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志考释

2018-07-04王颢

西部学刊 2018年4期

摘要:李茂贞生于唐末,死于五代的后唐,是唐末五代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本文研究考证李茂贞夫妇墓的形制特点、墓志志文以及有关文献记载,还原唐末五代时期李茂贞家族势力等情况,以期反映李茂贞家族势力在中国历史承上启下的唐末五代时期对于社会变革的演化促进作用。

关键词:唐末五代;李茂贞;家族势力;演化促进

中图分类号:K8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4-0037-06

2001年4月至9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原宝鸡县陵原乡陵原村(现金台区金河镇陵原村)五代李茂贞夫妇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1]。李茂贞及其夫人生于唐末,死于五代的后唐、后晋,一生经历唐末、五代前期,应当说是这段时期内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当时李茂贞政治集团实力雄厚,长期占据关中西部,参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由此李茂贞墓就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李茂贞夫妇墓的形制特点出发,结合墓志志文,对照参考史籍文献的记载,分析还原李茂贞家族势力情况,分析研究李茂贞家族势力在唐末五代时期对于社会变革的演化促进作用。

一、李茂贞夫妇墓形制特点

李茂贞夫妇是按“同茔不同穴”的墓葬形式合葬的,即属于并穴合葬的陵园形制。李茂贞墓位于陵园的东北部,其夫人墓位于陵园的西南部,墓葬上部高大封土,双方共用神道,神道两侧树立石像生,是五代时期关中西部一座大型陵园墓葬。

李茂贞墓结构简单,长斜坡墓道,单墓室,但其夫人墓结构复杂,规模宏大,长斜坡墓道、高大宏伟端楼封门、庭院、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以及诸多耳室的墓葬结构。这些充分表现了李茂贞夫妇墓既明显继承唐代墓葬的很多特点,又具有五代墓葬独特的风格。同时,对宋代墓葬形制特点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李茂贞夫妇墓对唐代墓葬形制特点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依照唐陵“封土为陵”“依山为陵”,将墓地选在陵塬的南端。从小环境讲,陵墓所在的土塬后有第二道塬,二道塬坐北朝南,塬呈弧形,中间向北凹进,东西两面向南凸出,酷似一把太师椅。从大环境讲,李茂贞夫妇墓背靠陇山,脚登秦岭,濒临渭河,三面环沟,东隔金陵河与贾村塬相望,西隔长寿河(沟)与紫塬相望,塬下即为自西向东穿过宝鸡市区的渭河。站在陵顶上,巍巍秦岭尽收眼底,陵墓与天台山上的炎帝陵、秦王陵几乎就在南北一线。

其实,李茂贞的墓是归附于先考大茔的,其夫人的墓则又归附于李茂贞墓。说其具有明显的唐陵风格,不只指其墓葬形制与唐代墓葬形制有相似之处,如长斜坡墓道、甬道,特别是其夫人墓的墓室(包括侧室)有数量很多的小龛,还有十二生肖阴刻于墓志四周等[2]。

李茂贞及其夫人的墓葬虽然承袭唐制,但也有新的变化。如长斜坡墓道內的天井消失,墓室内砖石混用,仿木作砖雕彩绘门楼非常成熟。唐代早期高等级墓一般是在过洞上方绘层楼[3]。唐代晚期出现简单的仿木作砖雕[4]。砖雕彩绘门楼五代时期在北方地区很少发现,陕西彬县冯晖墓的仿木作砖雕彩绘门楼就相当成熟[5],显然是对这一形式的发展。我们知道冯晖墓是五代后周时期,而李茂贞夫人的墓则是五代后晋时期,早于冯晖墓,其砖雕彩绘门楼的形制与规模之大,做工之精细,反映其制作工艺已非常成熟,其特点和南唐李升、李璟两陵墓室中的彩绘仿木建筑风格相近[6],在南唐的十国地区流行。这种风格被宋墓继承,成为宋代砖室墓的典型特点[7]。李茂贞夫人墓的仿木砖雕彩绘门楼是目前发现的北方地区五代墓葬中最早的一座。

李茂贞夫人墓仿木作砖雕门楼的“妇女启门”饰浮雕,作法成熟,与冯晖墓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冯晖墓的“妇女启门”饰浮雕位于仿木作砖雕门楼明间,而李茂贞夫人墓的“妇女启门”饰浮雕位于仿木作砖雕门楼两侧,为五代墓葬中所少见。虽然这类题材之渊源似可追溯至东汉,但唐宋时代比较盛行,凡墓室、与墓室同性质的佛塔以及佛塔式的经幢,多雕或绘作“妇人启门”装饰。就此种装饰所处位置看,疑其取意在于表示假门之后尚有庭院或房屋、厅堂,亦即表示未到尽头之意。从宋代许多词曲都描述有“妇女启门”饰的情况看,“妇女启门”饰到宋代变为一种极为流行的优美动人的题材[7],但成熟是在宋代及其以后[8]。李茂贞夫人墓与冯晖墓同样为这一题材提供了重要的过渡形式。

