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的培养

2018-07-05王延竹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课堂模式素质培养思维方式

王延竹

摘 要:语文为所有学科的学习提供基础,所以语文教学绝不仅是简单地学会基本学科知识,关键是要培养学习者的思维方式,锻炼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用先进思想理念带领学生们走进语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以致用,促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方式;课堂模式;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66

一、教师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教学,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虽然我国已经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推行了多年,但是考试制度的持续存在又使得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行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将教学的目光全部放在了考点上,只将考试内容大讲特讲,不考的内容则直接略过。这种做法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上拿个高分,因此这些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也过于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当他们离开了老师的指点与引导就完全不会自己思考问题,甚至连基本的预习课文都不能完成,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不到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本,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完全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只单一实行了应试教育。现如今,在高等教育中出现的学生只会死做题,实践能力却差到极点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了让今后的孩子们避免重蹈覆辙,中小学生教师必须尽职尽责,扛起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的大旗,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中贯行。素质教育中的教师不光要教会学生们听说读写等基本功,更要注重学生们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整体素质的全面培养和熏陶。因此,明确了教学目的,那么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才能有所倚重,游刃有余,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思维方式的培养至关重要,由于是小学生,所以思维能力稍弱,一般以形象性和具象性为主,但也正因为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尚未形成定式,所以只要教师在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思考方式上稍加引导,定有良效。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切忌抛开这些干做题。学生们的这种良好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对于他们后来不管是升学途中抑或是人生道路上,都是解决疑难问题的一剂良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创意情景,然后叫学生来参与活动,亲自演示课文情景;教师还可以在做一些课文相关提问时,尝试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提问,引导同学利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时,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抽象的意象概念理解中感受到课堂的生动活泼非常重要,而这种对学生的吸引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花功夫、费心思,比如脱离常規式的照本宣科,不再对着PPT照念,想更多新颖有趣的课堂模式,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的绝佳途径,为此,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上课踊跃参与课堂讨论,开放甚至创新课堂讲课形式,带动全体同学认真投入课堂,齐动脑、共思考。增强师生互动,将课堂主动权一部分过渡到学生自己手中,这样不但能让本就略为顽皮的小学生上课更加认真投入,让每个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而且还能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情谊。当知识与情愫交叉在一起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思想的个体,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还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然后有针对性地注重差异发展,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好一些课堂预设准备,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思维。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并且要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教师应该从“学”入手,“以学论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真诚的语言赞赏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心理素质较差,若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便小学顺风顺水,升上初高中后稍微遇上一点困难挫折也很容易就掉下队来,所以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会在一生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开发都十分重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实,面对挑战勇敢、坚强,出现问题沉着冷静,成绩面前不骄不躁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教师千万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予同学充分的尊重,对待小学生既不能过于严苛,又不可宠溺纵容,学生应该被教师公正平等地对待,在民主的氛围中协同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潜藏着许多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积极有意识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表扬学生的优异成绩,鼓励学生暂时失利的成绩,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锻炼他们在学习上面对挫折时的意志力。语文教学本来就是略为抽象的,那么在一些问题上更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可言,所以教师能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通往正确思考方向的开放性引导,答案由同学们自己去探寻、去解答,没有对错之分,言之有理即可,重在思维方式的锻炼,并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小学语文教育要去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既包括道德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教育,这确实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的,但在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普及,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但是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长期有效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围绕着培养学生语文素样的教学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思想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教学,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蓉.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7(2).

[2]    梁志诚.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4).

猜你喜欢

课堂模式素质培养思维方式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