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市场角度分析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2018-07-06广东石也言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职技能汽车

◆文/广东 石也言

随着我国的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保有量不断增加,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已经饱和,汽车的售后服务需求也与日俱增,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汽修专业类职业学校该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从教师观念、人才培养、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四个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2 800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而汽车的售后需求也促成了一个巨大的、不可或缺的行业—汽车维修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已日趋成熟并呈现出专业化、多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品牌化等特点,但是入行门槛低、初级员工收入低、人员流动性大、技术标准执行难、人才缺乏等现状仍在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因此,汽修职业学校毕业生如何适应现在的就业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学校或大专院校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主阵地,为了让学生能适应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和现状,本文从市场角度分析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四个重点,从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行业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一、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应学会“四两拨千斤”

曾有教育学家说过“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桶水”的理念,要求教师掌握更多更新更活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是为了不教”,如果硬要以教师的“一桶水”给学生“一杯水”,容易只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相符的。而且中职学校的老师有不少是大学毕业就直接过来任教的,缺乏汽车维修实践经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缺乏经验传授,但年轻老师的优势在于有活力、敢于创新和比较懂学生,而老教师虽然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但是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仍需要不断学习。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应逐渐隐蔽逐渐减少,让学生凸显出来,自己去体验教学、感悟人生、发现并探究问题。如果要用“水”作喻,那也应理解为:教师怎样以自己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甚至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源。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要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要在你的引导下,他们欲罢不能,将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值。

汽车是一个日新月异、高科技、多学科综合的复杂产品,新能源汽车也已开始普及,对于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学生在校学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毕业不久也许就会过时,因此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在丰富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四两拨千斤”,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技能去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热爱汽车维修行业。教师以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并适当安排一些需要走访调查行业或者学生力所能及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去弥补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养成时刻学习的好习惯,这也是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

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体能素质的人才

汽车售后服务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前景较好、发展迅速的行业。据统计,中国的汽车维修人才缺口已超百万,因此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就业基本不成问题,但要在该行业长远发展则需要有浓厚的兴趣、较高的热情和坚强的毅力,否则很难在该行业坚持下去,这也需要学生在入学前就考虑清楚,选择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而学校也可为入学新生做职业发展问卷调查,合理分配专业,并制定有效计划吸引和留住学生。逐渐培养学生具备“干一行爱一行”和“爱一行干一行”的工匠精神。

前文说到,中国已是汽车大国,汽车的保有量不断攀升,汽车维保业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缺乏人才且人员流动性大,汽车维修企业还会出现车辆排长队而人手不足的情况,导致在岗人员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较大,因此汽修工作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要有端正的心态看待工作待遇。这也是中职汽修专业学校应该重视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勤奋锻炼的态度。

三、学生技能竞赛与职业发展接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技能比赛,我国已在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获得金牌,上海也获得了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权,这足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技能发展的重视。而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更是一个规模庞大、参赛人员众多、影响力大的比赛项目,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国赛甚至世界技能大赛,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参与,不少省市为了争得晋级资格竞争还非常激烈。而通过选拔、专业训练和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特别是参加过国赛及以上的学生在心理素质、技术能力、体能水平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学生优异,因此需要为他们制定特别的教学计划,并与他们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长远规划,适当开展创业培训课程,进一步提高竞赛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进行跟踪,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为未来的汽车维修行业培养更多的领军人物或高级人才。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从该分类可知学习的难度和水平是逐步提升的,对于大多中职学校而言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理解、应用,而高层次的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则是让学生毕业后或者在后续的深造中去自我完成,而竞赛队的学生则恰恰需要完成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的目标,高层次的目标无论对于比赛项目还是今后的发展都是相当有利的,因此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目标培养竞赛学生。例如可利用翻转课堂,让这些拔尖的学生在课前先自学基础内容,完成知识、理解、应用的目标,教师可借助微信公众号或者在线学习平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当给予帮助,学生带着自学过程中碰到的困惑回到课堂在教师的帮助下巩固学习并完成分析、综合、评价的教学目标,这也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符。

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项目

职业学校是为满足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而创建的教育机构,汽车维修专业也不例外,要按照企业需求去培养人才,就需要与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让企业技术专家到校参与教学指导,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可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与企业开展品牌班合作,企业对学生考核认证,进行订单式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内安排维修工位交由企业对外经营管理,学校提供设备和实习学生,让在校生也可以接触到真正的汽车维修业务,开展更为密切的校企合作项目,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就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毕业后就可直接上岗并迅速适应岗位,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学校都采购了很多的教学设备和耗材,有些设备还比较先进,那么老师及学生到企业实习就可考虑将学校的设备和车辆带到企业去,接受企业的培训指导,企业也可借助学校的设备进行维修服务,从而共同提升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学校师生换个地方教学,让企业也换种设备对客户车辆进行服务,当然前提是企业和学校需要提前达成协议。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比较艰巨且重要的任务,因为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迅猛,不仅要想办法让学生更加适应将来的行业状况并长久发展,还要与时俱进。所以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以及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瓶颈,找到突破口,齐心协力共同进行专业建设,从而共同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企业的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中职技能汽车
汽车的“出卖”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画唇技能轻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