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7-05殷本瑜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

殷本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的要求更迫切,其关键手段是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对此,教师可以从鼓励课前预习、营造提问氛围、进行情境教学、指导提问方法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生问”“敢问”“易问”“会问”,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25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和前提,提出问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才能充满动力,思维才会有所创新[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旨在让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释现实中问题,进而启迪学生的智慧。小学生要想学到数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就需要积极的动脑筋,萌生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要不懂就问。我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和经验,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并总结出了常用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鼓励课前预习,让学生“生问”

问题是思考的源泉,如何让学生自发地产生问题往往比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让小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更高,教师的教授内容更能与学生发生思想上的火花碰撞,有效教学必然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小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2],让小学生对数学课本中即将讲授的新知识点进行初步探索,并让学生在预习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看法,找寻疑问,让学生在上课前“生问”,使其带着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一起探究,做到心中有问,学习的劲头必然更强,当课前的问题在课堂中释然时印象会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前鼓励学生养成课前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自发产生疑问的潜能,此做法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要,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营造提问氛围,让学生“敢问”

数学教学课堂不能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课堂上教师应同时充当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身份,而最为关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这部戏的演员,而不是观众。实现高效教学,需要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表演自己,提出自己的问题。部分小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或成绩等原因,要想其在课堂上提问确实不容易,那如何使学生消除这些障碍呢,主要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创造出良好的提问氛围[3]。教师应当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本身也有缺陷,应允许补充,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创造争辩的机会。教师应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肯定和鼓励,避免在言行中挫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教师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4],与小学生一起做知识的探究伙伴,采用能够体现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与小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例如,我在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不急于点出其中的规律,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数可被3整除呢,有什么特点呢?”,如此可让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可让学生做猜测并采取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当一位学生说:“一个数是否可被3整除应该与个位数有关。”“是否真的和个位数存在某种联系呢?什么联系呢?”学生自己会在心里产生质疑,教师此时也可提示采用例证方法来进行验证,提出问题的学生便会很快采取例证法否定了自己的猜测。“那到底存在何种规律呢?”学生立马会自发进行猜测例证探索的过程。教师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效果,学生心里想提出的问题立马就多了。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问题才得以发现,潜能才得以激发。

三、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易问”

问题总是来源于特定的情境,熟悉具体的情境可以为问题提供肥沃的土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要在备课内容中增加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情境教学,适当时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易问”。教学中运用特定的情境启发学生提炼出数学问题也正是数学方法的应用体现。我发现可从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等,或者从小学生实际生活熟悉的或已知的内容作为出发点塑造问题情境。例如,将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作为载体,一般学生很容易提炼出如下问题:一圈跑道的长度如何计算,长跑运动员为何不在同一起点出发等。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更能引发学生思考,更能使其发散思维,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浅显的旧问题可回答后轻描淡写而过;对于能够引出本节课教学要点的新问题,加以重点讨论;对于那种问题虽然新颖,但是超出教学范围的,可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课外研究。

四、指导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

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会问大家是否都懂,是否有问题时,而学生大多情况都会点头。难道学生真的都懂了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其实在很多时候,学生不知该如何问、问什么。因此教师应当“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让学生“会问”,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到,提问不是简单的问几个为什么,要想让学生达到“会问”的境界,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把握问题的重点以及组织问题语言,让教师能够清楚容易地理解学生的提问意图,让学生问到点上,问的深和准才是提问的关键,使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举一反三,教学效果必然得以升华。

总而言之,问题可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放飞。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小学生“生问”“敢问”“易问”“会问”,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自觉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真正领略数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曾灵秋.问题意识——初中生学数学的娴熟起点[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8(6):89.

[2]    郝平.预则立 不预则废——探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6.

[3]    吕春梅.多途径构建灵动数学课堂[J].求知导刊,2015(15):80.

[4]    周紅芳.小学高年级的“问题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9):25.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小学数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