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詹姆斯·斯特林极具独创性的建筑大师

2018-07-06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斯特林文脉詹姆斯

图1 詹姆斯·斯特林

“建筑师只需要想方设法地设计出最为适用的建筑。”

——詹姆斯·斯特林

在世界建筑迅猛发展的20世纪,建筑设计作品并不多的詹姆斯·斯特林(图1[1])凭借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设计获得第三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在建筑设计领域奋斗了40多年的詹姆斯·斯特林,有着自己独有的设计准则与创新性。这位不拘泥于某种特定设计手法的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不喜标榜自己或把自己归类于某一主义,就像普利兹克奖评委们评价的那样:詹姆斯·斯特林是在通过自己的力量与成就推动着世界建筑事业的发展。他的建筑作品没有固定的风格,只要符合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一切可以调动融合的元素、样式都是可行的。詹姆斯·斯特林独特的风格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也为后现代建筑开辟了新的方向。

詹姆斯·斯特林的作品在得到建筑界肯定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议。正如罗伯特·克雷所说,“艺术和设计是开放的学科,对于某一既定的问题或情况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这也是此学科之所以会对许多设计师产生无穷魅力的根本所在”。[2]好的建筑作品并非是众人都喜爱推崇的,就算是不知名的作品,有时也能起着启发性、引领性的作用。

詹姆斯·斯特林的主要设计作品包括:英国莱斯特大学工程楼(1959年~1963年)、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楼和实验剧场(1977年~1984年)、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园地书店(1991年)等。詹姆斯·斯特林建筑设计作品极具多样性,令人很难从中探寻出固定风格的踪迹,正如詹姆斯·斯特林所说的那样:“我从来不会想到什么风格,我只会尽力去找出什么是完成每个委托最合适的方法” 。[3]这使得他成为了备受欢迎与尊敬的建筑大师。他与诺曼·福斯特和理查德·罗杰斯并称为“英国建筑三巨头”,虽然他不像另两位建筑师那样为人们留下明确的技法与风格式样,但随着历史的沉淀,詹姆斯·斯特林创作的独特魅力渐渐显露出来。

>>> 成长经历

詹姆斯·斯特林于1926年出生在英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次年全家迁至利物浦。1941年,詹姆斯毕业于利物浦夸里克高级中学;1942年,进入利物浦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1950年,在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就读,并获得建筑学学位;1952年~1956年,詹姆斯·斯特林参加ICA独立小组从事建筑设计,同期作为高级合伙人与莱昂斯、伊斯雷尔和埃利斯合作,从此开始了他的建筑职业生涯。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之一,詹姆斯·斯特林的成名作是于1963年设计的拥有大型桁架结构的英国莱斯特大学工程馆,是当时欧洲最大的自然通风建筑。该建筑设计作品在1976年获得了阿尔瓦·阿尔托奖;1980年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1981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1986年获得了美国托马斯·杰佛逊金奖。在1950年至1957年间,詹姆斯·斯特林的建筑作品多为住宅,如1953年设计的伦敦北区低造价住宅、1955年~1958年的哈姆工地住宅等。1959年,他设计莱斯特大学工程馆后名声大噪,其建筑作品多为风格多变的博物馆,最为知名的有1977年~1984年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楼和实验剧场、1979年~1984年哈佛大学萨克洛博物馆、1980年~1986年伦敦克洛美术馆等。

纵观詹姆斯·斯特林的众多作品,其建筑作品的风格与手法并没有直接性的联系,而是在回应时代变化的诉求。人们常为他贴上“后现代主义”等标签,但对他本人而言,这都是一种误解。詹姆斯·斯特林强调,自己的作品并非是“沉溺于愚蠢的后现代的自我放纵”,“功能主义”仍然是其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一切设计思想的基础,他认为“功能主义”理论是“20世纪对建筑发展作出的主要贡献”。[4]虽然这种极具强烈变换特性的手法让人们难以找到其作品共有的特征,但事实上,詹姆斯·斯特林的建筑作品中仍映射了其独有的设计思想。

>>> 设计思想

詹姆斯·斯特林一生看似都是在不断地探索现代建筑的本质,但并没有偏激的设计思想与狂热的宗教信仰。尽管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差异很大,但他总是秉持着“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在谈起设计哲学时他说到:“我坚信,对基址进行逻辑分析,并对项目作功能上的阐释,方案就不可避免地、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5]20世纪60年代后期,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思潮,该思潮主要反思、批判现代建筑流派的理论与实践,并由此导致了各领域文化理论与观念流派间的激烈碰撞。因此,20世纪70年代成为詹姆斯·斯特林建筑创作的分水岭:在此前的创作阶段中,詹姆斯·斯特林所承接的建筑项目多为功能性强、造价偏低的住宅;后一阶段则大多为博物馆等文化性大型项目,体现出了詹姆斯·斯特林更加尊重文脉、回归本质的设计思想变化。