从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看,唐代墓葬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墓葬规模、结构、随葬品、墓志尺寸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在唐代,一般品官,即使是正一品,只要没有皇帝的殊宠,也是不能使用双室砖墓的。”[9]李茂贞夫人墓为一个“前堂后室”的多墓室大型墓葬,前堂为石券,后室则为砖砌,从前庭到后室共有小龛11个,前堂高5米,后室高5.4米;甬道、墓室、小龛内均有彩绘痕迹,在后室东西两门侧还有仕女图案,后甬道两侧还有彩绘浮雕砖;墓门为仿木作砖雕彩绘,其后又有两木门及一石门。可以说,其规模之巨,超过了自己的等级,甚至超过了李茂贞本人。

唐末五代,战乱频繁,朝廷衰落,藩镇势力强大,使得这种“僭越”之风成为这个时期高等级墓的一个重要特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时尚。如北京丰台史思明墓“积极石为陵”,墓前原有双阙、石象生,墓内出玉册,开这个时期地方藩镇“僭越”之先河[8]。其后北京海淀八里庄唐墓[10]、正定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墓[11]、大名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12],其规模都大大超越了自己的等级。河北保定五代王处直墓规模大,结构严谨,装饰华丽,也明显“僭越”[13],彬县冯晖墓也不例外[5]。

李茂贞及其夫人墓上的神道由文武官造像、动物造像、石望柱(华表)等组成,是唐末五代地方藩镇中少有的。唐末五代地方藩镇首领的墓中,几乎不见带有神道,如彬县冯晖墓、河北保定王处直墓前均无神道。李茂贞及其夫人墓不但使用了神道,而且两墓共用一个神道,华表立在神道中央,构成了李茂贞及其夫人陵墓神道的最大特点。

据研究,唐陵陪冢的等级即陵和墓在长短上的差异,以墓道至前甬道这一段最为显著,因而天井、过洞数量的多寡与墓斜度的缓陡等也有很大不同,最为明显的区别还在于陵园部署规划。除陵比墓的范围要大以外,懿德太子“号墓为陵”、章怀太子则是以雍王礼迁于乾陵陪葬,故“雍墓不称陵”。而懿德太子陵前石刻有石狮一对、石人二对、华表一对,永泰公主墓前有石狮一对、石人二对、华表一对,而章怀太子墓石刻仅有石羊一对。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仪以卫耳。”[14]可见石羊、石虎是人臣墓的标志[15]。

李茂贞及其夫人墓上的神道有人臣墓的石羊5个、石狮1个、石虎3个、石人8个,但也有帝王陵前的石马2对、华表1对。可见其既不是按人臣墓、也不是按帝王墓建造的。这与李茂贞及其夫人的地位极不相称,是明显的“僭越”。

总之,李茂贞及其夫人的墓葬具有明显的承前启后的特点:承前——封土为陵、依山为陵、斜坡墓道、墓室砖石混用;启后——仿木结构砖砌端门、砖雕与壁画混用、多龛、端门+庭院+前堂+后室的多墓室结构、穹窿顶无壁画。同时,僭越墓制,表现在墓葬结构及其神道既不是按人臣墓,也不是按帝王墓建造的,与同时期的同类人物比较,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二、李茂贞家族势力

(一)李茂贞

李茂贞,史载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人,新旧《五代史》有专传,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等史籍也多有记载。

李茂贞及其夫人的墓志(图一:李茂贞墓志文拓片;图二:李茂贞夫人刘氏墓志文拓片)均未提及李茂贞原来姓名。志文称“名茂贞,字正臣”,与史载相符。唐乾符中,李茂贞为博野军市巡、队长,驻屯奉天(今陕西乾县)。黄巢起义军兵进长安,博野军留于凤翔,时郑畋理兵于岐下,遣文通以本军败尚让之众于龙尾坡,以功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启元年(885年)“朱玖之乱,唐僖宗再幸兴元,文通扈跸山南,论功第一,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洋、蓬、壁等州节度使,赐姓,名茂贞。僖宗亲为制字曰正臣”。[16]1737

李茂贞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王享年六十有九,同光二年(924年)甲申岁四月十一日薨于风翔府私第,三年乙酉岁十二月二十五日迁葬于宝鸡县陈仓里,归附于先考大茔”。

