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苏地区非遗技艺与佛教文化的创新融合
2018-07-06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10000
徐 菁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10000)
一、佛教文化与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南亚,在汉代至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开始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化、思想、艺术、哲学、音乐等领域。佛教在最初传入中国后,主要的活动就是进行大量佛教典籍的翻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人对佛教教义的初步理解。佛教典籍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与发展。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都属于佛教领域,比如经书、佛教典籍等。《唐代刊书考》中说,“中国印刷术之起源与佛教有密切之关系”。不管是在史书的记载中,还是雕版印刷品的发现,都证明了佛教教徒和僧侣对于雕版印刷的贡献。明代学者胡应麟认为:“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时,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这句话概述了雕版印刷的起源与发展。此外,佛教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由于佛教的传入和大量的传播,佛教造像也开始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像艺术的发展。唐代的佛教塑像栩栩如生,技艺精湛,盛极一时,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在绘画方面,佛教典籍中的故事常常出现在绘画大家的笔下;在书法领域,许多书法家的字迹,由于佛教的传播得以广泛普及。
从汉代开始,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播与发展,在隋唐时期完成了其本土化的进程,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进入了鼎盛阶段。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以后,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皇权,缓和儒、佛、道三教之间的冲突,确立了以儒学为核心,以佛、道为辅助的治国政策。这样的社会背景由此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佛教由此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达到鼎盛时期。全国各地寺院林立,佛教教徒众多,大量的佛教印刷物问世。最早出现的佛教印刷品,选用木版进行大批量印刷,佛像或佛教典籍都雕刻在木版之上。《云仙散录》中有云:“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这是最早关于佛教印刷的记载。现存最早的佛教印刷品,是雕版印刷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出自唐代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经卷由六个印张粘接起来,长达十六米。经卷保存的十分完整,刻画精美,墨色均匀,印刷清晰,体现出非常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佛教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传统技艺的发展,而传统技艺的存在又使珍贵的佛教资料、佛经等通过各种方式得以保存至今,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到了清末时期,由于我国的佛教发展日益衰微,经历过战火的地方想找到一本佛经都十分困难。于是,我国近代佛教复兴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用于传承中国历代的佛教佛经、佛像雕版印刷技艺,百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金陵刻经处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刻经处,也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由私人创办的融经书收藏、雕刻、印刷、流通及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在杨仁山的主持下,金陵刻经处为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非遗技艺与佛教文化的创新融合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与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形式有关的文化空间。在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中,宗教文化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佛、道、儒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而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体现与精神面貌,反映在民众日常的生活领悟和创作领域,这些民间娱乐与技艺创作如今大部分都收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以江苏省的传统技艺为例,2007年就录入了一批名单,包括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和雕版印刷技艺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领域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味的继承传统的非遗技艺,不去加强创新会使非遗技艺的发展举步维艰。非遗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急需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够在文化市场中历久弥新。 很多文创产品都选用佛教作为题材,不仅是因为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可以反映出现代人对精神领域的追求。
