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0-3岁婴幼儿阅读服务探析
——以重庆市主城九区0-3岁婴幼儿为例

2018-07-05陈桂香

图书馆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读物婴幼儿图书

陈桂香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七田真提出,“婴儿在出生时,有140亿个脑细胞,其细胞会在生长的环境当中,接受所见所闻的刺激而成长。这个时候,如果要培养婴儿的脑细胞,就必须要有丰富的教育刺激,刺激越丰富,成长就越好,刺激越贫乏,则成长就越差。”[1]只有进行足够的阅读,婴幼儿的脑细胞教育刺激才会越丰富,成长才会越好。婴幼儿阅读是人生阅读的第一步,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至关重要。笔者以重庆市主城九区0-3岁婴幼儿为例,旨在调查家长对婴幼儿阅读的态度、婴幼儿阅读现状、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现状,及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诉求,进而提出公共图书馆推进婴幼儿阅读服务的举措。

1 研究基础

1.1 概念界定

1.1.1 0-3岁婴幼儿

婴幼儿的开始时间是从出生开始,标准统一,结束时间则存在争议。《辞海》解释:婴儿,指“一足岁以下的小儿。”[2]幼儿,指“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2]国际图联2011年发布的《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指出:“婴儿,指从出生至12个月的孩子。幼儿,指从12个月至3岁的孩子。”[3]王志祥从刑法角度论证,婴幼儿是指“不满1岁的婴儿和1岁以上不满6岁的幼儿。”[4]汪新建从教育角度提出,婴幼儿期“一般是指出生到3周岁这段时期”[5]。按中国家庭惯例,中国婴幼儿3岁进入幼儿园,6岁入读小学,3岁之前则处于“散养”状态,故笔者把研究重心定在3岁之前,即0-3岁婴幼儿身上。为方便起见,文中0-3岁婴幼儿,皆简称婴幼儿。文中0-3岁婴幼儿家长,皆简称家长。

1.1.2 婴幼儿阅读

阅,即看。读,按叶圣陶先生所分包括念诵、默诵、目治3种,即精读、略读、快读。阅读的定义很多,不尽相同。一般认为“阅读是个人之间以符号信息所进行的全部相互联系。”[6]而婴幼儿阅读,“也称早期阅读,包含了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一切行为,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7]婴幼儿翻书、听故事、听儿歌等都可以当作阅读。婴幼儿阅读是婴幼儿的高级生命活动,婴幼儿无法独立自主阅读,与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阅读有很大不同。婴幼儿阅读,主要是在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阅读、讲解、演示等各种方法引导下,婴幼儿凭借声音、图画、颜色、文字等从纸质的或数字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1.1.3 重庆市主城九区

重庆市主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大渡口区、巴南区,通常称为“主城九区”,是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重庆城市的核心载体。

1.2 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在查阅研究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的图书、期刊、报纸文献基础上,以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为核心,拟定此次研究的调查指标,并制定出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共设计10道题:①您认为婴幼儿阅读重要吗?②您支持婴幼儿阅读吗?③您家的婴幼儿阅读时间?④您家婴幼儿阅读图书的数量?⑤您认为最理想的婴幼儿阅读场所是?⑥您带婴幼儿到过公共图书馆吗?⑦您没有带婴幼儿参加公共图书馆的原因?⑧您家宝宝获取婴幼儿读物的途径?⑨您认为婴幼儿阅读目的是什么?⑩您对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有哪些建议?由于家长要照顾婴幼儿,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问卷调查表的所有题目一律采用客观选择题形式。前面6题是单项选择题,后面4题是不定项选择题。题①、②和⑨,主要调查家长对婴幼儿阅读的态度和他们的婴幼儿阅读观念。题③、④、⑤和⑧,主要调查婴幼儿阅读现状,主要包括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场所和读物来源。题⑥、⑦和⑩,主要调查公共图书馆的婴幼儿阅读服务现状和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诉求。

1.3 调查过程

问卷调查对象选取主城九区商圈周边小区的家长,包括渝中区的解放碑商圈、江北区的观音桥商圈、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商圈、九龙坡区的杨家坪商圈、南岸区的南坪商圈、渝北区的两路空港商圈、北碚区的缙云商圈、大渡口区的大渡口商圈、巴南区的龙洲湾和鱼洞商圈,以及笔者所在地九龙坡巴国城附近多个小区抽样调查家长。调查方式是现场调研,即现场做答、现场收取。调查时间是2017年11月4日至2018年2月11日的周末。

问卷调查表分8次发放,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是96%。所有数据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中文版进行统计和分析。