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建筑思想是追随着“人求物用”的工业革命而兴起的,其思想根源即当时盛行的“工具理性”,[6]而建筑的功能主义最大的特点也正是工具理性。建筑本身是人为建造而成的,目的则是满足人们的居住、使用需求。倘若一个建筑徒有其表而不实用,那它是毫无意义的。詹姆斯·斯特林早期的建筑作品以功能性强的住宅为主。虽然这些住宅设计作品并不是非常惊艳,但“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讶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断地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7]詹姆斯·斯特林也曾指出:“在美国,我发现当我们向业主们提出一个方案时,我们从来不谈什么美学,而一切解释应以常识、功能和逻辑为内容。”[8]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清晰的理性、注重功能,提倡新技术、新材料、中性色彩。[9]这一点在詹姆斯·斯特林的建筑作品中有着清晰的体现。正如勒·柯布西耶所说,“设计是从内向外进行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10]无论是詹姆斯·斯特林早期的作品还是后期的创作,“功能的传统和表达”一直是他所探索和思考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他的《地域主义》和《功能的传统和表达》两篇文章中。在这里,“功能主义不再是现代运动的结果,而是更久远历史的一部分。”[11]

图2

尊重文脉

“文脉”译自语言学中的CONTEXT一词,表示联系着“上下文”的关系。而建筑文脉是指建筑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和人文历史背景。建筑文脉是建筑物赖以生存的文化时空背景。“理解文脉对建筑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尊重文脉的观点来进行建筑创作,是每一个建筑师的任务。”[12]因受到当时建筑思潮的影响,詹姆斯·斯特林的设计理念也具有尊重文脉、探究建筑哲学的特点。早在1976年,詹姆斯·斯特林就试着恢复柏林街道建筑的旧有文脉,在此期间的作品总能体现出他对历史文脉的重视。詹姆斯·斯特林通常以采用相似布局、新旧形式相互融合、延续原有模式等方式协调建筑与环境文脉的关系。

建筑只有从生活自身出发,才能反映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哲学精神。美国建筑理论家Amos Rapoport 认为,建筑没有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情景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借以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13]詹姆斯·斯特林在当时被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环境中,还能秉持独创性设计思想为人们呈现独特的建筑作品,无疑为世界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图3

>>> 代表作品评析

1. 英国莱斯特大学工程系馆

(Leice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

地点:英国莱斯特市大学

时间:1959年~1963年

英国莱斯特大学工程系馆(Leice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 (图2[14])建于1959年~1963年,是詹姆斯·斯特林的成名作。当时,其所在的狭小地段紧邻维多利亚公园,为了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使用空间,英国政府首次批准大学建造高层建筑。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的结构划分、材料运用既理性又有自己的独创性。建筑本身由一侧高起的塔楼与一个大型的机械实验车间所构成(图3[15])。由于空间的相对局限性,实验车间并不能进行外部造型的“大动作”,而室内空间部分则可以任意变化。为了保证车间满足充足的采光需求,詹姆斯·斯特林大胆采用大跨度的透明玻璃屋顶,整个屋顶呈4 5°尖角向上的形式衍生(图4[16]),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无一不体现出詹姆斯·斯特林对功能的讲究。

图4

图5

詹姆斯·斯特林有意独立出机械空气处理系统,通风烟囱与建筑构件的形式有利于穿堂风的形成,使该馆成为欧洲最大的自然通风建筑。其整体的设计形象既带有机器时代的特征,又与校园古朴的格调相协调。塔楼下面部分是两个阶梯教室,教室后半部分的下方向外悬挑(如图5[17]),而且挑出的斜面墙也成为出入口位置的门头,两个塔楼则由中间玻璃交通井联系起来。“楼梯和电梯分别设于两个混凝土筒井中,里面还设置了卫生间和上下管道,这样可使两栋塔楼内的空间非常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布置和变化。”[18]该建筑的纵向变化则是虚实结合,为了避免高层办公楼会给人们带来过于沉闷厚重的感觉,阶梯教室以上部分则采用了玻璃幕墙,与塔楼的另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栋建筑物独特鲜明的造型让其本身绽放出年轻、自信的活力(图6[19])。材料的搭配采用玻璃幕墙与红色瓷砖相结合(图7[20]),对比鲜明又朴实无华的特点与校园整体的格调相得益彰。

莱斯特大学工程系馆项目引发了人们对詹姆斯·斯特林作品的热议,一方面它的创新因素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对它的材料与造型的质疑与批评。但是,建筑的综合因素与特别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争论的话题,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与科学技术不尽相同,所以也无法在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出一个永远完美而无争议的作品。詹姆斯·斯特林将功能主义作为其设计的首要原则,他认为要对具体的环境条件以及地理人文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与决策,这也就是他解决建筑创新这一课题的重要路径。

图6

图7

图8

图9

2.德国斯图加特国立新美术馆

(Neue Staatsgalerie)

