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油画里的浪漫
——拜伯里
2018-07-06
清澈蜿蜒的科恩河顺流而下,下游就是流经牛津、伦敦的泰晤士河。河边是用蜂蜜色的科茨沃尔德丘陵石头砌成的墙体,拥有高大的烟囱,以及经常被绿色藤蔓淹没小窗的古老而奇妙小屋。这里就是拜伯里(Bibury),被19世纪的艺术家威廉·莫里斯誉为“英格兰最美丽的村庄”,也是英国最广为人知的村庄之一。
教科书般的英格兰小村
翻出各种描写英国乡村的小说或者油画,你会发现,拜伯里正是如书画中所说的英格兰乡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根据记载,拜伯里的土地以及寺庙都为伍斯特的圣玛丽大教堂拥有,1130年转归牛津附近的奥斯尼修道院管辖,直到1540年修道院解散。拜伯里油画一般的阿灵顿小路于1380年建造,最初是供给寺院的羊毛店,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发展为织布小屋,今天它不仅作为游览胜地被皇家艺术学院保护着,也是整个科茨沃尔德拍摄影片最多的地方。科茨沃尔德这片区域位于伦敦西北方向,有着典型的英格兰式风光——低矮的丘陵造就广大的缓坡地,以及适宜的海洋性季风气候造就了科茨沃尔德春夏秋冬四季都是绿色的田野。在这田野起伏间,古色古香的拜伯里隐约可见,村里有部分木质结构的古屋,但是大部分是石砌建筑,这些破损斑驳的石墙承载了悠久的记忆,而流过街道和建筑的河水清新脱俗,俨然一幅世外桃源风景画。阿灵顿道路两边的房子都是近千年古居,是英国保护级别最高的古建筑之一。阿灵顿也是这里最值得一看的街道, 整条街道都是运用传统方式建造的石头房子,加上郁郁葱葱的植物盛开的鲜花,人们走在其中往往陶醉在它的魅力里。这些古屋现在依然有居民在居住,有些居民开了咖啡店,在此品尝一下正宗的英国下午茶,看着如几个世纪前油画一般的风景,如同时间又回到了百年以前。
几十年不变的田园生活
拜伯里生活很惬意,这里的人们生活形式上在百年间只是外在的变化,内在依然是典型的悠闲乡村生活。绅士客气的迎接来往的游客,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空间。
拜伯里实在很小,还不能以中国乡村的概念去看它,通往村子的道路常年人迹稀少,修成宽阔的大路就太浪费了,直到现在都是弯弯曲曲的小道连接各个村庄。村庄附近的通行大路的名称为A40号国道,如果中途不下路,发现这个小村是不可能的。接近村子之前风景无大异,然而忽然间柳暗花明,科恩河与道路并列而行,房舍沿溪岸走布,溪水清可见底,水流颇急。接近村子的中心地带河上架有木桥,桥上看风景的人们制造了难得的喧嚣。曾看到有英国人感叹拜伯里缓慢流动如同静止的时间。儿时他跟随父亲拜访这里,科恩河水和天鹅旅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十年后,当他再次来到拜伯里,惊讶的发觉这里一如四十年前他儿时记忆中的模样。不仅风景依然如故,人们的生活也没有太多变化。除了衣装和屋内一些现代用品的增加,拜伯里俨然还是他四十年前造访的拜伯里。河边道路两旁的咖啡馆还是被绿色攀爬的植物淹没,透过小窗可以看见里面悠闲品味着宁静乡村时光的居民和游人,科恩河依然静静地流淌。
花景中的古老小屋。(邦 利/摄)
最美乡村的文化保护
英国人对于传统建筑和区域的保护并不只局限于建筑本身,同时还很注重整体的氛围,所以你很少能看见一栋格格不入的古老建筑混在钢筋水泥之间。有最美乡村之称的拜伯里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理念,才能在经济巨变的今天依然保留着最纯正的英格兰乡间风情。
依托于非盈利的民间机构,英国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传统乡村保护系统。传统民居和乡村房地产业的拥有者可以将这些建筑以及园地等捐赠给国民托管组织,可以避免被征收高额遗产税。早在1907年,英国就制订了《国民信托法案》,规定国民信托组织可以接受财产捐赠,并在之后对财产进行资助并建立意愿备忘录。因当时房屋遗产税相当重所以不少人选择将乡间的房屋捐赠给国民信托组织。一来捐赠给国民信托可以免除遗产税。二来也是集中对这些建筑的持续保护。这些价值比较高的乡村住宅由信托进行维护,在保证建筑完整性的条件下对公众开放,人们可以使用、休闲或者成为旅游设施,使人们能切身体会到它们的美丽,还通过真人历史演义这一方式教育和展现这些古建筑的历史价值。除此之外英国还经常采取另一种方式:低廉出卖古建筑来筹取庞大的古建筑维修资金。例如十英镑甚至一英镑出卖古堡,条件是必须精心修复如初。
安静而古朴的街道。(邦 利/摄)
因此对这些传统村落和房屋建筑,英国人并没有排斥当地居民的入住,只是对保护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保证居住舒适度的同时也严格禁止会损坏建筑本身的内外改造。所以当你在拜伯里漫步的时候会发现,虽然小村古色古香,实际上却也是很现代化的,居住在这里并不会有什么不方便,反而觉得这古老的村庄借由这些现代设施焕发出新的活力。而正是因为拜伯里的古老小屋里还居住着当地人,延续着拜伯里自己的生活节奏,拜伯里才一如既往保持着英格兰乡村的风情。将古民居古建筑闲置单纯进行建筑上的保护不仅浪费了古居的教育和历史价值也使得原本的人文风情难以保留。拜伯里的保护方式值得人们关注探讨。
浪漫花屋清新脱俗。(邦 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