志文称:“王贯陇西郡大郑王房”,即李茂贞籍贯陇西郡,与史载“深州博野”不同。依据志文其曾祖任深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其曾祖母天水郡人、其祖母清河县人这三点判断,可能是李茂贞出生于深州,祖籍陇西郡。关于大郑王房,《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载:“代州有《唐故龙武军统军检校司徒赠太保陇四李公神道碑》,碑文云:公讳国昌,字德兴。仍系郑王房”。所谓大房、二房是指同祖支分。因唐人多有冒族之好,多以远古望族名士攀附为祖。按唐高祖李渊为陇西人,墓志言“王贯陇西郡大郑王房”,有攀附之嫌。

另外,《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有一段记载以供参考——《考异》曰:《续宝运录》曰:……岐阳李茂贞,先朝封为太子,本姓宋,洋州牧,先祖讨昭义刘从谏有功,子孙爵赏不绝。洎寿王登位后,遣礼部侍郎薛廷珪持玺书具礼,册为岐王。茂贞先中和年中,投判军容使田令孜作养男,姓田名彥宾,盖趋其势也。

(二)李茂贞世系

志文中所述李茂贞的曾祖父、祖父、父的官职、勋爵以及曾祖母、祖母、母的籍贯、姓氏、封号等,诸史均无记载。从墓志来看李茂贞家世显赫,祖辈身居高位。志文浮夸自古有之,概不可全信。

《旧五代史·世袭列传第一》中记载李茂贞的祖父名铎,父名端。父名与志文相符。祖父名为镡,与记载不符,此当以墓志为准。

亲兄李茂庄,曾任“山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兼侍中,赠太师”。此人史籍鲜有记载:“景福元年(892年)春正月……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华州韩建……秦州李茂庄等上表疏兴元杨守亮纳叛臣杨复恭,请同出本军讨伐……只请加茂贞山南招讨使名”[16]1737;景福二年(893年)“秋七月……加天雄节度使李茂庄同平章事”[17]8591。史籍未提及他与茂贞之间的关系。

亲侄李继筠、李廓,李茂庄之子。新旧《五代史》有载,李继筠为李茂贞之子,《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八》却记其为“假子”。天复元年(901年)李继筠随李茂贞入朝,唐昭宗“加茂贞守尚书令,兼侍中,进爵岐王”[17]8544。李茂贞命令李继筠统兵三千留守京师。李继筠与宦官相勾结,制造事端,剽掠京师,与中尉韩全诲等劫持唐昭宗到凤翔,引发朱温为争夺唐昭宗的“凤翔围困战”,朱温领兵围李茂贞于凤翔城内达一年多,“茂贞山南诸州尽为王建所陷,泾、原、秦、陇、邠、鄜、延、夏皆降于汴。茂贞独据孤城,内外援绝,乃请车驾还京,求和于汴,即斩韩全诲等二十人首级送与梁祖。自是兵力殚尽,垂翅不振”[16]1739。战争以李茂贞的全面失败而告终,李继筠也于议和中,迫于压力而被李茂贞处死。“又斩李继筠、李继诲、李彦弼及内诸司使韦处廷等十六人。已酉,遣韩偓、赵国夫人诣全忠营,又遣使囊全诲等二十人首以示全忠”[17]8592。《唐太祖纪年录》:“正月,甲辰,凤翔李茂贞杀其子继筠、观军容韩全诲、张彦弘、枢密使袁易简、周敬容等二十二人,皆斩首囊盛,押领出城,以示朱温”。此役不仅使李茂贞兵力殚尽,亦使大唐衰弱至极点,被朱温劫走的唐昭宗于天祐元年(904年)被杀,导致唐王朝灭亡。史籍记载李继筠获罪被处死,与志文其官至高位且“赠太尉”的记述存在着矛盾。另一亲侄李廓不见于史载。

李茂贞夫人刘氏,据茂贞墓志为“王秦国夫人,彭城郡刘氏”,而刘氏墓志其为“岐州人”,两墓志对刘氏的籍贯记载不相同。刘氏,生于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卒于后晋天福八年十月八日(943年),享年67岁。后梁建立后,李茂贞虽未称帝,“但开岐王府,置百官,名其所居为宫殿,妻称皇后,将吏上书称笺表,鞭、扇、号令多拟帝者。”[17]8591刘氏被称皇后,显赫一时。