地点:德国斯图加特市

时间:1979年~1984年

1981年,詹姆斯·斯特林因德国斯图加特国立新美术馆获得了第三届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斯图加特国立新美术馆是一组群体建筑,由新美术馆、音乐教室、剧场、图书馆及办公楼等组成,建筑造形以及平面布局虽然复杂多变(图8[21]),但是整体风格尊重历史遗迹(图9[22]),平面布局以多边形块状结构与周边建筑融合。新美术馆的总平面呈U型设计,主入口位于U型的开口处。其主体建筑由上层的阵列室与下层的讲堂和餐厅构成。新美术馆所处地段有较大的坡度,詹姆斯·斯特林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特点和周边环境。从新馆后面的大街开始,一条曲折的城市公共步行道逐渐延伸,横跨东面的展室,穿过美术馆上层阵列平台,沿阵列庭院院墙盘旋而下,下到入口平台上。这条公共步行道把新馆同整个城市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

在南侧的剧场通过餐厅与新美术馆的下层相连。音乐教室呈钢琴形状立于剧场后面,其外墙的曲面造型使得新馆建筑群的东南立面更加饱满。阵列庭院(图10[23])位于新馆中部,它一方面强调了整体布局的对称性,另一方面又由于公共步行道在半圆周里盘旋而造成自身的不对称性。这一空间的暧昧性使人们体验到一种富于戏剧性的空间感受(图11[24])。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新馆建筑造型相比同时代的建筑更加自由洒脱,詹姆斯·斯特林突破常规地使用了一般建筑师不常用的曲面、曲线、折线和波形线的构图元素。通常意义上,博物馆类建筑比较正式,一般都会带有一些较为严肃的纪念意味。为了使建筑带有纪念性,建筑师通常使用中心对称、大尺度、轴线等手法。但詹姆斯·斯特林并不想这样做,他反而运用了一种更为大众化和诙谐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美术馆建筑的理解。虽然在整体设计上仍然大面积地使用了和相邻传统建筑相同的外墙,以谋求和周边环境的协调,但带有粗野主义风格的混凝土排水口、粗大的管式扶手、颜色鲜艳的换气管及门厅明亮的曲面玻璃幕墙,都抵消了墙体强烈的庄重感(图12、图13、图14[25])。“与20多年前的莱斯特大学工程系馆设计相比,詹姆斯·斯特林在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设计中放弃了过去混凝土盒子式的构图方式,从而逐渐转向更活泼、自由、多变的建筑风格。”[26]在詹姆斯·斯特林整个建筑生涯中,他始终秉承建筑的适用性及功能性,并且一直在探索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图14

詹姆斯·斯特林在斯图加特国立新美术馆设计中,采用了与周边建筑相似的材料与尺度来调和整体空间,在空间功能上不仅扩大了美术馆展览功能的范围,使建筑物能容纳更多的艺术品,还将各种建筑流派的特征和历史传统符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建筑本身成为了一件展品,从而使观者对建筑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并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詹姆斯·斯特林是一位具有丰富创造力的建筑大师,跨越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且被冠以各种风格主义的标签,虽然前后期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部分作品也引发非议,但是他不喜高谈阔论自己的设计作品,而是以作品来体现他对建筑作品创作的不懈追求。正是由于建筑手法的独特,詹姆斯·斯特林成为了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启示音符”。

[1]https://image.baidu.com/search.

[2]罗伯特·克雷.设计之美[M]. 尹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6(17).

[3]刘晓峰.詹姆斯·斯特林-世界顶级建筑大师[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4]邓晓红.建筑,为时代而作——J·斯特林的成功之道[J]. 新建筑.1993,1(12).

[5] Stirling J. DESIGN PHILOGOPHY AND RECENT WORK. AD. 1990.07.13.

[6]吕晨晨.“无用之用”:庄子思想与建筑的泛功能化[D].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12.

[7]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鄂,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8]窦以德.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J]. 建筑学报.1992,12.

[9]高峰.功能主义建筑:美国—德国—美国[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10]勒·柯布西耶著. 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1]乔川.“历史先例“与建筑的演变:斯特林早期探索之路(1941-1968)[D].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12]孙俊桥.走向新文脉主义[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13]Amos Rapoport.建成环境的意义[M].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2684-1.html.

[15]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2684-1.html.

[16]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es_Stirling_(architect)#/media/File:University_of_Leicester_Engineering_Building_workshops_detail.jpg.

[17]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2684-1.html.

[18]王子岩.斯特林的两栋科教建筑[J].新建筑,1986,01.

[19]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2684-1.html.

[20]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2684-1.html.

[21]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74218&uk=4113228105.

[22]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74218&uk=4113228105.

[23]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74218&uk=4113228105.

[24]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74218&uk=4113228105.

[25]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74218&uk=4113228105.

[26]韩宝山.资料五则——建筑师与博物馆建筑[J].中国博物馆.1989,4.

猜你喜欢

斯特林文脉詹姆斯
月亮不止一个(节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詹姆斯·斯特林:粗野派与凝固的音乐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沙漠魅影——SAS与斯特林
斯特林堡与《乘槎笔记》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老板的故事 唐纳德·斯特林 吝啬鬼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