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2.1 阅读态度

阅读态度,即对阅读的感受。家长对婴幼儿阅读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婴幼儿是否阅读、阅读过程是否美好、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否养成等。婴幼儿可能会得到美好的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也可能会失去阅读动力,失去阅读信心。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阅读对婴幼儿发展“非常重要”(12.5%),“重要”(48.33%)和“一般重要”(32.5%)。小部分家长认为阅读对婴幼儿发展“不重要”(6.67%),见图1。即使认为阅读对婴幼儿发展不重要,但不一定会不支持婴幼儿阅读。4.17%的家长“不支持”婴幼儿阅读,绝大多数家长对婴幼儿阅读“非常支持”(7.5%)和“支持”(71.67%),还有部分家长持中立态度“无所谓”(16.67%),见图2。

图1 阅读重要性

图2 阅读支持率

对于阅读目的,培养“阅读习惯”(85%)和“阅读兴趣”(81.67%)为绝大多数家长所认同;“阅读能力”(31.67%)、“开发智力”(14.17%)和“增长知识”(12.5%)也为部分家长所期待;还有“其他”(10.83%)阅读目的,如培养婴幼儿社交适应能力,陶冶婴幼儿情操,为婴幼儿长大入学准备等,见图3。

图3 阅读目的

2.2 阅读现状

阅读现状主要包括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场所和读物来源等。阅读时间是衡量阅读行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每月定时阅读”(34.17%)和“每周定时阅读”(48.33%)占最大比例;而“几乎不阅读”(8.33%)和“每天定时阅读”(9.17%)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见图4。中国婴幼儿的阅读时间非常短,引人堪忧。

阅读数量也是衡量阅读行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由于婴幼儿的特殊情况,此次调查的阅读数量是指婴幼儿自出生到3岁期间阅读图书的总册数。当然,调查中的大多数婴幼儿是不足3岁的。超8成的婴幼儿阅读图书数量是10-50本之间;“阅读图书10-30本”(49.17%)和“阅读图书30-50本”(39.17%);不足1成的婴幼儿阅读数量是“50本以上”(4.17%);近1成的婴幼儿阅读数量是“10本以下”(7.5%)见图5。总的来说,我国婴幼儿的阅读数量远远不足。

图4 阅读时间

图5 阅读数量

阅读场所是影响阅读行为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见图6,最理想的阅读场所是“图书馆”(50.83%)和“家里”(39.17%)。图书馆环境安静,馆藏丰富,是最理想的阅读场所。由于婴幼儿的生理发展特征,部分家长认为婴幼儿不宜“远行”,适合在家里阅读。其他的阅读场所还有书店、社区、早教机构、幼儿园等。

读物来源,指阅读图书的获取方式。读物来源主要有家里自行购买、朋友间传阅、图书馆借阅、亲友赠送、医院和社区赠送等方式,见图7。在我国,医院和社区赠送婴幼儿图书服务还未展开,主要依靠“家里自行购买”(55.83%);“朋友间传阅”(24.17%)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可以节省家庭开支,更大化利用图书;而“图书馆借阅”(12.5%)只有极小部分家庭在使用。

图6 最理想阅读场所

图7 读物来源

2.3 公共图书馆的婴幼儿阅读服务

大多数家长认为图书馆是最理想的阅读场所,却没有带婴幼儿到图书馆阅读。婴幼儿访问图书馆的频次,“偶尔”(48.33%);“从来不去”(40%);“每月1-2次”(10%);“每周1-2次”(1.67%);“每周3次以上”的数据则为0,见图8。

家长没有带婴幼儿到图书馆的原因,依次是“没有时间”(53.85%);“图书馆太远”(35.04%);“图书馆没有合适的活动”(25.64%);“其他”(9.4%);“不喜欢或者没有兴趣”(6.84%);不知道看什么书”(4.27%),见图9。

图8 访问图书馆的频次

图9 没到图书馆的原因

针对现状,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经常性举办婴幼儿主题活动”(44.54%);“与医院妇产科和儿科合作”(36.97%);“开展婴幼儿延伸服务进入家家户户”(26.05%);“与社区医院和社区合作”(22.69%);“设立婴幼儿活动专区”(15.97%);“经常性地举办婴幼儿家长培训”(13.45%);“丰富婴幼儿读物馆藏”(11.76%)等,见图10。

图10 给图书馆的建议

3 公共图书馆推进婴幼儿阅读服务的举措

婴幼儿阅读服务已被一些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所关注。目前国内的婴幼儿阅读活动主要有台湾“阅读起步走计划”、苏州图书馆“悦读宝贝计划”、杭州拱墅区图书馆“零岁阅读”计划及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东莞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婴幼儿阅读活动等。

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一定进展,但主要针对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婴幼儿的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尽到开展婴幼儿阅读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不但要吸引婴幼儿和家长主动走进图书馆,还要主动走出去开展婴幼儿阅读服务。

