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早期干预联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瘫37例
2018-07-06杜昊
杜 昊
(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脑瘫主要指的是受孕至婴儿期因发育缺陷与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一种综合征,运动障碍、姿势发育异常等是其主要表现,其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儿童中枢运动障碍性疾病。脑瘫患儿治疗后的预后效果与患者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及早期干预存在非常密切关系[1]。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是提高脑瘫康复效果和预后的关键所在。2014年7月—2017年4月,笔者采用小儿推拿早期干预联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瘫3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74例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瘫患儿,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岁,平均(3.2±1.4)岁;病程最短96 d,最长184 d,平均(129.6±30.5)d。对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5岁,平均(3.1±1.5)岁;病程最短95 d,最长185 d,平均(128.5±30.4)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儿科杂志》[2]中关于脑瘫的标准。必备条件为:①持续存在中枢性运动障碍;②运动与姿势发育明显异常;③反射发育明显异常;④肌张力、肌力明显异常。参考条件:①导致脑瘫的病因1项;②磁共振、CT、B超等头颅影像学佐证。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患儿。②通过河南省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能够严格遵从医嘱连续治疗≥3个月。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精神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症、遗传代谢性疾病;②肝肾心脑功能障碍或疾病;③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小儿型脊髓性脊萎缩患儿。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疗法进行治疗:①bobath法:采用发射抑制性运动模式RIP对异常运动、姿势进行抑制。具体而言就是将肩胛、骨盆、头等关键点引出平衡、保护、翻正等一系列方式,使运动模式维持正常,并使RIP疗效得到巩固。②Vojta法:具体分为发射性翻身运动和腹爬,诱发患儿进行翻身与卧腹爬运动,促使中枢性协调障碍尽快恢复正常。训练侧重点应以脑瘫类型为依据。同时予以肌电刺激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1次/d,5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早期干预,操作方法:手部穴位选择五经、内八卦、内劳宫、三关、板门等特定穴位,予以补泻按摩,各穴位均为100~300次/min;足部穴位选择太溪、委中、昆仑、仆参、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对上述穴位进行摩揉,按照循经的方式对脾经、肾经进行推按,均进行5~10次,对胆经进行3~5次敲打;开天门、摩百会、推坎宫,开天门各按照100~200次/min进行,对风池进行10~20次按揉,同时对耳后高骨进行30~50次按揉;捏脊前先对膀胱经进行按揉,再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将脊柱皮肤捏起,捏3下提1下,进行5~10遍强刺激,对背部进行搓擦,将脾胃俞、命门、腰眼、肾俞作为重点搓擦部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
5 观测指标及标准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3]判定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共计88项,总分为264分,得分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成正比。
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Holden功能步行分类法[4]对功能性步行能力进行判断,其中0级表示无功能,I表示需持续性大量帮助,II级表示需要少量帮助,III级表示需要言语指导或监护,IV级表示可在平地上独立步行,V级表示完全独立。痊愈:步行能力恢复正常。显效:步行能力提高2级,但尚未恢复正常。有效:步行能力提高1级。无效:步行能力不足1级。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功能性步行能力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37,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脑瘫患儿功能性步行能力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9 讨 论
脑瘫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颅内窒息、出血以及产伤、异常分娩、多胎、早产等均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4]。小儿脑瘫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正常成长发育,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家庭和社会负担。
中医学将小儿脑瘫纳入到了“五软”“五迟”“五硬”等范畴中,作为中医历史悠久的诊疗项目之一,推拿疗法对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广大专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其临床疗效予以了证实[5-7]。本组研究中,两组治疗初期GMFM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期末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功能性步行能力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疗法治疗优势如下:①其可增强和加快骨骼肌蛋白合成速度,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使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得到缓解,对肌肉形态结构恢复发挥促进作用;②其可肌肉萎缩进行有效预防;③适当进行被动运动可使肌肉延展性明显增加,促使牵拉状态中的肌肉保持放松状态,扩张周围血管,增大血流量,使肌肉组织氧供应明显增加。以上3点治疗优势可使瘀血快速扩散,加快心血生成速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现象,有效解决了淤血病理产物问题,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在现代康复治疗前提条件下联合小儿推拿,有利于实现前庭感觉及运动觉、触觉等感觉输入,通过节律刺激小儿体表部位的方式,可实现对小儿神经系统的刺激,并向大脑皮层传递,发挥预期的治疗效果[8]。
人脑在发育过程中是存在“关键期”的,随着月龄的不断增长,脑瘫的临床表现会越来越明显;但患儿家长对此无意识,基本上不能发现任何异常。临床实践发现:脑瘫患儿年龄越小,推拿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越好,早期进行治疗干预对小儿脑神经损伤修复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早期筛查和确诊是治疗小儿脑瘫的关键。相关医疗部门和社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宣教指导,提高广大家长对婴幼儿健康体检的意识,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脑瘫患儿,从而降低残儿发生危险,保障患儿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压力。这是临床必须坚定的信念和目标,亦是最美好的愿望。
综上所述,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儿推拿早期干预脑瘫,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脑神经细胞和功能修复,缩短病程和康复时间,值得作为理想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临床。
10 参考文献
[1]王娴.运动发育推拿法与神经发育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90-91.
[2]王杏颜.现代康复理念结合针灸推拿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325.
[3]张飞琳.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6,3(17):65.
[4]孙师钢,刘春华.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对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8):172-173.
[5]聂丹丹.小儿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及效果初步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7):47-48.
[6]刘用亮.小儿推拿早期干预在脑瘫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0):38-40.
[7]高亚尊.推拿按摩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3):328.
[8]何琪华.推拿按摩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4):54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