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乱象何时了

2018-07-05丁兆威

中国公共安全 2018年5期
关键词:摩拜押金单车

□ 文/本刊记者 丁兆威

近年,在政策的鼓励下,共享单车成为“互联网+”和共享经济领域的一支劲旅。但是,至今没有一家共享单车企业盈利。共享单车真的是刚需吗?如何才能促使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018年,共享单车行业似乎有点不太妙。

3月22日,广东省消委会诉被告小鸣单车运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据悉,小鸣单车此前累计收取用户押金金额为8亿元左右,累计用户数量为400多万人,截至目前已退还八成用户押金,尚有70万用户的押金未退还。目前小鸣单车已停止运营,悦骑科技已没有能力清偿押金。

经过庭审,法院判决:被告悦骑科技应按承诺向消费者退还押金,并公开赔礼道歉。这是共享单车行业的全国首例公益诉讼。

目前许多共享单车品牌几乎遭遇了与小鸣单车一样的命运,从风光一时,到关门倒闭,有些甚至跑路。

4月4日,摩拜单车被美团100%全资收购。此次交易总价为37亿美元,实际交易价格为27亿美元,因为还有10亿美元是债务。

据媒体报道,摩拜内部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当前摩拜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人民币,供应商欠款约10亿人民币,债务总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

在美团收购前,曾传出摩拜“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传言。另一共享单车巨头ofo,也一度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连行业两大“独角兽”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共享单车行业其他小企业、小品牌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野蛮生长”背后的隐忧

如果要评2016年、2017年“网红”,估计非“共享单车”莫属。2016年下半年以来,北上广深甚至部分二线城市,共享单车铺天盖地,短短几个月时间便覆盖了城市地铁出入口、公交站台和大街小巷,除了较早进入市场的摩拜、ofo外,至少有几十个共享单车品牌相继上线投入运营,形成“一窝蜂”现象。共享单车的出现仿佛在一夜之间,并在短时间内成为继打车之后的又一“网红”。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进入市场,累计投放单车2300万辆。

经过2016年、2017年的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市场形成几十个品牌互相残酷厮杀的局面。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开发APP平台-先选择一两个重点城市投放少量单车上线运营-炒作、融资-有了钱之后便开始向其他城市投放,进行市场扩张”。表面看,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行业,很有可能出现另一个“滴滴”。然而,由于过度投放和过度竞争,没过多久,有些就撑不下去了。到了2017年下半年,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在共享单车行业上演,不少共享单车品牌由于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

伴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的疯狂发展,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问题。

过度投放,竞争无序

十几年前,许多城市花大力气整治城市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让城市变得整洁了、有序了。而如今,由于共享单车的出现,仿佛在一夜之间,让许多城市又回到了十几年前。

由于共享单车的盲目竞争和过度投放,再加上监管滞后,致使共享单车乱停放、乱行驶现象日益严重:人行道和斑马线被共享单车占据了一半;过街隧道里堆满了共享单车,让行人无法通过;地铁站出入口被共享单车堵得水泄不通;过街天桥上下出入口几乎被共享单车堵住;公交站台被共享单车包围,让乘客无法正常候等。横七竖八的共享单车占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地铁出入口、人行道甚至盲道、消防通道,对市民的正常生活、出行已经造成了影响,破坏了城市秩序,损害了城市形象。

2017年7月10日,杭州市城管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在当地运营的9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行政约谈,要求在杭州相关管理条例未出台之前,不允许再新投放单车。

2017年7月27日,郑州市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数量进行控制,要求各单车企业维持现状,暂停增量投放。

2017年8月3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城管局召开联席会议。会议要求,从即日起到年底前,各运营企业将暂停投放新车。8月10日前,现有无牌共享电单车须退出南京市场。

2017年8月18日,上海市交通委对各共享单车企业下达告知书,明确即日起上海将暂停新增投放车辆。

2017年8月23日,深圳市交委召集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公安交警局等单位召开全市规范管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工作部署会。要求各企业即日起暂停在深圳城市公共空间新增车辆投放。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共享单车企业目无政府,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未同意、未批准的情况下仍公然投放!

