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要对接供需两端
2018-07-05徐望
徐望
【摘要】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显著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内需的重要因素。但是从消费结构来看,文化消费占整体消费比例依然偏低,消费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究其深层原因,主要在于文化消费供需两端未能精准对接。调节文化消费供需两端,需打造文化品牌、创造文化精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大众消费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
【关键词】文化消费 供需平衡 文化市场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消费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存在于文化消费领域。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显著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内需的重要因素。但是从消费结构来看,文化消费占整体消费比例仍然偏低;从消费品的供需来看,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文化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此背景下,提升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比重,意义尤为重大。
促进文化消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消费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消费专指以文化艺术产品与服务、教育产品与服务为对象的消费,主要包括艺术品、文艺娱乐与教育培训等消费,涵盖范围较狭窄。广义的文化消费几乎涵盖一切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包含了对艺术品、文艺娱乐与教育的消费,还包含了旅游、健身等文体休闲项目,以及主题派对、专题会议、原创节日、团体聚会等社交活动,甚至包括烹饪、保健等美食文化、养生文化项目,可谓包罗万象。在“文化+”的大文化产业格局下,广义的概念显然更为适用。总体来看,文化消费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閱读消费、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艺术品消费、教育培训消费、节庆文化消费和其他“文化+”消费。
对于个人而言,文化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的多元文化需求。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理想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宗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消费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展现人的个性,从而实现人“知、情、意”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而言,文化消费有助于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型的消费,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型消费和间接学习型消费,前者如阅读、教育、培训等消费,后者则指具有“寓教于乐”功能的休闲娱乐消费,如旅游、体育、文娱等消费。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文化消费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文化消费相关产业的外溢性强大,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动力,助推消费结构乃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虽然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有待突破的瓶颈
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总体态势。盘点当下我国文化市场的消费情况,可以得出“消费升级”的结论。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对于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018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2017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7)”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1.6。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086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4%。有专家预测,我国文化消费在“十三五”时期将出现“井喷式”的发展局面,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虽然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有待突破的瓶颈。第一,文化消费占整体消费比例依然偏低。对比发达国家的消费发展数据可知,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占比不低于30%。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7年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但人均文化消费结构性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不够协调。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是在短期内快速发展起来的,从2000年起,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高位运行”的状态,大量文化产品涌向市场。然而,文化消费却未能跟上文化生产的“高位运行”节奏,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产销脱节的问题。第三,文化消费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主要是文化消费供需两端未能精准对接所致。当前,我国消费者已从“被动型”消费转变为“主动型”消费,从被动接受和选择市场上有限的商品,转变为主动引导商品供给,并且对文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陷,很容易导致文化产品“供过于求”和“供不适求”的现象并存。比如某一题材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一旦获得市场追捧,同一时期必然会有大量同类题材的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这种模仿式、跟风式的文化供给,难免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
调节文化消费供需两端,需打造文化品牌、创造文化精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大众消费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调节文化消费供需两端,首先要打造文化品牌、创造文化精品,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各地政府应积极扶持与引导相关企业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建设、开展理论研究、实施财税优惠、创新投融资渠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相关部门应科学引导、合理促进文化市场形成开放透明、公平有序的竞争氛围。企业应持续更新升级其产品和相关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走得更好、更远。
其次,要顺应“分众化”的消费趋势,用高科技手段精准区分消费群体。文化消费的本质是一种个性化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能够精准分析、甄别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偏好,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匹配的文化产品。相关企业可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供给,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对市场潜在规模进行预估。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把握文化市场的最新动向,发展定制型的高端文化产业。
最后,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大众消费理念,提升文化产品的审美层次。文化消费源于文化生产,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既有经济属性,更有文化属性,承载着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重任。美、英、日、韩等文化产业强国基本都是依托文化产业打造国家文化形象,传播其价值理念。我国文化产业也应当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文化产品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主流价值观的传递,这是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编/陈楠 王妍卓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