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社民党正在走向衰落吗

2018-07-05林德山

人民论坛 2018年17期

林德山

【摘要】表面上,德国社民党陷入目前的困境是此前施罗德时期不当改革政策的恶果,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社民党既无法重新聚集其支持队伍,又没能在国家治理中提供替代性的政策议程。德国社民党的政治颓势也深受其所处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中首要影响因素是欧盟问题。社民党必须解决既有转型所暴露出的党的定位及改革目标与社会基础不一致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德国社民党 德国大选 政治格局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后,欧洲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发展颓势明显,作为该阵营代表性政党的德国社民党似乎也未能摆脱这种厄运,在2017年的德国大选中惨败,加剧了人们对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衰落的疑虑。德国社民党何以持续低迷,其下滑趋势是否也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衰落的一种象征?

社民党既无法重新聚集支持队伍,又没能在国家治理中有所建树,尽显其政治颓势

成立于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社民党是欧洲社民党中历史最悠久、也最具代表性的政党。以广泛的社会大众尤其是产业工人为基础、组织严密的德国社民党,曾是法国政治学家迪韦尔热所描述的20世纪群众型政党组织的原型。面对传统左翼政治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德国社民党调整了其纲领和政策,2005年德国大选后,社民党开始了新的颓势。尽管社民党两次参与了默克尔领导的大联合政府,并在十多个州参与执政,但其连续四次的大选失利、党成员队伍不断萎缩以及接连创纪录的最低得票率尽显其政治颓势,目前实际已处于失去传统大党地位的边缘。表面上,德国社民党陷入目前的困境是此前施罗德时期改革政策的恶果,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社民党既无法重新聚集其支持队伍,又没能在国家治理中提供替代性的政策议程。

施罗德时期的社民党推进了一系列旨在重新恢复德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改革,引发了党内左派的强烈反对,并导致包括前党主席拉方丹在内的一部分力量脱离社民党,组成了新党组织“劳动与社会公正——经济替代”(WASG),与民社党在2007年组成了新的左翼党。该党突破了民社党力量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历史,在西部地区接连取得突破,支持队伍稳定增长,在2013年成为了议会第三大党,而其新增加的支持者主要来自社民党内对党的变化方向不满的支持队伍。而社民党强化市场经济的改革成效在此后的德国经济恢复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但却为默克尔政府所享受,而由此所付出的代价却为该党自身承担。

在治理国家的政策方面,秉承社会团结价值观的社民党陷入了一种政策两难的局面。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和传统福利体制问题的暴露,社民党试图通过加强德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政策来提升国家地位,这一目的事实上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但它却是以削弱传统的社会福利体制为代价的。社民党不情愿地支持了一些削减福利计划项目成本的政策,引发了人们对社民党新自由主义化的指责。另一方面,面对这种指责,虽然社民党依然不断表示社会民主的必要性,但却始终未能提供替代性的政策框架来保护或恢复社会团结。

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也是社民党政治颓势的诱因

德国社民党的政治颓势也深受其所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首要影响因素是欧盟问题。冷战结束,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欧洲加快了建设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当2008年金融危机演化为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时,欧盟的统一面临挑战,在维护欧洲统一的问题上,欧洲社民党事实上是与右翼保守政党一致的,德国社民党也是如此。可事实上,欧洲一体化在建立和强化市场统一的同时,却未能相应地推进欧洲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们认为既有的一体化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化,作为其推助者和维护者的社民党也因此背负了新自由主义推助者的包袱。在德国,对于欧盟的支持者来说,德国在解决危机中的突出成绩只是提升了默克尔政府的形象;对于欧盟的反对者来说,社民党无论作为反对党还是作为执政联盟参与者,都受到了新的质疑。社民党处于一种难以显示自己替代性价值的尴尬位置。

20世纪80年代后,德国在联邦议会和政府组织中形成了一种联盟党与自由民主党联盟而社民党与绿党联盟的政治格局。但2005年以后,在主流政党的相对地位下降、左翼党力量稳定上升、自由民主党和绿党表现不稳定的背景下,这种格局被打破。两大主流政党都拒绝与左翼党合作,两次出现了联盟党与社民党的大联合政府,基于在社会市场经济以及在欧盟问题上的共识,这种联盟对于德国的政治稳定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对于社民党来说,作为执政伙伴而非反对党使其失去了体现自身特点和价值的机会。面对欧洲动荡的形势,稳定的德国政治环境强化了默克尔的领导形象,但却弱化了社民党的替代性意义。两次联盟的结果也显示,这种联盟无助于恢复人们对社民党的政治信心,反而致使其接连失去部分力量:第一次大联盟后社民党的选票从2005年的34.2%下降到了2009年的23%;而第二次大联盟后又进一步使其得票率下降到了2017年大选中的20.5%,创下战后历史的新低记录。

出于精英对传统主流政党政治垄断的不满,人们希望有新的面孔来改变现状,民粹主义情绪也由此在整个社会弥漫。一直因为历史和法律限制而受到抑制的右翼民粹主义也在德国得到發展,其突出表现是2017年大选中德国选择党的崛起。从选民结构来看,初次进入联邦议会即以13%的选票成为第三党的德国选择党主要分化了包括社民党在内的两大主流政党的选民队伍。

社民党恢复政治影响力的关键在于能否重新聚集能够容纳新的中间力量和传统支持队伍的政治联盟

德国社民党的未来形势堪忧,它是否会沦为第二流政党是关注欧洲社会未来的人们所关切的重要问题。从社民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可看出,其恢复政治影响力的关键在于能否重新聚集能够容纳新的中间力量和传统支持队伍的政治联盟,而除了政治战略上的努力外,更取决于它能否体现出“替代性”意义。这方面它既要与联盟党竞争,也要与左翼党和新崛起的德国选择党竞争。为此,2017年大选后,社民党表示了不再与联盟党组成大联盟的立场,社民党寻求通过作为反对党的建设性作用来重新恢复人们对其的政治信心。

但是在2018年2月,德国社民党主席舒尔茨宣布,自己将立即放弃党主席的职务,而舒尔茨此前已经放弃了在未来大联合政府中的外交部长职位。2018年3月,德国社民党党内投票通过与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联合组阁的方案,两党将按此前协议组建新政府。至此,德国自二战以来持续最久的没有政府的局面结束,同时也解决了2017年9月德国大选带来的几个月的政治僵局。

当前,德国社民党能否真正提供替代性政治议程也是其一大考验。历史的经验表明,社民党必须解决既有转型所暴露出的根本问题,即党的定位及改革目标与社会基础不一致的问题。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舒尔茨称德国社民党要做反对党 不加入“大联盟”》,环球网,2017年10月30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