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地理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
2018-07-05张春辉
张春辉
摘 要:在核心素养思想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在其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具备人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懂得尊重自己、他人和社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72
当前在核心素养思想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学也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开展。地理这门学科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相关地理基础知识,更是伴随着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对相关人文思想和理念进行渗透教育。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教学中,我们过于重视对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这样的弊端非常明显,导致了大量的学生重智轻德。通过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有机地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具有进行人文教育的便利条件,我们要综合分析学科的特点,有机地开展人文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接下来,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问题,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学习高中地理这门学科,一般看来好像与人文教育毫无关系,实则不然。其实在地理学科知识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元素,如果把这些人文素质充分利用起来,地理学科的教育就会更加丰满充实,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对历史人文等相关内容有更加充分的体会。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解决相关的污染问题。但是很多人对环境保护认识不清,还是过于重视个人的私利。所以,环保教育也可以看作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做环保教育?意义何在?这些都可以在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渗透进去。
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未来,发挥人文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发展,人地和谐发展。在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的同时,学生对地理学科原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学习动力和应用地理能力也会提升,这样教师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二、教师要结合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将其中的人文元素充分挖掘出来
地理这门学科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学科。所以,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元素需要教师用心挖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改革來进行。例如,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可以结合当地的情况来进行教学的。根据当地的地理风貌特点,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立足学校的基本情况,在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过程中,从校本原则出发,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契合,以他们具有生活经验的事件为核心,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信息。如涉及城市化方面的知识,城区学生关注城市变大后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农村学生则关心“被城市化后”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如何调整。
三、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倡导和谐的地理教育
在开展高中地理学科中的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到地理学科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学习地理学科知识,教师首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分析一些地理风貌、人文特点等相关知识的时候,更是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人类和地球发生相互作用的行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判断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其实并不陌生,尤其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他们都已经接受了大量的环境保护的教育,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相关的内容和主题,所以,为了进一步深化相关主题的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小组讨论等形式,充分理解相关内容,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这些内容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四、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重点。面对高中学生,地理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地理学科知识的教育之外,更是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及终身学习的愿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地理信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当然既包括外在的宏观、中观、微观世界创新的探究,又包括人内心的潜在的意识创新的探究),是一个非常实际而又新颖有效的途径,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借助这样的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促进他们在面对疑难问题时候自主解决的能力发展。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还是体验,在体验当中,让他们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因此,一定要积极开展自主探究等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促进他们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中,要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要树立人文核心素养相渗透的基本理念,积极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杜志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合性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
[2] 郭庆华.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 李娟.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王爱辉,孙玉华,李晓娜.高中地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人文地理教学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