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
2018-07-05吴锋
吴锋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种情感的感召,语文教师则是要将这种情感感召运用到与学生的互动中去。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目标更加突显情感。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情感处理能力,教师通过自身的情感智慧识别学生的情绪,通过他们细微的“信号”感受其需求和动向,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情”并感化精神世界。
关键词:情感智慧;树德;机智;民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70
语文教育中教师通过自身的情感智慧识别学生的情绪,通过他们细微的“信号”感受其需求和动向,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情”并感化其内心。学生渴望爱与被爱,这不仅体现在生活中,更体现在校园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提高与学生相处的应变能力,真诚、公平就会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一、为师者,首在树德
育人是语文教师分内的事,只有坚持育人,才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而育人不仅包括书本上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诲,更包括书本之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渗透,这是一种德的智慧。现代学生的外界感知能力超出我们成人的所想程度,因此,教师的德化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感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他们对待任课教师学科的态度和任课教师又有很大的关系。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能为人所化,教育是互相感化的,更是互相改造,用真心去关心爱护孩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孩子沟通,使孩子在生理与情感上有安全感”。
高尔基说:“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也就是说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以及对学生的关爱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对真、爱的积极回应。学生不是一个个麻木的个体,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传递给自己的真诚情感并准确地接收。
特级教师欧阳代娜将教师对学生的真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热爱班上的每一个同学,胜过自己的亲人。班上一个调皮的学生在社会上拉拉扯扯,有被一伙流氓殴打的危险。晚上放学,欧阳老师护送孩子回家。学生担心老师也挨打。欧阳老师说:“老师,没人敢打。”学生说:“我在这个班怕影响你,你是全市的模范,就让我退学吧!”欧阳老师说:“我可以不当模范,但我不能不教你!”学生被欧阳老师感动了,一天天变好起来。
魏书生老师也曾说过“给他们一些关爱,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真诚的爱可以感化学生。
在魏书生老师的班级里,从1979年就规定了处罚学生违纪的办法,一是犯了迟到早退的小毛病,给大家唱首歌表示歉意;二是犯了比较重一点的错误,去做一件好事作为补偿;三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写一份500字的说明书,说明新我与旧我斗争的心理活动过程与结果。教师在对待学生错误的时候不是一味指责批评,而是选择颇具人情味的方法让学生在“处罚”中表明自己犯错的原因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种宽容感化学生们内心的青涩,让他们从心底“亲其师”。
二、为师者,巧在机智
情感智慧本身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概念,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需要师生在互动中进行情感的流动,更需要教师在面临复杂情况时,具有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具备较高的情感处理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尽管这种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它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對特殊的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它是教师在树德、讲求民主时的一种活力。
一位老师在接手新班级后,第一节课讲课文《水调歌头》,学生不积极主动配合,这位老师说“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吧!现在没有人愿意读一下这篇课文,你们是不是在害羞呢?那么我先为大家来唱一下水调歌头这首歌,老师五音不全但还是想为大家唱一下,不过前提是我唱完之后你们需要再朗诵一下,愿意和老师做这个游戏吗?”学生们大声回答“愿意!”这样就呼吁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这位老师在遇到课堂冷场时,用游戏为课堂热场,将学生们拉到课文中去,使良好的课堂氛围得到很好的延续。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而不是以权威压制学生,把温和的态度始终融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真正有情感的互动,将情感智慧发挥到极致。
情感是非理性的,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和心理评价。而智慧是理性的,是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的结合需要教师较强内在修为,同时也需要更为灵活的机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捕捉课堂中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机智灵活地从学生那里发掘有价值的信息,生成丰富而有意义的教学资源。
三、结语
对学生,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对教师自己,严于律己。课间和学生开一个得体的玩笑,在学生进步时为大家唱一首他们那个年龄喜欢的歌作为奖励,在学生们经历考验时给予一个和煦的微笑作为鼓励……将教师对学生的爱——潜在的应变机智融入于不经意的相处之中,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树德、民主、随机应变的爱的机智,将这三股力量合并在一起就成为师生间共同的情感智慧,让学生对老师的一点迟疑、对自己的一点不自信在心灵中慢慢融化,让优等生继续茁壮成长,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扎根大地,不再在风雨中飘摇。这就是情感智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阴山燕,张大均,余林.我国中学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2).
[2] 王晓丽, 芦咏莉. 中学师生冲突应对行为特点调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2).
[3] 杭婷. 亲其师,信其道——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 海外英语, 2010(7x).
[4] 邱佳佳. 教师情感智慧发展的实践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 邱洪明. 道德教育中的情感维度——以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为例[C]//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