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

2018-07-05谷周旋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教学幼儿园

谷周旋

摘 要:音乐教育是自然融入到幼儿园各项活动之中的,无论是美术、语言、课间操、区域活动,任何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都可以用音乐作为主角或辅助。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可以与人的情感相互通,让人从情感上接纳新的环境、学生和教师,舒缓焦虑和紧张,也可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音乐,教师和幼儿之间可以自然的沟通。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音乐的优势,让音乐成为幼儿园活动中的主旋律。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110

学前教育中应以艺术教育为主,这在教育界已达成共识,让幼儿们在艺术的海洋里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音乐是直通人的情感内心的,当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备的时候,音乐就是一个绝佳的沟通媒介。音乐的各种形式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每一个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从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开始,慢慢过渡到理性认识,幼儿恰恰更需要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感性认识。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音乐可以成为幼儿最熟悉的语言,他们的感受力是最为灵敏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是最敏感的。因此,面向幼儿开展音乐教学一方面要侧重音乐的欣赏,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入基本的乐理知识。同时,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中都可以加入音乐的元素,这会给幼儿亲切和熟悉的感觉,有助于他们习惯幼儿园的生活。结合工作经验,我与各位分享有关幼儿园音乐教学如何开展这样一个话题。

一、通过多通道的感官语言来进行音乐教育活动

音乐是接通人的情感的媒介,听到音乐人们先有感受才会有接下来的想法和行动。因此,音乐教学中我们会自然的加入动作元素,通过肢体语言等来实现与幼儿的沟通。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的体态语是非常关键的,体态语就是教师在说话的同时或者唱歌的同時用身体的动作和脸部的表情来与幼儿交流,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幼儿可能不懂得教师说的话到底是什么含义,可是教师的体态语却让幼儿感到很容易理解。在学习新的歌曲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先给幼儿播放歌曲,再跟幼儿一起对歌曲本身进行讨论,每句歌词是什么意思啊?这句歌词我们可以做出什么动作呀?脸上的表情该是什么样的呀?这些都可以跟幼儿一起商量,师生一起对音乐作品进行编排,这个过程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使得幼儿感到非常的具有控制感,这是幼儿非常享受的。让幼儿主动参与进来,包括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都可以让幼儿一起参与制定,这是促进幼儿自我监控能力提高的一个好方法。当然,对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来说,参与感本就非常的基本和重要。

二、通过游戏化的教学,促进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生成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合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年龄还很小,他们还处在对外界的事物高度关注和敏感的阶段,他们就像一块块小海绵,吸收着外界所有的变化。因此,对于幼儿来说,一成不变的东西可能不会让他们有太大兴趣,可是如果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出现他们就会非常感兴趣。音乐教育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可以将游戏活动与音乐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首先,教师需要提前设计游戏化的场景,可以借助很多的辅助教具,包括图片、音乐、布景、头饰等,直观的情境容易理解,感染力也强。让幼儿从一开始就置身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激起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引领幼儿满怀兴趣地去参与。如在进行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活动前,教师提前布置有小路和小房子的活动场景,让幼儿分别装扮成小兔子、兔妈妈和大灰狼的模样,在《小兔子乖乖》的音乐背景下,幼儿很快被周围的氛围感染了,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当幼儿置身于优美的场景中,他们会感到非常的快乐,情感、动作和思想都处于快乐的状态。如果说之前没有对音乐本身太大的兴趣的化,这样一种教学安排实际上就已经将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延伸到了音乐中,由此建立起来对音乐的好感。

三、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很强,他们可以接受一些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要做到这一点也要注意方法,不能简单地向对成人一样进行知识的宣讲,而是要一点点的从感受音乐开始,逐渐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渗透,每一次只讲一个知识点就好,然后通过反复的训练和感受让幼儿体会音乐本身的一些细微的变化。慢慢的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就会有显著提升。通过教学,教给幼儿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幼儿的音高感、节奏感、音乐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乐素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逐渐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在这样一个音乐启蒙阶段获得一生的宝贵财富。

四、重视对幼儿开展音乐节奏的训练,从培养幼儿的音乐情趣入手

音乐节奏训练可以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进行,这对幼儿是非常有益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

总之,音乐是幼儿的特殊语言,音乐渗透到了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挖掘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促进幼儿对音乐本身的理解,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音乐活动中收获快乐!

参考文献:

[1] 王亚男.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高琳.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音乐教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