2018年1月25日,某知名互联网出行企业自有品牌单车在成都正式上线,3月17日又突然出现在深圳,数量约2万辆。发现情况后,深圳市交委、市交警局、市城管局约谈了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责令其整改并立即收回违规投放车辆。如拒不整改,将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并记入信用记录。3月25日,深圳交警巡逻时再次发现该企业无视“禁令”继续投放车辆。

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难道就可以想怎样就怎样,甚至任性到无视政府“禁令”吗?

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把乱停乱放的责任推给消费者,指责部分消费者素质差,却从来不反思自己作为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因为这种现象表面看是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企业占道经营行为。打着环保、绿色出行、方便市民的旗号,肆意侵占城市公共资源,侵占人行道、城市绿道甚至盲道,其实也是一种占道经营行为。

共享单车真是刚需吗

共享单车企业叫得最响的口号就是环保和“最后一公里”。

共享单车到处乱停放甚至乱堆放,事实上本身就已经造成对城市环保的破坏。

解决“最后一公里”是好事,但如果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以经营和盈利为目的,肆意侵占公共资源,破坏城市环境和秩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共享单车充其量满足的只是小部分人的出行需要,而影响的却是广大市民。

实际上,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努力发展公共交通,从而解决广大市民和出行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是,如果一定要求政府把公交和地铁建到每个人家里是不现实的,再发达的国家,也做不到。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公交和地铁也不可能通到每个人家里,更不可能在每家每户门口设置站点。

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没有一个人因为“最后一公里”而不上班、不出门的。这就说明,共享单车并非像共享单车企业所宣传的,是刚需。

共享单车能盈利吗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共享单车领域融资金额达258亿元。但由于行业的疯狂、资本的疯狂,许多共享单车品牌的估值达到了吓人的地步。

那么实际盈利情况如何呢?可以说,直到今天,没有任何一家共享单车企业盈利,但许多共享单车企业,品牌估值却高达几十甚至上百亿元,正常吗?

有些共享单车企业打着公益的旗号,甚至有“定位”为“终身免费骑”的品牌。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还没有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初创企业,如此“任性”地做公益,是真的吗?不为盈利你来干嘛?没有盈利,企业怎么生存?这就难免让人心生“圈钱、赚押金”的质疑。

大火烧钱的结果是,共享单车企业获得了用户基础,但却找不到盈利的方向。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共享单车能盈利吗?

我们以摩拜为例,据报道,一辆摩拜单车最初的成本价格接近3000元,尽管后来官方称成本有所下降,但以每30分钟1元的骑行价格来算,如果一辆摩拜单车每天的运行次数是5至8次,那么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够赚回本儿。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摩拜单车的总投放量已经超过800万辆,如果按照平均单价1000元的价格计算,其车辆制造、采购的成本就高达80亿元。

ofo曾宣称其一辆小黄车成本仅需250元,但即使这样也得要几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赚回成本。也许不到车子盈利,这辆单车就已经报废了。这还不包括运营维护和明星代言、宣传推广的费用,不包括共享单车企业每天投入的搬移、维修、养护单车的巨大成本,还有人为损害、偷窃等带来的损失。据媒体报道,南昌大量共享单车被抛赣江,城管半天就捞出600多辆。

共享单车行业只有精细化管理,才有出效益的可能。但事实上,目前共享单车企业基本都是粗放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由于盲目扩张,许多共享单车企业对车辆的管理、对人员的管理都存在很大漏洞。不但外部运营乱,内部管理也十分混乱,比如共享单车企业内部腐败问题。在实名社交平台脉脉上,就有某共享单车企业员工爆料称,一个城市经理每月可以贪好几万。因为修车、摆车的师傅的招聘和结算工资,都是由区域经理全权负责。而在一些招聘网上可以看到,这些师傅的月薪基本在4000-6000左右,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找车、搬车。想在这一项上贪污的方式很简单,每个月多上报5-6个修车师傅名额即可,两三万元就能轻松入账,且上级不会追查。所以说,共享单车公司的这些经理是真的希望坏车越来越少么?不是,坏车越多,掺水的空间就越大。

