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学前教育专业能力探析
2018-07-05舒治军
舒治军
受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影响,西部地区较全国平均环境下处于整体落后态势。而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客观需求下,不断提升西部发展水平将有助于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而本文主要在教育方面進行探讨,提出藏区学前教育专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结合藏区的教育背景,提出适合藏区的师资培养方式。学前教育是指学生在进行九年义务教育前所参与的教育内容,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定义:一是广义定义,指从出生到参与九年义务教育前的全部教育阶段;二是狭义定义,特指学习者在掌握语言能力后直至参与九年义务教育前的教育阶段,如幼儿园、学前班等。
由于本文的研究主要是指对教师的培养,故此将以狭义定义作为基本概念。而在我国目前总体《教育规划纲要》中,已对相关领域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教师的师德、教学能力、个人意识三个基本层面,以及学前教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分配结构的总体性要求,总计为四点要求。
藏区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学前藏汉双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藏区在综合实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此也影响到教育产业的发展。仅从现状来看,目前藏区学前教育教师主要由三类人群构成:一是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二是非师范专业毕业,但由于早期政策影响,使其拥有在藏区开展教育工作资格的教师;三是幼儿园教师。综合三类,可以发现学前教师中,除特定教师为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外,其余两类教师均属于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其教育能力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细节来看:第一类教师在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上,虽然较另外两类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学前教育在我国东部地区仍旧属于朝阳产业,大量优秀教师留在东部任教,藏区的学前教育教师在综合素质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另外,一些有志参与到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也存在着缺乏藏族文化认识的问题,在教学技巧的应用上难以结合文化特色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传承性的学生。
笔者经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舞蹈、音乐等方面的教学中,较少采用锅庄舞、藏族童谣等内容;第二类教师的缺陷在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藏族文化,但其所学习的专业多为非师范类专业,即使一些毕业于师范专业并获得教师从业资格的学前教师,对于学前知识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对于教学细节的把控存在着明显的欠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认知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教育工作开展效率难以满足相应需求;第三类教师,主要起到“看孩子”的功能,由于幼师的匮乏,一些长期从事辅助性工作的指导性教师也逐渐被调用为普通教师,但其教学能力可想而知。
教师缺乏组织教育活动的双语双文化能力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藏区的学前教育应当开展多语教学,即包括汉语教学、藏语教学、英语教学三类,考虑到当前师资力量普遍不足的状况,国家目前对藏区学前教育的主要要求为双语教学,教师必须掌握汉语教学能力和藏语教学能力。但是从上述教师类别中可以发现,当前藏区学前教育环境中存在两类极端:一是具有较强汉语能力的教师,藏语能力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对藏族文化的了解;二是能够准确使用藏语进行教学的教师,虽然在汉语能力上稍显不足,也能够基本胜任教育工作,但综合教育能力却存在明显缺失。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甚至与学生存在严重的沟通问题,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无法理解,而学生反馈的内容,教师则难以明确含义。在诸如此类的教育环境中,教育成果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缺乏有效的在职培训机制
目前教育领域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解决:一是采取社会人才的招聘,但藏区地域的特殊性导致社会人才相对较少;二是进行在职培训,从而有效提升现有教师能力。不过从过程来看,对于藏语能力匮乏的教师而言,相关教育机构的培训意识较为明确,也多会采取“传帮带”的方式,例如通过老教师的帮助,使新入职教师逐渐掌握藏语和藏文化。但对于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鲜有培训机构开展过相应培训工作,一些培训制度也仅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相应能力的不足,培训教师本身对于教师技术的认知相对有限,更难以实现对新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则是受限于成本,一些机构甚至在基本教育设施上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无疑难以调取资源进行教师培训。所以,在无法通过社会招聘获取人才且难以实现内部人才培养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目前学前教育教师师资队伍不足的状况愈演愈烈。
藏区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发展的教学途径
立足藏区实际,设置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师资培养课程
上文中提到在藏区的社会环境中,难以通过社会人才招聘而获取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故此当前相对有效的方式无疑是对内部教师的培训。所以,相关教育领域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前教师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并重点进行双语培训,特别对有志于参与支教教育的东部优秀教师,应帮助其快速掌握藏语能力,从而积极推进其教育工作的实现。具体做法有两个方面:
科学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坚持以教育技术为基础、双语能力为核心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具体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语言课程教育,着重语言表达和文字两个方面,确保被培训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藏语发音、语法等。而由于我国的广义定义未采取藏语的专业认证,因此,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当对此开设相应的考试认证方式,确保被培训者能够掌握并运用藏语。同时也要积极开设文字课程,藏语作为汉藏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字体形状在形式上对于长时间使用汉语的教师而言较为复杂,所以应当为其建立系统的培训课程,使学习者能够有效掌握相应信息;二是推动文化课程的培训,通过藏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化、艺术传承、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培训,加强教师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并且,藏族作为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也需要在艺术层面着重培养,使学习者具有藏族艺术的审美能力。
积极开展顶岗支教工作。不可否认,在教育问题上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达成相对理想的成绩,所以,目前藏区仍旧需要东部教育资源的倾斜。考虑到支教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笔者建议可以采取“走教”等更为灵活的教育手段,先行缓解目前的学前教育教师资源不足的压力,再逐步开展内部培训工作,使藏式教育的落后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依托院校优势,建立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目前西藏共有5所高校,一所为211院校,两所为本科院校,两所为专科院校。虽然在教育资源层面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但仍旧可以利用5所高校优势,采取高校垂直中心的教育培训模式,使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得以保障。具体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西藏高校师范教育的推进,实现在本地培养现代教育人才;另一方面则是积极推动区域双语教育,培养符合当前需求的学前教育人才,从而在根本层面上解决西藏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西藏政府也应当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包括对教师的户籍支持、住房支持、退税支持等政策保障,从而建立相对良好的教师生存环境。最终,再从一定层面上加强教师的津贴,提升教师的基本收益,使藏区教育能够通过教师实现理想的教育成果。
结语
本文主要对藏区学前教育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的核心问题在于双语能力较弱与教育技术不足。故此,结合相应问题在教师培养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能够对该领域的教育发展提供些许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