3.1 设立婴幼儿活动专区

图书馆要吸引婴幼儿到馆,必须开辟一块婴幼儿活动专区。专区进一步分为玩具区、阅读区、涂鸦区、视听区等。每个区的设置务必颜色鲜艳、生动活泼、形态逼真、童趣十足、温馨有爱、轻松愉悦、光线充足、安全可靠。以阅读区为例,可以模仿船在海洋中行使,设置五颜六色的大船、小船、岛屿和海洋等。地毯和墙面的设计以蓝色海洋为主题,加入一些海洋物种。婴幼儿在船和岛屿上,在海洋里或坐、或卧、或爬等各种姿态阅读。婴幼儿活动专区,还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的坐席和哺乳室;为婴幼儿提供卫生区;为婴幼儿车提供停放地方。最后,婴幼儿活动专区务必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等。每个区的具体设置可根据图书馆的经济情况和场地情况而定。

3.2 丰富婴幼儿读物馆藏

婴幼儿读物首先要在外观上吸引人,其次图画要栩栩如生,同时要不易撕烂。以图画书和有声读物为主,包括翻翻书、洞洞书、滑板书、立体书、亲子共读书,以及布布书、塑料书等专为婴幼儿设计的特制图书,还有可听的图书、触摸书等专为残障婴幼儿配备的图书,还有网上的优秀婴幼儿阅读资源,以及把婴幼儿读物中的经典片段制成的幻灯片、视频等。馆藏中还加入有关婴幼儿阅读的辅导指南、推荐书目、宣传册等,供陪同的家长阅读,帮助家长指导早期阅读。馆藏图书以主题排架方式,方便婴幼儿取还书,书架用可爱的动物形象书架,低矮而不失童趣。

图书馆可把图书采购权适当交给婴幼儿和家长,如重庆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的创新项目,读者可凭读者证将书店的书借回家,图书馆则在后台买单。这样既丰富了馆藏,也把图书采购权交给了婴幼儿和家长。

3.3 在馆内外举办丰富多彩的婴幼儿主题活动

0-3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婴幼儿主题活动必须进一步细化,为不同年龄和月龄的婴幼儿提供不同服务特色的主题活动。以0-6个月的婴儿为例,由于0-6个月婴幼儿不能自由翻动图书,更不会说话、走路和集中精力看书,所以阅读活动以听为主。针对0-6个月婴幼儿的主题活动,就只能是听儿歌、听故事等。

婴幼儿主题活动,大致有儿歌活动、故事活动、朗读活动、立体阅读、游戏、手工、绘画、动物主题活动、根据婴幼儿读物经典片段或经典动画片编制的舞台活动和全国婴幼儿阅读活动周等。在活动开始前图书馆不断通过网站宣传、张贴海报、推送电子报等方式广泛宣传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婴幼儿经常参加。图书馆制定一个总的计划表,详细规定图书馆每年的活动内容和每个活动的举办方式、时间和地点等。或单独举办活动,或与社区、医院、早教机构、幼儿园、孕婴商店、婴幼儿读物创作人、出版商和销售商联合举办活动。时间最好选在周末。地点图书馆、社区、幼儿园等地。而培养婴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所以婴幼儿主题活动必须常态化、规范化,打造强有力的品牌活动。

3.4 在馆内外举办各类婴幼儿家长培训

“图书对婴幼儿的影响只能通过家长讲读,在反复‘听书’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跟读才能实现。”[8]因此,让家长认识到婴幼儿阅读的重要性和懂得指导婴幼儿阅读的方法是婴幼儿阅读的先决条件。婴幼儿家长培训,实际上就是帮助家长指导婴幼儿阅读。邀请婴幼儿专家或比较成功的家长举办讲座;开办主题讨论会、实际操作培训、观看各种案例视频。与主题活动一样,家长培训借助社区、医院、早教机构等力量,广泛宣传并联合举办培训。培训地点可设在图书馆、社区甚至家长家里。培训内容可包括:纠正对早期阅读的错误认识;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解决亲子阅读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介绍亲子阅读的方法,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为家长普及婴幼儿身高、体重等发育知识。零散、不成系统的培训难以有长远的影响,家长培训务必有系统的规划和长远的理念。如把家长培训引入继续教育系统,可以累积继续教育的学时和学分。

3.5 培养专业化的婴幼儿阅读服务队伍

婴幼儿阅读服务的正常运转,需要拥有专业素质的图书馆员。参考美国图书馆学会对儿童服务馆员提出的七项必备素质和技能:“顾客群的相关知识;行政及管理技能;沟通技巧;资料与馆藏发展;策划及学习活动能力,建立公共关系的技能;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9]技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有爱心、有热情。

