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07-05王海良
王海良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一直都是困扰我国小学数学实现高效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重复的、大量的、没有尽头的练习。而复习课是鞏固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使他们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变得系统化的重要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特点来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便从复习要有针对性、复习要有发展性、复习要有多样性这三个角度来讨论小学复习课实现高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兴趣”一直被人们称为“最好的老师”,许多研究都表明只有真正引起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走向高效,所以兴趣被认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但是,复习课与新知授课最明显的区别便是小学生对复习课没有好奇心与新鲜感,而且不像练习课会给学生带来较强烈的成就感,所以大多数小学生并不喜欢数学复习课。那么,在构建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课堂时,教师需思考如何才能让小学生重新对复习课燃起参与热情。具体来说,教师应充分结合复习课的教学特点以及小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来展开高效教学。
复习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薄弱项与弱点来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进步空间,端正学习心态,以明确的奋斗目标来促进自身的数学进步。另外,复习教学的针对性还能避免复习的盲目性,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研究学情,从“题海”中有效提取小学生真正需要的练习题,让小学生在复习中突破自己的原有能力,为高效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小学数学知识从整体上可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应用四个部分,在复习课中,教师首先要从这四个大版块来分析小学生的知识薄弱项,然后再结合每个版块的数学知识来确定复习重点。本班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我在复习课上重新带领小学生回顾了空间几何与数学应用的知识,然后结合小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复习。比如,本班有一部分学生在空间与图形版块的应用题练习中,常常会忽视单位转化与单位异同,所以我便以此为中心,设计了多道需要转换单位的应用题,例如“长方形的花圃长度为300分米,宽为25米,请计算花圃的面积与周长”等,以此来让小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树立单位转换意识,学会审题与转换有效信息。
复习要有发展性
每一个小学生都处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学习状态之中,且复习课越高效,学生进步就越明显。若教师不顾小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总是以同一种水平来要求小学生,便会限制小学生的数学发展,降低复习效率。因此,教师应以具有发展性的复习教学来组建梯级鲜明、难度各异的数学课堂,使小学生在发展中树立学习自信,以自信来促使小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动机。
就比如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小学生会随着年级增长而学习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多种统计图表,还需根据这些统计图表的具体数据来分析事件发生概率。在最开始,我会以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以某一种统计图来设计练习任务,比如利用复式统计图来计算本班男生、女生患有近视疾病的人数与概率;用扇形统计图来统计本班学生数学成绩分布情况等。但是,随着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增长,我会设计一些综合型练习题,比如“请选择恰当的统计图,计算本班男生、女生各学科成绩以及每一学科成绩的平均分与分布情况”等,鼓励小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统计图(不止一个),以此来锻炼小学生利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小学生在此类综合题目中实现发展之后,他们便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复习要有多样性
自新课改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强调多样性、丰富性,认为教师应突破教室、教材的限制,鼓励小学生利用一切有利于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的课程资源,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参与数学学习。在复习课中,教师也应以多样化的复习内容与复习方式来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为复习课重新注入活力与生机,使小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复习课。
如“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常出现的一类知识,是以实际例子来考察小学生除法计算能力的基本内容。在本课知识复习教学中,我便以观察类实践活动组织了本课的复习内容。本轮实践任务为:小学生需记录自己每天离家、到校的具体时间,测量学校与家之间的路程,通过路程与时间来计算自己每天上学路上的行走速度。整个实践活动为期三天,小学生可灵活调整自己的速度,观察与对比三天的数据,分析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的关系。本次实践活动改变了“纸笔”练习的单一方法,既让小学生对复习产生兴趣,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路程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每一种课型下的高效教学都有不同的流程与策略,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结合数学知识与课型教学特点,分析每一种课型对高效教学的需求,以此来为构建高效课堂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并据此完善与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与专业知识,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