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及分类监管

2018-07-06张雪梅

西部特种设备 2018年1期
关键词:监察部门特种设备评判

张雪梅

(四川省质量技术审查评价中心 四川成都 610031)

1 建立科学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指标体系的原则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具体指标作为一种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目标,是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根本目标决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指标体系是评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活动时的基本变量,是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评价目标、监管目标等诸多因素的集合,具有具体性、可测量性、可行为化以及可操作化的基本特征。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准确评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基本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整体完备性原则。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即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指标体系内的诸个具体指标能够相互配合协调,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逻辑清楚。

二是导向性原则。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变化性较大,尤其是特种设备本身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指标体系设计必须要具有时代性,能够充分反映并适应特种设备的技术变化与发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当本着“导向性”的原则,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有所预判。

三是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指标体系设计具体指标应当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指标体系设计必须遵循特种设备使用的基本规律,突出特种设备使用的基本特点,力求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指标的科学性,从而客观地、科学地评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有效促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四是一致性原则。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一致性原则主要是要求具体的指标与监管目标必须协调一致,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下一层次的指标与上一层次的指标相一致,也就是指标必须反映目标。下一层次的指标反映上一层次的指标,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所应遵循的又一原则 。

2 现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指标体系设计并不十分科学合理,如:一些地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表》指标设置较科学,评价内容基本齐全,但在人员风险因素中“岗位劳动强度”的“净劳动时间”设置不科学 。又如在设备风险因素中,压力容器“设备类别”分为一至三级,但大多数单位既有一级,又有二级,还有三级,评分标准不确定,所打分值难以设置具体评分标准。“财产损失”设置的金额值范围太大,“使用年限”没有在评分标准或填表说明中进行明确,使用年限以使用单位投入首次使用年限,而不是从出厂时间计算。“安全附件”没有明确是定期检验时间还是长期未检验时间。在管理风险因素中,往往存在“安全操作规程”中分值过大,“应急演练”缺乏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内容,“重大危险源”没有细化标准等问题。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

3.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的指标构建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具有过程性、依赖性、制度约束性等特征,其特征决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应对人员、环境、设备、管理风险因素等加以综合考虑。结合系统论的基本思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可以采用理性选择分析、互动分析、网络分析、结构分析等四种较为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但都有着较为核心的共同点,即基于各个主体的理性及其逻辑、结构、体系等方面的特点出发,考虑到各个主体的成本收益。理性选择分析途径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一是政策参与者是其本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二是在既定的情况下有相异的策略可供选择;三是政策参与者在理智上确信选择的不同会使得结果不同;四是政策参与者对选择结果的好坏优劣有主观排序。理性选择的基本目的在于实现政策的最优化或者是效用的最大化,政策网络中理性的参与者会本能地采取最优策略,使得政策的成本收益比最大。有鉴于此,本文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价,综合考虑管理、设备、人员及环境的因素等,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种设备使用状况,对各个行业进行综合、系统、全面的评价。具体指标的构建情况如下(由于设备风险因素需另文论述,此处不述,只说明人员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人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强度、工作态度 。

环境风险因素包括外部环境(自然条件、社会影响)与内部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类别、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信息化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两个维度。

管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管理风险因素组织机构健全程度;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预防与改进措施及执行情况;重大危险源辨识与事故管理及执行情况 。

3.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

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综合效果评判有多种方法,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一种方法,即运用相似度法原理进行评判的方法。

相似度法是以若干有代表性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判指标为尺度,给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值,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得出某一阶段的监管指标与标准的相似度,据以评判该阶段监管效果优劣的一种方法。基本计算步骤为:

①确定评判指标 反映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效果的指标有很多,采用该方法进行评判时一般选择4~6个基本指标。需要注意的是,评判指标选择好之后,就应固定下来,以便各阶段的调控效果评判具有可比性。

②建立评判指标集 评判指标集可表示为如下形式:u={u1,u2,…,un}。

③确定评判等级 将评价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很好、好、一般、较差、差,用集合表示为:v={v1,v2,v3,v4,v5}。

④确定各评价指标ui(i=1,2,...,n)的隶属度 以国际惯例、行业标准或调控目标值作为评价标准值,依据模糊集的隶属原则,建立隶属函数表达式,用来确定各因素ui的隶属度:

式中:——隶属度;C——评价指标的标准值;X——评价指标的计算值;a,b分别为经验系数。

⑤建立模糊关系单因素组合矩阵 该组合矩阵可用R(n×m)表示:

⑥确认每个指标的权重A,将单因素矩阵变换为综合评价的复合矩阵B。

⑦计算相似度k:

(8)评判结果 当k值较大时,表明风险较大。

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分类监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分为A、B、C三类,分类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A类企业实行以自我管理为主,安全监察为辅的监管方式;B类企业实施自我管理和安全监察并重的监管方式;C类企业实施重点监管的方式。具体而言,针对 A类企业采取的监管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与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交流通道,及时掌握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动态,及时传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新政策、新要求;二是使用单位每年年底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自查报告》;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每年应对A类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每年检查量不少于20%。针对B类企业监管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与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交流通道,及时掌握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动态,及时传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新政策、新要求;二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与使用单位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承诺书》,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三是使用单位每年年底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自查报告》;四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每年应对B类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每年检查量不少于20%;五是针对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使用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引导B类使用单位向A类企业提升。针对C类企业监管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与使用单位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承诺书》,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二是使用单位每年年底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自查报告》;三是针对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使用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引导使用单位向B类企业提升。

猜你喜欢

监察部门特种设备评判
交流与评判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试论如何深化电力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职能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供电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所发挥的职能作用
西部特种设备网
去年追发工资等350.6亿元
加强新形势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