共享单车企业的管理为什么这么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投资人的钱。

有业内人士分析,即使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只剩两三家企业,都不可能盈利。如果把1元骑提高到2元骑,可能会有盈利空间,但是又可能会被一半的用户抛弃,因此还是不大可能盈利。许多消费者就是因为便宜、出行成本低才选择共享单车的,2元对他来说是可能不划算的。

因此,共享单车企业盈利,几乎是一个伪命题。

据媒体报道,由于资金吃紧,摩拜从2017年11月开始对人员进行优化,不少城市的兼职外包被解雇,部分城市的年终奖被取消。从2017年11月开始,

摩拜的无锡工厂就逐渐停工,工人从500人降到200人。ofo的情况也不乐观,也被曝出裁员风波。还有媒体报道,两家共享单车巨头甚至连年会都没开。

从摩拜、ofo在2017年7月份相继宣布完成E轮融资之后,双方就再也没有融资落地。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二、三线品牌迎来行业寒冬,倒闭、跑路、挪用押金等成为行业关键词。这实际上已经向市场传递出资本对共享单车开始“冷思考”的信息。

对此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表示:“我估计今年是共享经济的倒数第二年,明年是最后一年,预计到2020年,大家也不会有太多的资金投到共享经济里面去了。最后成功的可能就那么几个,死掉的会特别特别多,都是陪练者。”

所谓共享单车,其实不是共享的概念,不是大家把自家闲置的单车共享出来,而是运营商自掏腰包购买的,说白了也就是专业自行车租赁公司。花投资人的钱买车,通过宣传炒作和烧钱把量做起来很容易,但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盈利,始终会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亿的品牌估值,充其量不过是吹大的气球,或者被资本抛高的绣球。

共享单车企业的主体责任哪儿去了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愈演愈烈,群众怨声载道,投诉不断。

共享单车如果不能解决乱停放问题,就会给城市添堵、添乱。共享单车驶上机动车道,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安全隐患。驶上人行道,又会给市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专门建有非机动车道的城市,投放适当数量的共享单车,可能还不会对城市交通秩序产业较大的影响。但在一线城市尤其是深圳这样的城市,本身就已经告别了“自行车时代”,90%的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只有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如果过量投放共享单车,势必会造成城市交通的混乱。

如果说共享单车是一面“照妖镜”,那么照出的不但是部分缺乏公共意识的消费者,还有缺乏责任心的共享单车企业。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企业,都只热衷于融了多少资、投放了多少单车、占领了几个城市、估值又攀升了多少?没有一家企业想到,自己首先应该为城市尽点什么责任和义务。其实共享单车公司都知道怎么解决乱停放问题就是不解决,因为在他们眼里,城市道路等公共资源“不占白不占,白占谁不占”。归根结底,还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因此,共享单车乱象,越早治理,成本越低。

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乱停放,为什么共享单车企业都不做

共享单车号称是科技创新的产物,甚至一度被冠以中国“新四大发明”的桂冠,几乎引起整个行业的狂欢!

如果说移动支付是中国“新四大发明”,或许还有很多人认可,但是说共享单车是中国“新四大发明”,就让人不敢恭维了,因为实在看不到共享单车的科技含量在哪里?如果这个都能算是“新四大发明”,不免也太让中国的“发明”跌份了。

其实,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许多城市都已经有自行车租赁业务,但不同的是都是有桩的,也就是说管理和运营是很规范的。共享单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个很大原因,一是便宜,二是无桩,不受“桩”的限制。

当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政府部门重视的时候,一些专家提出了电子围栏的思路,一些龙头企业也提信誓旦旦地表示,将用电子围栏技术来规范单车运营和管理。

其实,以现有的卫星定位、蓝牙和电子围栏技术,完全可以有效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为什么共享单车企业都不做或者只说不做呢?就是因为,你做了,你的单车就等于被“桩”拴死了,消费者就不能“任意骑、任意停”了。而其他企业不做,你的单车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抛弃。无桩,就是共享单车的“优势”,如果这个优势没有了,竞争优势也就没有了。

如果治理共享单车“乱象”

