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内隐学习理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18-07-05骆婧婷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应用

骆婧婷

摘 要:随着内隐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发展,内隐学习逐渐在语文教学领域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内隐学习理论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简要分析内隐学习的五大特征,从而说明语文教学中内隐学习的重要性,并从语感培养、写作能力培养和无意识认知三个方面提出内隐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内隐学习理论;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37

一、 内隐学习理论概述

(一) 内隐学习的定义

内隐学习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在1961年提出,他认为内隐学习就是个体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个体并不能陈述出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却能学会这样的规则。学界中较有代表性的对内隐学习的定义大致还有:

Mathews提出:“内隐学习是与外显学习不同的又一种学习模式,它是自动化的且无意识的,而且能更有效地发现任务变量间的不显著的协变关系。”Cleeremans和Jimenez则认为内隐学习的知识是在无目的的状态下获得的,并且能够无意识地影响个体的行为。它们本质上的指向是相同的,都认为内隐学习是个体对规则性知识的无意识学习,并且其学习过程也是无意识的。

(二) 内隐学习的特征

综合以上的几种定义和我对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我小结出以下五点特征。

1.自动性。个体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发现任务的隐含规则和潜在结构,在具体环境中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这是内隐学习最明显的特征——自动性。

2.抽象性。学习者通过内隐学习所习得的知识通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们所知道的其实是比人们所能表述出来的多,这是抽象性最重要的表现。同时,个体的内隐学习不依赖于刺激物的表面物理特征,所习得的是超越了表面物理特征的抽象性知识,例如事物的本质属性。学习者在习得知识之后,即便在所面临的情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发生知识的迁移,这种迁移现象也能很好地说明抽象性特征。

3.意识性。通过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意识到的,众多研究者的大量试验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辽宁师范大学的陈寒使用序列学习研究范式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内隐学习的意识性是连续的、动态变化的。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能选到正确答案,却无法说出为何选这个答案,只是“感觉这是对的”。这种现象就能用内隐学习的意识性来解释。

4.低耗性。内隐学习无需消耗学习者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学习者不需要刻意去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进入学习,主要是依靠直觉、灵感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5.抗干扰性。罗伯认为,无意识的内隐认知系统比有意识的外显认知系统建立得更早,因此内隐学习更具相对稳定性。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隐学习所得不易受到个体身体机能障碍和机能失调的影响;二是不受个体身体差异影响,甚至不受年龄的影响;三是不受智商的影响。

二、 語文教学中内隐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是极具人文内涵的一门学科,然而目前语文教学存在重理性分析而轻环境创设、重显性的可操作学习而轻人文精神培养、重结果表现而轻过程体验等问题。因此,我认为内隐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是当前语文学习现状的客观要求。语文学科不仅需要学习陈述性知识,更需要掌握程序性知识和缄默知识,这也与内隐学习的特点相吻合。

三、 内隐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语文教学的各方面都需要内隐学习的参与,我重点选取以下三个方面,试提出内隐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 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语言上的无意识,它的产生是在言语主体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生成的,它和内隐学习一样,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获得过程。

1.“以读带感”。所谓“以读带感”就是通过“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强调读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听读、领读、伴乐朗读、吟诵等方式。其次,在“读”的过程中遵循内隐学习的规律,注重抽象的迁移。此外,“读”的内容也应具有丰富性,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动生成对文本的理解,积累语言知识,语感也会随之而形成。当然,必须对所读的书籍有质的要求。

2.创设课堂情境。内隐学习注重情境因素,情境创设在语感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教学要创设文化寻根情境,引导学生去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例如王崧舟老师的课例《圆明园的毁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文化的根,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将文化内隐于自己的认知,生成情感体验,获得有文化意蕴的语感。古诗文教学上则要注意诗意内化作用,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走进诗人所营造的独特意境中去,在此氛围中积累古诗文知识,对古诗文语感的培养大有助益。

(二) 写作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以读促写”,强调通过阅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其次,练笔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内隐学习方式,是内隐知识的正向迁移,写作教学中学生所习得的规则性知识需要在练笔中不断练习。再次是“范文对照学习”,即学生在范文的对照比较中学习写作,让学生用此方法找寻学习写作的规则性知识。例如,一篇毫无章法和美感可言的范文对比一篇逻辑清晰、运用多种修辞的范文,学生陈述“好在哪里”的过程实际就是一种内隐学习的过程,也是调动过去内隐习得的过程。

(三) 重视学生的无意识认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无意识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现象中包括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我发现,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通常只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效果以及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并未充分调动到“冰山”下那“一大片”无意识。内隐学习理论要求教师既要理解教材内容和主要知识点,更要充分考虑哪些知识适合外显学习,而哪些知识应该通过内隐学习去获得才更合理。尤其是学生人文情感方面的教育,必须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视学生的无意识认知,将学生的巨大心理资源高效利用起来。

参考文献:

[1] 林颖.内隐学习——人类适应与发展的高效之路[M].上海:上海科学社会出版社,2011.

[2]    王雪.内隐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