比如,民间流行的经典纹样“八吉祥”就是来自于佛教文化。“八吉祥”以佛教法物为题材,寓意神佛保佑,分别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如图1)。“八吉祥”在蓝布印花印染技艺与陶瓷制作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1 八吉祥纹样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属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美学内涵,折射出中国民间的传统思文化思想。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近代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进行了不断地改革创新,传统染色用的植物染料靛青,种植比较麻烦,经济效益又很低,而现在由于印染技术的进步和工业染料的出现,印染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可以在更多的面料上进行印染。 现代蓝布印花的使用非常广泛,壁挂,服装,室内装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的创新融合设计。很多设计不仅在继承传统工艺,还不断的对工艺和技术进行创新,借鉴了剪纸、木刻、刺绣等表现方法,在蓝布上进行创作,比如蓝布伞、扇面等的设计。图2中选用佛教“八吉祥”的部分元素结合其他民俗文化的元素,在蓝印花布上进行装饰,民族风和现代相融合,使“吉祥”文化在时尚中传承。
图2 蓝印花布
佛教文化与紫砂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联。紫砂泥深藏于“甲泥”陶土矿中,又被称为“岩中泥”、“泥中泥”。传说中,紫砂泥的发现与佛教僧侣有关,在《阳羡茗壶系》中有所记载。佛教与茶道息息相关,赵州法师从谂把“吃茶去”作为修行的偈语。紫砂壶又被称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用紫砂壶泡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从古至今受到多方人士的青睐。许多高僧与居士是紫砂壶的制作者和收藏家。佛教文化深刻影响了紫砂壶的创作发展,是紫砂陶艺制作中常常引用的重要题材。
佛像是中国民间雕塑的传统素材,紫砂雕塑中的佛像再创作由许多紫砂艺人完成。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就创作了多件紫砂佛像,其中有白泥菩萨坐像、观音持经像、布袋和尚坐像等。《阳羡茗壶系》中还记载了紫砂艺人陈仲美创作的观音像,“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蔓,不可思议”。由此可见,紫砂佛像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精美。而紫砂壶中以佛教元素为主的造型更是丰富多样,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壶造型多取材自民间生活领域,由于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在紫砂壶的造型上有许多取材自佛教法物。
比如,时大彬的“僧帽壶”就来自于佛教法帽的造型(如图3)。
图3 僧帽壶
三、匠人精神与佛教信念
探讨中国传统技艺与佛教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不容忽视的还有现代中国传统工艺的生存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手工技艺的生存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难以维持生活的现状之下,许多手工艺人放弃了传统技艺的工作,这对传承非遗技艺形成了严重的打击。而佛教在本土化的进程中,历代都有佛教题材的艺术品传世,佛教艺术在手工艺人的手里大放异彩。匠人的代代相传使得非遗技艺能够延续至今。
我们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要传承技艺的精神。技艺的精神就是“匠人精神”,就是对工作执着,对技艺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匠人与僧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持之以恒、不忘初心。佛教的“知惭有愧”,与匠人精神相一致。知道身上是有缺点的,在承认和面对的同时,努力追求进步。不论是做僧人,还是做匠人,都需要静下心来,才能真正做好。对于手艺人来说,匠心的保持是最为重要的,技艺与精神缺一不可,二者合一才能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品。中国佛教强调人“心的解脱”,对人性、佛心、人心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创立了禅宗这一“心的宗教”。禅宗又称“心宗”,传禅即是“传心”,心的开悟是解脱的第一步。
关于匠人精神与佛教信念之间的联系,以紫砂茶壶制造技艺为例。紫砂壶的烧制过程就是佛心的体现,它是对匠人心性的考研。因为紫砂壶的烧制过程很复杂,做一把紫砂壶历经几十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非常考验功力。 做一件紫砂壶成品至少需要30个小时。更难的是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做壶考验的不仅是功力,还有艺术修养和对心性的把握。“一把壶,三分靠技艺,七分靠性情。”做壶如同佛教中的修行,佛法蕴含其中。明见心性,复观万物。紫砂壶不同的泥料有其不同的烧结温度,不同的温度也会使壶身的最终效果有着不同表现。制作过程讲究耐心、恒心,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且,紫砂壶的制作也充满了不可控的因素,天气、心性、运气、温度等都会影响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如佛教中“无常”的概念。所以,制作紫砂壶的过程就如同信佛之人的修行。
佛教文化对紫砂壶创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造型上,在紫砂壶上的题铭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卧轮紫砂大壶上铭文:“清人树、涤心泉、茶三昧、赵州禅”。其中,“三昧”是佛教名词,寓意为止息杂念,是佛教修行的重要之法;“赵州禅”出自赵州禅师,法名从谂,他的著名偈语“吃茶去”指的就是“赵州禅”。
对于非遗技艺的传承,除了社会上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生存空间,作为手工艺人自己也需要能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守住本心,如此才能真正的将技艺打磨精湛。
四、结语
将非遗技艺与佛教文化的创新融合,除了追求技艺的继承与创新,更要追求对其中的精神内涵,抓住工艺的灵魂,才能超脱简单的制作和加工范畴,转化为艺术作品。我们要把创作当作修行,在创作中修习,修心,修性,如此方能真正抓住技艺的精髓,传承传统技艺的精华,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更为出色的作品。
指导老师:吕静
[1]胡应麟.经籍会通(卷4) [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2]严可均.全隋文(卷2).[M].商务印书馆,1999.
[3]冯贽.云仙散录[M].中华书局,1998.
[4]洪修平.对中国佛教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中国宗教,2009(02).
[5]刘子健,赵洋.佛教图形符号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