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

2018-07-05袁清红陈蕾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成因危害

袁清红 陈蕾

摘 要: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是用来消除教师与学生隔阂的工具,现今语言成为教师伤害学生的武器。本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湘西北地区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遭遇“教师语言暴力”的情况,描述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和针对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师;语言暴力;危害;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04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27

虽然教师语言暴力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入,但是社会上的各界人士对它并不够重视,特别是它的隐蔽性帮助它很好地隐藏在校园中。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知,教师语言暴力在小学时有发生,低中高相对比而言高年级发生的概率要高于低中年级。学生对教师使用语言暴力都有着不同程度地感受,少数同学表示理解,大部分同学是持反对态度。学校本应该是学生的乐园,而现如今却演变为剥夺学生天性囚禁学生自由的笼子。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辱骂的语言批评学生,例如“你有病”“你脑袋里装的都是屎”“就你这样的刷厕所都没人要”“你就不是块读书的料”“脸皮真厚,我都替你丢脸”等等对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同程度地进行攻击。也有论者概括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运用讽刺、谩骂等侮辱性或歧视性的语言这一显性语言批评学生,运用手势、眼神等具有冷漠意蕴的无声语言疏离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造成精神上或心理上的伤害,以致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和病态心理的行为。[1]

一、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

(一)教师语言暴力阻碍和睦师生关系

根据调查分析,无论从年级还是性别来看,在受到教师语言暴力之后大部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都不亲密甚至有的学生会表现出讨厌或害怕的情绪。和蔼使人可亲,凶暴使人拒之。学生也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受到教师的侮辱时,会感到难过和失落。学生在教师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面对教师也会呈现种种不尊重的行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表现,有的表面对老师恭恭敬敬私下对其进行大骂,有的直接和老师对着干,有的对老师畏而远之……无论是哪种表现方式都将会成为师生融洽相处的绊脚石。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除少数病态人以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对他人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有一种对自尊、尊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因此,教师语言不当使学生感到压抑,不愿与教师交心。表面的虚假交谈再多也是徒劳,只会让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发生更多的偏离。

(二)教师语言暴力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就得有乐于钻研的精神,兴趣是为钻研提供源源不断動力的源泉。教师用语的不恰当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失去自信、丧失自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不到认可,例如教师“就你这样,还有什么好读书的”“你就不是块读书的料”“别人都会,就你不会”等等语言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热度就会逐渐下降,在自己的思想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老师说的对,我确实不如其他人还是早点放弃,最终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习产生躲避和厌倦情绪。美国社会学家阿伦森的“阿伦森效应”就指出,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随着奖励的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教师要多用赞扬少用批评,通过有技巧的赞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不利影响

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教师侮辱或歧视性的语言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教师在使用这些语言时伴随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的补充。小学生是喜欢模仿的,他会模仿老师的评价同学、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在不同的场合要注意用语,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可随心所欲,以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教师语言暴力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孩子是联系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教师对学生使用暴力语言,有的孩子回家以后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或者有的家长在孩子回家以后会问孩子在学校一天的情况和发生的事情,那么,家长就会知道教师在学校对学生使用暴力语言,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不合理的对待,想必哪一个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个没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师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学习和身心的全面的发展,家长一定会让孩子到其他的学校就读,那么,久而久之,该学校的教师对学生使用暴力语言的消息就会不胫而走,长此以往,越来越少的孩子选择在这个学校就读,这样不利于学校的招生,学校的升学率也会发达降低,长此以往,学校的声誉也会大大下降。

二、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观念是教师语言暴力的助力。家长和学校在这一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对教师语言暴力持有放纵和包容的态度,进而助长教师语言暴力的势头。有的家长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严师出高徒”产生理解偏差,认为教师打骂孩子说明是对孩子的重视,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人格尊严权又缺少了一道保护屏障。“严师出高徒”的“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的功课和为人处世准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使用侮辱或歧视行的语言批评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2]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欠缺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教师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什么话是可以使用,什么话是不可以使用,都要在自己的内心有明确的界限。教师在批评学生错误的时候,所用语音一定要经过再三思量切勿被愤怒趋势,导致批评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错误正对学生的人身进行侮辱或歧视。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习得理论指出,儿童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模仿何习得他人的行为,尤其是攻击行为。心理学家洛克曾说:“‘语言暴力对孩子造成长期性格影响,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形成‘退缩性人格;另外一种是形成‘攻击性人格。”[3]由于许多教师的师德素养欠缺导致在教学活动中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放错误的时候使用“真是笨的没得治了”“再犯就请家长”“就你有能耐”“你们爱咋样就咋样”等等一些侮辱或歧视性的语言对学生施行“心灵”惩罚。

(三)教师绩效评价的不合理性

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的是应试教育,以单一的学生成绩标准来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升学率等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个人的成长。教师对那些所谓“差生”容易失去耐心使用语言暴力。教师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寄托,但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却很不理想,使教师心理上不平衡。[4]社会上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教师获取的职称越高受欢迎程度和工资待遇也会随之,这就致使许多教师不得已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教师为提高教师职称的评定就必须参与更多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等等。这些项目中大批量的工作与教师每天要完成的教学备课、了解学生学情等等工作发生冲突,使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处于劳累状态下对教师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消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伴随有厌恶、烦躁的情绪。有的教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心理压抑已久的情绪会发泄在学生的身上,这种评价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只是教师发泄情绪的方式。

三、教师语言暴力对策

(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利必有蔽,任何事物是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屏弃腐朽落后的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吸收传统文化中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剔除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思想。消除培养教师语言暴力的土壤,使教师、家长、学校在教育的观念中遏制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现如今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合于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做到懂学生、懂学情、懂课标的合格教师。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定期教师职业培训

教师的职业道德欠缺,就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教师的职业道德得到提升,在面对犯错的学生多一点等待,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思考,给学生更多一点时间,更广一点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完善的可能。[5]定期的教师职业培训能帮助教师补充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学技能适应时代的变迁,新颖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定期的教师职业培训是从教师语言暴力的根本原因出发,通过消除教师自身引发教师与暴力的内因,使教师用一颗平和的心与学生进行教育沟通。

(三)改革教师能力绩效评价模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之一,其中指出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那么学生的考核标准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教师的业绩能力考核标准也不应该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个人成长的局面,把教师的关注范围扩展,从而教师为了塑造一个好的榜样就会严于律己,教师语言暴力将逐渐淡出教学活动中。繁重的教学工作会增加心理负担,减轻教学的工作量让教师能心有余力地应付自己的工作,拥有业余时间提升和充实自己。教师摆脱了繁重的工作量,心理得到放松,在放松的狀态下有愉悦的心情和激情带领学生学习。教师微笑会传递给学生,教师的激情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大大降低教师语言暴力的可能性。

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在小学校园普遍存在,学生在这方面受到伤害也是不可估量。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将成长为未来的栋梁,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谩骂诋毁。望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一现象能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倩.教师语言暴力:一种隐性的精神虐待[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5(10):24.

[2]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32.

[3]    [英]约翰·洛克.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4]    冯军.教师言语伤害现象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9(9):147.

[5]    洪跃强.老师,遇事切莫急着给学生下结论[N].德育报,2007—10—22.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成因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酗酒的危害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