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018-07-05汪进超
汪进超
如何认识和发掘古典的意义与价值,是关乎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未来的重要问题,不可不慎思而行。一百年多前,“新文化运动”的先哲们怀着拯救中国文化的宏愿,喊出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他们的初衷無可厚非,但其后续种种行径,却颇有过犹不及之弊。反观他们所大力提倡学习的西方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在内的思想运动,却无不是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时期,向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思想中汲取养分,进而提出适应当时社会的新理论。我们极力抛弃自己的传统去学习西方,而他们却对自己的文化源头视若珍宝,这种奇异的反差实在是引人深思。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反思与弥缝,人们逐渐发现,于文化而言,“古今”问题比“中西”问题更有迫切思考的必要。“古典”是什么?“现代”是什么?“古典”对于当今的文化发展有何意义?凡此种种,无不因其关涉到文化的未来而显得意义重大。我想,刘强先生也必定一直在思索着这些问题,作为一位文化学者,这或许是他肩上卸不下的责任与使命吧!如果说2010年出版的《有刺的书囊》是其对“现代”的观照,那么这本《穿越古典》则是他对“古典”的回溯与探求。该书第一辑“古典杂论”中的十篇论文皆是作者对先秦至魏晋时期文学的研究成果,此是作者的“学术大本营”,故而其笔力所到处,可谓游刃有余,其思深体密,多有新论。如在探讨阮籍处世态度的转变时,作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阮籍的“恋母情结”进行探讨,揭橥了“丧母事件”是阮籍从“至慎”转向“佯狂”内在动因。类似妙论不一而足,循章读来,时欲击节。
王充《论衡》有云:“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是故对待“古”与“今”,绝不可持针锋相对、非此即彼的态度,一旦偏执一方,则允正的文化研究势必会被无休止的党同伐异所取代。刘强在该书《自序》中说道:“从对‘今典的观照阐发转向了对‘古典的寻绎省思。只不过,对古典的寻绎和省思,依然没有离开对现实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追问和分判。”这段自白庶可视为作者对如何处理“古今”问题的一次解答。在对古典文史研究体认的同时,作者还一直在思索着当下的经典教育问题,书中第二部分“文教新说”便是他教育理论的呈现。刘强从经典中生出信心,又从经典中获得信念,他以“人能弘道,道不远人”的信念,倡导用经典教育来匡正课本教学的阙误,用书院教学来弥补体制教育的不足。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的经典教育仍存在着不少阻力,但只要怀有“立己达人”的道心,自然会不辞艰阻地坚持弘扬经典。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此即是也。书中对“学统之建立”“道统之赓续”“师道复兴”和“经典教育”诸问题之所以不厌其烦而津津乐道,大概正是作者深明夫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乐趣吧!亲近经典,默识心通,再以所得“反刍”当今社会,正是刘强对于“古今”态度的最好诠释——“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古之道”即是我们文化中的那些最元初、最具生发力的精神内核。《易》曰:“复者……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兴者,起也。我们探讨复兴古典,所着意者,正是天地阴阳之间,那一阳初动的刚长之势,以俟其“反复其道”之大德,古典的价值,便正在于它垂轨万世而复归于当下的典范意义。
因《穿越古典》一书是由作者近几年的文稿合辑而成,故而其中还增列了数十篇书评与序跋演讲,虽稍显纷驳,但这也正是作者浸淫古典之中,将古典的诗意融入自己生活的鲜明表征。尤其是此类文章于体例上的限制相对较少,因此也更能呈现作者在日常阅读、人际交往、会议演讲等方面的思与行,从而使读者得以窥见作者整全的生命状态。其实,古典的意义也正是在于这种“知行合一”的日常修养,只有使古典精神参与当下生活,方能明心见性,以至于“变化气质”。
我们的肉身虽无法突破时空的界限,但我们的灵魂却能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不正是一种精神的“穿越”吗?穿越古典,不是空无地追忆过去,也不是执泥地拒斥现代;穿越古典,恰恰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过往,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度过当下,也是为了让我们更为坚定地走向未来。从当今文教到魏晋文化再到先秦经典,刘强在“古”与“今”之间往来穿梭,而他所不停地追寻的,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某虽不才,私心所措意者,不过是致敬古典,进而呼唤古典精神的回归罢了。”诚哉是言!回望历史,正是那些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往圣先贤,用鲜活而律动的生命,不停地为我们塑造着那源源不息而参赞万有的古典精神。而这些,曾一度与我们渐行渐远。“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如今的我们不仅要呼唤古典精神的回归,更需要守护、培育它,使其融进我们当下的生活,在“现代”中不断彰显和体用“古典”的意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古典精神守护者在各自的领域内反思求索,为我们的文化引来更多蕴含着独特民族基因的源头活水,用绵续千载而不辍的古典之泉,滋养我们日渐枯槁的文化心灵。
(作者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