2017年3月初,上海相关部门集体收集了近5000辆单车,因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和形象。

2018年3月9日至15日,深圳交警在全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此期间共查处交通违规60615宗,4万余共享单车用户被暂停使用。

媒体对共享单车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可以说,共享单车乱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乱停放还只是表面问题,深层的问题还有押金问题。如果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全部退出市场,相信许多消费者的押金是难以退回的。因为几乎没有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对押金进行专管专用,有些甚至早已把消费者的押金挪用为零了。

那么,如何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要想改变共享单车乱停放难题,更为重要的是落实主体责任,有关道路交通管理职能部门和共享单车经营方应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一方面,职能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乱停放行为进行处罚;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经营方对其使用者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而应通过技术手段或人为手段,对没停进白线范围内的共享单车使用者给予监管,如果其将所有停车位建立一个大数据库,即使管理者不到现场,应该也可以通过后台技术查出没有停进白色停车位的车辆。

共享单车如果早出手治理,可能成本很低。但是,发展到今天,治理的成本已经很高,光押金就是一个问题。企业跑路了,押金没了,政府不可能垫付资金来偿还消费者的押金。

但是,如果不出手治理,听任共享单车行业照此发展下去,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面对共享单车的“乱象”,政府的监管如果还仅仅停留在“约谈”、“警告”上,无异于隔靴搔痒。严格按照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出手治理,倒逼共享单车企业承担作为共享单车运营者的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利用新技术规范和管理共享单车的使用和停放,可能比“约谈”更有效,也能让共享单车走得更远。

那么,如何治理共享单车乱象?我们不妨提出一些思路∶

一城一策,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发展共享单车

一城一策,是否允许共享单车投入本城市运营,由各个城市自己决定。各个城市可根据民意(进行网上民意调查,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决定是否允许共享单车投放运营。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引入共享单车运营的城市可根据本城的实际情况,制订管理细则。

在政府指导和监管下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怎么操作?

一、全部清退,重新来过。前期共享单车几乎没有市场准入门槛,因此鱼目混珠。没进来的,可以拒绝进入,但已经进来的,不好清退。那么,来一场彻底的清场如何?无论你是何时进来的,无论你有多少单车,全部清退。

二、清场之后,建立完善的共享单车准入门槛制度,包括资金实力、技术要求,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比如,要求共享单车承担维护城市秩序义务,并承担一定费用。对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共享单车经营牌照。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颁发经营牌照,不得进入市场。

三、由各地方交通运输管理、城管部门科学、合理地规划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合理划定共享单车停放区域,以不影响交通为前提,比如地铁出入口四周多少米范围内、公交站台前后和两侧多少米范围内不得停放共享单车;不得挤占人行道、盲道、绿地。

四、通过电子围栏、蓝牙路钉、蓝牙桩等技术手段,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电子围栏、蓝牙桩由政府部门统一建设并监督管理,共享单车企业有尝租用。

五、对违规运营企业实行重罚,列入失信名单。

六、由城管和交警负责对共享单车乱停放进行常态性监管和治理,不按规定停放的共享单车,就像机动车乱停放一样,一律拖走,并对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处罚。

七、共享单车注册实名制,用户押金作为诚信押金,运营企业对违规使用者进行重罚,包括没收押金、取消骑行资格、列入黑名单等,从而形成良性市场环境。

八、实行押金第三方监管制度。由政府指定第三方(最好是金融机构)对押金进行监管,专款专用。

共享单车竞争进入“下半场”,谁来演,不重要

其实,对于共享单车押金是否应该有第三方监管,一直存在争议。从目前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看,一旦对押金和预付款进行强制存管,共享单车公司还能否继续生存下去都很难说。从这一点看,共享单车行业几乎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繁荣只是表面,背后的问题很多、很多。

有人说,共享单车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下半场,谁来演?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再破坏城市环境和秩序,因为,城市不是菜市场。

我们衷心希望,共享单车能够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监管下,健康有序地发展。

猜你喜欢

摩拜押金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飞吧,单车
花式退押金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摩拜的宿命
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引发的思考
共享经济思维引领 招行与摩拜达成战略合作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