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湿敷对中风后失眠的效果观察

2018-07-05

天津护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耳穴中风中药

王 鑫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中风后失眠是指中风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出现睡眠的质或量不足的一种病症[1],可由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严重的失眠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妨碍自身社会功能,更会影响到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与转归,使中风症状加重,从而导致致残率与病死率增加。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依靠服用镇静药物,并有逐渐加大剂量的趋势,导致部分患者对安眠药物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本研究采用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湿敷的方法,对中风后失眠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收治我科的中风后失眠患者。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关于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要点”制定的脑卒中(中风)标准[2];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3];意识清楚,能配合研究者;耳部、双小腿及双足部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皮疹;发病前无睡眠障碍或仅有短暂性睡眠障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或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疾病患者;恶性高血压者;近期应用过精神类药物或诊断为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患者;对中药过敏者。脱落标准:治疗过程中皮肤出现过敏者;治疗期间病情突然加重而出现昏迷者;观察记录不完整、资料不全,无法判定治疗或护理效果者;对治疗不耐受而自行要求中途停止者。共50例纳入研究,男29例,女21例。年龄50~80岁;病程15~180天。将5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遵医嘱给予阿普唑仑睡前口服,每晚1片,并实施相应的脑卒中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白天进行,夜间动作轻柔,避免噪音,保持安静;嘱患者睡前避免剧烈活动,可用温水泡脚,晚餐不宜过饱,保持情绪稳定及舒适的体位;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者,室温不宜过高,光线柔和,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阴虚火旺者,衣被不宜过暖,勤观察汗出情况,汗后及时更换衣被;心脾两虚者睡前可予背部按摩,促进睡眠;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消除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湿敷的方法。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说明目的、意义及方法,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耳穴埋豆:根据中医辨证施护[4],将中风后失眠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4种症候,选取神门、皮质下、脑、内分泌为主穴。肝郁化火者取配穴:肝、心、胆;痰热内扰者取配穴:脾;阴虚火旺者取配穴:心、肾;心脾两虚者取配穴:心、脾、胃。一般选取5~7个穴位,选用探针按压穴位,以酸麻胀痛为得气感,用75%乙醇局部消毒,然后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贴敷,并用手指按压,按压力度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虚实和耐受情况而定,按压频率为每日 8:00、12:00、16:00 共 3 次,每次按压5 min,两耳交替治疗,每天更换,同法取穴。留籽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溃破及其他不适,胶布有无脱落,如有脱落及时更换。

中药湿敷:自拟中药方(活血通络汤剂),将中药温热至40°C左右,用湿毛巾浸满中药,湿敷于双小腿及双足,外包裹治疗巾保暖保温,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4天。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烫伤患者,且随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头晕、胸闷、湿敷处皮肤感觉痛痒等,应立即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判断疗效。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7个条目,以总分衡量睡眠质量的总体水平,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目前以PSQI>7分作为确定我国成人睡眠质量问题的划界值。愈后等级分为:痊愈:PSQI<7分、失眠症状消失;显效:减分率(50%~75%)、失眠症状明显好转;有效:减分率(25%~49%);无效:减分率<25%,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PSQI分数治疗7天、14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7天 治疗14天观察组 25 18.28±5.64 11.25±4.21 5.31±2.64对照组 25 18.77±4.81 15.66±5.12 8.36±3.36 t 0.331 3.326 3.569 P 0.742 0.002 0.001

2.2 两组患者于治疗14天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观察(例,%)

3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失眠一般采用镇静催眠和抗抑郁类药物治疗,但由于该类药物仅能保证患者一时的睡眠,而无法长期改善睡眠质量,且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出现健忘、消化功能减退、易成瘾等毒副作用,对患者身心均不利,同时停药后还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戒断反应,因此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人们更多地注重非药物治疗,如传统中医护理技术中的耳穴埋豆和中药湿敷,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和普遍应用。

耳穴埋豆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根据辨证取穴的原则,通过刺激腧穴、经络的传导作用,通过末梢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引起大脑网状结构的正常有序化激活和抑制,从而使病理性睡眠向正常的生理性睡眠转化。《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耳廓上皆有相应代表区,并有规律的分布在诸耳穴上,所以刺激相应的耳穴能很好地调整相应脏俯的功能,调和全身十二经脉的气血[6]。本研究则是通过选取神门、皮质下、脑、内分泌为主穴,配以心、肝、脾、胃、肾等穴位,其中肝主筋[7],有舒筋止痛、疏肝理气的功能;心主神志,心主血脉,中医有“气行血则行”、“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心穴有疏通经脉、宁心安神之功;脾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肌之功,可以调整脾胃功能;神门具有镇静镇痛安眠之功,给与一定的刺激,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达到改善睡眠状况的目的。

中药湿敷疗法,则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8]的原则、经络传导理论和脏象学说以及西医学的皮肤黏膜吸收与物理刺激原理,借助药力和热力直接透皮入穴,可使患者双下肢及足部毛细血管扩张,药力直达全身,达到镇静安神宁心之效,是传统中医外治。二者协同可利用渗透的力量或借助温度透入体内,避免了直接口服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用药较为安全。但该方法见效较镇静安眠类药物缓慢,需要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湿敷对中风后失眠患者治疗第7天和第14天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传统中医护理方法对辅助中风后患者失眠的效果较好,刘素芳等[9]的研究也证实了耳穴埋豆对改善中风后失眠有一定的效果,其具有操作简单且无创、效果良好、有效率高、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患者乐意接受的治疗方法,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扩大样本量,针对不同辩证类型的中风患者作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以观察其临床效果。

〔1〕汪燕,梁发俊,肖伟.中风后失眠的中医诊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2015,27(1):128-130.

〔2〕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80.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4〕吴楚燕.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中医辨证施护[J].护理研究,2017,31(2):210-211.

〔5〕刘贤臣,唐茂琴,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6〕李倩雯,张震坤.归脾汤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7(8):122-125.

〔7〕黄丽春.耳穴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60-132.

〔8〕陈惠玲,林红霞,陈汝文,等.中药足浴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3):67-69.

〔9〕刘素芳,张远玲,李霞,等.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对中风后失眠的护理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11):2132-2135.

猜你喜欢

耳穴中风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药零食”怎么吃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