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蛤蜊
2018-07-05刘世河
刘世河
许多地方美食,除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往往还扮演地域名片的角色。比如香港的“烧腊”、老北京的“炸酱面”、上海的“生煎包”,抑或西安的“羊肉泡馍”等等。美食的味道亦是这个城市的味道,所以從某种意义上说美食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城市烙印。蛤蜊,便是青岛的一张地域名片。青岛人有个“幸福三宝”,即:哈(喝)啤酒、吃嘎啦(蛤蜊)、洗海澡。坊间还有一句顺口溜,说:“青岛人不是在哈啤酒,就是在打(买)啤酒的路上; 青岛人不是在吃嘎啦,就是在去挖嘎啦的路上;青岛人不是在洗海澡,就是在去海水浴场的路上。”虽有些调侃,却无疑是青岛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蛤蜊又叫花蛤,青岛人叫嘎啦,属贝类中的珍品,其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蛤蜊之美味,历代文人雅士早有盛赞。宋代的郑獬就曾在诗中多次提及:“正是春风催酒熟,蝤蛑霜饱蛤蜊肥。”“紫背蛤蜊白醪酒,开樽长解忆长安。”孔武仲则直接写了一首《蛤蜊》诗:“去年曾赋蛤蜊篇,旅馆霜高月正圆。旧舍朋从今好在,新时节物故依然。栖身未厌泥沙稳,爽口还充鼎俎鲜。适意四方无不可,若思鲈脍未应贤。” 有意思的是,这些文人吃蛤蜊居然可以吃到忘乎所以的地步。汪元量有:“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苏东坡说得更直接:“莫谈国事,且食蛤蜊。”意思是都有蛤蜊吃了,还管那些闲事作甚?这一招黄庭坚也会用:“谁能着意知许事,且为元长食蛤蜊。”突然觉得这帮人好可爱,见到蛤蜊,竟立马把国家大事放在一边,恣意洒脱。吃蛤蜊这等小事儿怎么能跟国事天下事扯上关系呢?原来是因为历史上有个“食蛤”的典故。典故出自《淮南子·道应训》,大意是:卢敖游历北海,经过北方,进入北极,到了蒙谷山上,看见一位隐士,双眼凹陷,鬓毛乌黑,肩膀像鹰一样,上半身丰满而下半身瘦削,飘飘然迎风起舞。那位隐士回头看见卢敖,慢慢地放下双臂,逃到石碑后面去了。卢敖近前一看,那人正蹲在龟壳上吃蛤蜊。后来人们便以“食蛤”来比喻“不问世事”或对世事“不感兴趣”。其实沿海多地都有蛤蜊,但最美味的非青岛蛤蜊莫属。青岛蛤蜊盛产于胶州湾,因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青岛人也将其俗称为泥蛤蜊。它最大的特点,一是外壳薄、白净,肉质肥厚,爽弹鲜美;二是泥沙吐得又快又干净,食客可以不必担心口感,放心大胆地吃。而其他海域的蛤蜊却因为多是沙蛤蜊,很难吐干净肚子里的沙,所以总会让人因担心牙碜,吃时如履薄冰。蛤蜊的烹制方法很多,蒸、炒、制馅儿、做汤均可,但最爽口的莫过于辣炒。锅内放少量油,油热后爆炒干辣椒、姜丝和八角,再倒入清洗干净的蛤蜊,大火翻炒,无需放盐,一分钟后加一勺开水,盖上锅盖,等听到蛤蜊“噼里啪啦”地张开嘴后就可以出锅了。辣炒蛤蜊最好是趁热享用,而且无需用筷,直接下手抓着吃最有感觉。热腾腾的蛤蜊肉一口咬下去,咸鲜带辣的汁水立刻流满舌根,肉质嫩滑,一出溜就滑入喉中,直留下满口鲜香久久不去,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