 种植密度对香根草株高的影响
图2 光照条件对香根草株高的影响
表3 株高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4 分蘖数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5 地上生物量试验结果统计表
图3 灌溉方式对香根草株高的影响
图4 施肥方式对香根草株高的影响
图5 土壤调理剂施用对香根草株高的影响
通过试验,发现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对各个处理的差异性不明显,株高对各个处理的差异性较显著,尤其是光照条件、种植密度及灌溉方式3个处理对香根草株高的影响较大。 见图 1、2、3、4、5。
3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域,种植密度可以采用0.5×0.5m或者1.0×1.0m,因香根草在近几年的应用和推广范围逐年扩大,种苗成本较高,建议采用1.0×1.0m的株行距。在遮光80%的处理下,香根草的生物量较大,可以将香根草用于光伏产业或作为林下经济草本进行推广。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域的传统灌溉方式即大水漫灌压碱,因黄河断流,该地区淡水资源缺乏,水成本较高,大水漫灌方式对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通过本试验,香根草在栽培种植时可采用环沟灌溉方式,既保障了种苗的生长发育又大量节约了水资源,是适合该地区的灌溉方式。磷石膏作为土壤调理剂对香根草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可能是由于试验地含盐量较低的原因。
香根草的产业链极长,可做饲草,可提取精油、可固坡,尤其是改土功能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改良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由于胜利油田几十年的开采以及石油化工产业的不断兴起,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香根草吸收重金属及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功能也将在该地区得到充分的开发。
[1] 夏汉平.关于香根草及其资源和利用的研究[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8,(2):1-5.
[2] 徐礼煜.香根草在中国南方的应用前景-以福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1991,(11):60-64.
[3] 严力蛟,郑志明,王兆骞等.香根草研究推广概述[J].耕作与栽培.1996,(3):60-62.
[4] 陈怀满.香根草净化富养水体的初步试验[C].国际香根草研讨会论文集.1997:10.
[5] 姜必亮,蓝崇钰,王伯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后重金属的生态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