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习作心理初探

2018-07-05颜玉辉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高中生习作心理

颜玉辉

摘 要:作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思维过程。学生习作实践活动中,有复杂的心理过程。情绪的触动对学生的习作十分重要;学生本身的习作动机和态度,也影响其行文的质量;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促进学生才思的迸发。

关键词:高中生;习作;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88

很多学生习作的现实与习作的愿望无法统一,未能达到其年龄所应当显现的能力水平。本文就心理因素,对学生习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引导的方法。

一、在习作的准备及进行过程中,情绪的触动十分重要

长期“畏文”情绪,使学生对作文形成一种失衡异化、偏颇、压抑心理,这就极大地束缚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和能力。为此教师更应以自身的情感,细致饱满的情绪去触动、感化学生的心灵,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没有沉重心理负担的氛围,以提高其表达素质,高质量地完成习作这样一个心智过程。

1.触动情绪,唤起情感体验。我组织几位文科教师与学生就“父母能不能私拆子女信件”进行辩论,由于论题本身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情结,为学生所能说、所愿说,因此,学生自由组合,三人一组,群情激越,与教师辩得难分难解,选材精当而又观点鲜明。

2.营造轻松的表达氛围。我在课堂45分钟中,专为学生开辟“课前五分钟”自由说话领地,这样,很多学生以饱满的情绪,以热情诚挚的情感谈人生,谈学习,谈生活,表达素质得到锻炼,作文素质得到锻炼。

3.生活情景是丰富多彩的,稍加引导,学生的表达就滔滔不绝。有了“心求通”的欲望,必有“口欲言”的冲动。厦门大学音乐系实习生到我校实习,师生情深意浓,临别之际,感慨万千。我要求学生写一段送别词,结果,大多情趣盎然,感人肺腑。

4.自然美景,勾起情怀。漫步在夕阳下的沙滩上,自然的壮美令人震慑,心旷神怡,眼界大开,浮想联翩,情郁于胸而言流于外。

二、学生习作动机与态度,也较明显地影响着作文的质量

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学生脑子很聪明,其他东西一学就会,反应很快,但作文总是没“上道”。因为作文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心智活动,还涉及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里,就动机与态度提三点看法。

1.在维持与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和态度时,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自尊感、归属感、成功感。教师要热情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合理肯定。因为教师合理的肯定,無疑使学生在习作中产生归属感、成功感。学生习作动机越强烈,就越有“学无止境”的感受,这种良性循环在学生的思维中一经建立,学生习作兴趣越浓,信心就越足。

2.必须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的习作往往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平淡无味,这就是没有“创”的灵感的表现。我曾主持厦门市教研课题“看述评社会焦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就是把社会焦点新闻(焦点访谈、新闻观察、新闻纵横)引入语文课堂,在听的感受中,体会评的思维,激发自己的灵感,产生强大的表达的内驱力。有了灵感,作文构思就能别出心裁,言他人所未能言,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而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3.确立一个恒定的习作态度。两个效应有利于习作态度的确立:第一,群体效应。多多组织一些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利用群体的活跃氛围,确立一个恒定的、积极的习作态度。第二,教师效应。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风格、教育方法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近年来,作文教学中时兴的“下水作文”,就是一项有利于共同启发,教学相长的活动,也有利于使学生确立创作的恒定态度。

三、鼓励与肯定,促进学生才思的迸发

在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须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不断地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强化他们的自信心。

1.变“不会写”为“会写”。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对学生的习作自信至关重要。学生的作文,一定有他的亮点。给予肯定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及时准确。我在教学中,遇到一位刚入高一的学生,起初,他非常不愿意写作文,总是百般推脱,一味地说“不会写”。对待他我非常耐心,有一次,我看到他写了入团申请书,中肯地肯定了他的一系列优点,如书写、格式、语言等等。以后,在课下闲聊中,我又多次肯定了他的表达,从心理上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并发现了他的闪光点,这样鼓励他从写日记开始,逐步写作文,最后该学生进步很快,能很好地写作表达。

2.变“怕写”到“爱写”。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阅读面也不宽,这是实际的情况。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居高临下,写作中,我也勇于自我解剖,敢于“献丑”,我跟学生讲,我也经常出现“思维短路的问题”,写个东西遇到自己没有思路的时候,也时有发生。在与学生的“作文下水比赛”中,学生也看出了这一点。这样,学生明白了写作心理的困惑,不是自己个人的问题,是自然的现象。

3.变“随遇”到“随意”。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那如何真正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呢?如何扭转厌写心理、随便应付的现实状况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两个“一体”,即听说读写一体和为学为文为人一体。为了践行这样的一个作文理念,我曾经主持开展了一个厦门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课题名称是“看述评焦点访谈,提高高中生听说读写能力”,利用高中生的晚自习,把看、听、说、评、写一体,做人做文一体,开阔视野,开阔胸襟,培养社会关切和人文关怀,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力被大大调动,目遇能成色,笔遇而能成文,张口能表达的局面逐步形成。

4.丰富传统的语文活动,强化写作能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我坚持开展这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如课前5分钟演讲、作文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生活永远是人类语文活动的“黑土地”,让学生脚踏实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我不懈的坚持。

参考文献:

[1] 黄雄杰.中学生作文心理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5).

[2]    赵嫚莉.作文教学的中心理效应初探[J].写作,2016(11).

猜你喜欢

高中生习作心理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