目前,队伍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不足和专业素质急需提高。前者通过婴幼儿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来弥补,招募早教工作者、幼儿园老师、幼教专业学生、儿科医生和有婴幼儿服务热忱的读者加入志愿者队伍;后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早期阅读培训和实践来提高。早期阅读培训分为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培训,不同阅读服务方式的培训和对馆员整体进行再提高的培训。在我国,不仅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少儿图书馆学,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早期阅读培训系统。如何建立一套培训系统,培养专业化的婴幼儿图书馆员,吸引更多的婴幼儿走进图书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6 成立灵活多样的俱乐部

由于资金、场地、时间和人员有限,公共图书馆通过成立玩具俱乐部、绘本俱乐部、动物俱乐部、家长俱乐部、志愿者俱乐部等方式来丰富馆藏并鼓励婴幼儿把玩过的玩具和读过的绘本,捐赠给俱乐部,以提高婴幼儿、家长和志愿者对图书馆的参与热情。如动物俱乐部、毛毛虫俱乐部、熊熊俱乐部等,主要是组织成员参加主题阅读活动。家长俱乐部,主要是组织成员进行家长培训。志愿者俱乐部,主要是组织成员参加婴幼儿服务。俱乐部成员相对固定,能经常参加活动和服务,不但保证了参加活动和服务的人数,而且促进了婴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形成和婴幼儿服务队伍的壮大。

3.7 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服务,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特色服务。如针对家长给婴幼儿照相的需求,图书馆给每个来馆的婴幼儿照相,做成照片墙,并把照片留底,供婴幼儿长大后来查阅。又如学习香港社区图书馆,“为儿童设计阅读护照,替每一个儿童制定个性化的、长期的阅读计划。”[10]针对婴幼儿特别喜欢小动物而又无法喂养的情况,举办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特色服务。从兽医站借来小兔、小狗、小猴等小动物,让孩子们对着小动物讲故事和模仿小动物。还有设立故事电话,家长可以拨打电话,免费享受图书馆讲故事服务等。

3.8 免费发放婴幼儿阅读包

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旨在让每一个英国儿童都能够从早期阅读中受益、享受阅读的乐趣并将阅读作为终身爱好。”[11]借鉴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公共图书馆与医院妇产科、社区合作,给每一个新生儿发放阅读包。阅读包主要有手提袋或小书包、绘本、文具、阅读指南和推荐书目等。按婴幼儿年龄和身体状况,阅读包的名称和内容有所改变。发放途径是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和社区等健康机构和教育机构,或家长在图书馆自行领取等。

3.9 开展多元合作制度

图书馆是婴幼儿阅读服务的中坚力量,但仅仅依靠图书馆是肯定不行的。图书馆携手社区、医院、早教机构、幼儿园、孕婴商店、书店及婴幼儿读物的创作人、出版商和销售商等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发放阅读包、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推广早期阅读理念,指导亲子阅读,培养婴幼儿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图书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社区。社区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与社区合作,制定符合每个婴幼儿年龄和身高特征的阅读书目、阅读计划年表,就近举办主题阅读活动,解决公共图书馆场地太远等问题,建立婴幼儿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延伸服务站,为婴幼儿阅读提供最近最快最优质的服务。中国个别幼儿园招收2-3岁的婴幼儿,所以幼儿园也是婴幼儿常去的地方。医院、早教机构、幼儿园都是婴幼儿的重要活动场所,是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活动的重要延伸服务站。最后,与孕婴商店、书店及婴幼儿读物的创作人、出版商、销售商等文化人和文化机构合作,策划举办各类活动,打造图书馆积极阅读的公共形象。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婴幼儿阅读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公共图书馆有义务有责任开展婴幼儿阅读服务,借助政府支持,集合阅读优势资源,打造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婴幼儿阅读服务圈,培养婴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养成婴幼儿终身阅读的习惯,进而提高中华民族阅读水平和民族素质。

[1](日)七田真著;《21世纪0岁教育方案》翻译组译.21世纪最佳育儿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 凯西·伊斯特,伊万卡·斯特里切维奇.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ER/OL].[2018-02-12].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hq/publications/professional-re port/132.pdf.

[4] 王志祥.刑法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5] 汪新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6](英)托尼.巴赞著,李水明译.开动大脑[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7] 王琳.英美国家婴幼儿阅读推广项目研究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3(6):85.

[8]李麦浪.2-3岁婴幼儿阅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9(4):33.

[9] 蔡楚舒.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少儿图书馆员[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8):62.

[10] 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87.

[11] 王琳,钟永文,杨雪晶.基于英国Bookstart案例研究的婴幼儿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3(4):69.

猜你喜欢

读物婴幼儿图书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图书推荐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幼儿读物网络市场供应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