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2018-07-05邹惠娟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作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邹惠娟

摘 要:阅读是语文的基本技能,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打好了阅读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能力、想象力、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究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9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对小学语文而言,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阅读来认识和积累字词句,把握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情感,这是基本的学习任务。此外,阅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阅读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就此展开探讨,不足之处望指正。

一、 阅读的基本功能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素质、素养、工作等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而阅读是语文的基本技能,也是重点难点。首先,阅读是学生识字的基本途径。现阶段语文教学必须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进来,在阅读中识字,结合课文来学习和记忆生字,理解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等,也就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学到的是鲜活的生字,而不是脱离了语境的枯燥的字符。这一点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开始,这样学生脑海里的字是有生命的,是与阅读中的段落文字分不开的。其次,阅读是培养学生基本理解能力,提升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很多学困生的问题在于理解能力落后,对所授内容或题目不能正常的理解,这就是语文能力落后的表现,而且往往越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明显,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只有广泛地开展阅读,并在阅读中保持自己的思维力,才能增强语文的理解力。再次,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前提。如果说写作是一个人语文整体水平的体现,那阅读能力就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字词佳句积累,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视角,纵使生活经历再丰富,也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 阅读的意义和作用

阅读除了基础功能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对语言的直觉的领悟与感受,只有长期坚持阅读才能的形成對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2.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怀疑而思考,因思考而怀疑,提出问题并尝试进行分析综合,才能有所发现并有所创造。引导学生从小怀有一颗善于提问和思考的心,才能保证阅读的有效和实效性。

3.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意境,努力还原作者的所见所感,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4.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古今中外,囊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描写朝霞彩虹,花鸟草虫的自然景物之美,有描写美妙佳境的意境之美,有歌颂智慧美、情感美、人格美的人物精神品格之美。所有这些,都是美育极好的内容和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三、 加强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天生就是具备好奇心的,只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就会爱上阅读。阅读是需要安安静静用心来品读的,但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需要形象思维来做支撑,于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些学生难以通过自主想象达到的场景,就尤为重要。如在教授《火烧云》一课时,面对火烧云独有的千变万化的色彩,学生的生活经验明显是不足的,我通过多媒体逐次展示诸如紫檀色、梨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与学生脑海中的词汇形成一一对应,这种形象的视觉感知促进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加深了他们对阅读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 启发想象品味,让学生自主思考

阅读有精读和泛读之分,对于文质俱佳的美文一般都要求要精读,在精读过程中对重点词句的赏析就不可或缺。一部分学生由于阅读积累达不到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做好引导,不仅要“赏”更要“析”,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并且做到对用词精益求精。如在教学《诗的材料》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感悟对荷叶、荷花的描写:“挨挨挤挤”一词写出了荷叶的数量之多,表现出荷叶旺盛的生命力;而“大圆盘”“碧绿”则写出了荷叶的形状和颜色;后面的三个“有的”则写出了荷花的种种形态。自读课文后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来完成,引导他们来理解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描述,虽然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完成后他们所获得的喜悦感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完成赏析后再以课件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荷叶和荷花的形态、特点,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更高涨了,对先前总结的抽象知识也有了形象的理解,由此继续下文的阅读和赏析学生就不觉得枯燥。

(三)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坚持阅读

课堂上所进行的阅读是有限的,但课下的阅读确是无限的。随着阅读课和绘本故事的盛行,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量成为现在语文教学的另一要求。因此在课间及业余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坚持读书的好习惯,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不是一日之功,贵在坚持,教师可以每周推荐1-3本绘本或书籍,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发挥阅读和绘本的“疗愈”功能,通过引导或学生的自主阅读来达到纠正或促进的功效。

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说的好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 常爱莲.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2]    栾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猜你喜欢

作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