由李茂贞志文知,李茂贞有6子5女,志文均未明述各自的名字,另据李茂贞夫人刘氏墓志,其有4子3女,亦有不符。

李茂贞墓志“长男,见任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凤翔尹、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刘氏墓志“今凤翔节度使秦王,即夫人长子也”。根据《旧五代史·世袭列传第一》:从曮,茂贞之长子也。未冠,授谘议参军,赐绯鱼袋。寻迁领彭州副使、凤翔衙内都指挥使。天复中,自秦王府行军司马、检校太傅出为泾州两使留后。茂贞寻承制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四镇北庭行军、彰义军节度使。即唐庄宗平梁,茂贞令从曮入觐,制加从曮兼中书令。俄尔茂贞薨,遗奏权知凤翔府军府事,诏起复,授凤翔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可见墓志中的长男与史载的长子李从曮一致。

李从曮,原名李曮(李继曮)。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五月(926年),“制落起复,加检校太师。其年九月,敕曰:李从曮等世联宗属……宜于‘曮‘昶‘照上改称‘从。”[16]1739更名李从曮,生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卒于后晋开运三年冬(946年),死于凤翔,终年49岁,“辍朝,赠尚书令”。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后唐庄宗以长子魏王继芨伐蜀,李从曮作为“供军转运应接使”耗尽全部家财用以供应战争之需[16]1739。长兴元年(930年),“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李从曮入朝陪祀,三月……徙从曮为宣武节度使。……以宣徽使朱弘昭为凤翔节度使”[17]9039,李从曮被调往汴州,离开了盘踞数十年的凤翔。清泰元年(934年)时任凤翔节度使的李从珂被唐愍帝猜忌有异志,调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遂“起兵于岐下,尽取从曮家财器仗,以助军需”[16]1741。李从珂离开凤翔时“凤翔之民遮马请复以从曮镇凤翔,帝许之,徙从曮为凤翔节度使”,“仍封秦国公”[17]9117。李从曮又回到凤翔。“晋高祖登极,继封岐王、秦王”[16]1741,天福三年(938年),由于李从曮“厚文士而薄武人,爱农民而严士卒”引起兵变,乱兵“突门入城,剽掠于市,从曮发帐下兵击之,乱兵败”[17]9196。

作为长子,李从曮不仅承袭了李茂贞的官爵,而且在李茂贞政治生涯的后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史、志所载相符。他为李茂贞集团赢得了在战场得不到的荣耀和势力。李茂贞死后,遗奏后唐庄宗,请求让李从曮“权知凤翔府军府事”,唐庄宗同意了李茂贞的请求,授李从曮“凤翔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至此,使得独霸关中西部长达30余年的李茂贞军事集团完全归附于后唐。

“次男,见任彰义军节度观察营田等使、检校太傅”。从昶,茂贞之第二子。十余岁,署本道中军使。[16]1742后唐同光中,茂贞疾,从昶年十五,遣代其兄从曮为泾州两使留后,朝廷寻加节制。天成中,明宗即位,改镇三峰,累官至检校太保。会郊天大礼,表请入觐,以恩加检校太傅。俄有代归阙,授左骁卫上将军,改右龙武统军。未几,出镇许田,在镇三年。清泰中,复入为右龙武统军,再迁左龙武统军。晋天福三年冬,卒于官,时年四十。赠太尉[16]1743。茂贞夫人刘氏墓志亦说“故忠武军节度使从昶”。《旧唐书·地理志一》载:“忠武军节度使。治许州,管许、陈、蔡三州”。“次男,见任原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检校太保”。据《旧五代史·世袭列传第一》:“弟从照,历陇州刺史、诸卫大将军,卒”。刘氏墓志说:“前邠州行军司马从昭”。李茂貞去世时,从昭任原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检校太保。

志文再云:“次男;次男;次男”,无名亦无官爵。刘氏墓志:“前凤翔衙内都指挥使继暐,皆子也”。李继暐当是茂贞第四子。其余两子,姓名不详,亦无官职所铭。

茂贞与其夫人墓志中关于儿女的记载有所不同,史籍中的记载亦较为凌乱。

(三)关于“大唐秦王”

说到大唐秦王,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秦王李世民。但秦王李世民在文献中几乎不用“大唐秦王”字样,故“大唐秦王”当另有其人。

李茂贞墓志文首题为:“大唐秦王谥曰忠敬墓志铭并序”。李茂贞死于924年,是年为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李茂贞生前曾在两个时期被封为秦王。

其一:大唐时期。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七月,癸未,制以凤翔陇州节度使、检校太尉、中书令、凤翔尹、上柱国、岐王、食邑四千五百户李茂贞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等使。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徐彦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凤翔尹,充凤翔陇州节度使。时茂贞恃兵求兼领山南节度,昭宗久之不行,茂贞表章不逊,深诋时政,上不能容,将加兵问罪。故以彦若代之[18]750。这一段记述中,李茂贞的官职爵位较多,其中就有岐王。但是,在文献中看不出李茂贞何时被授予岐王的,这是其一;其二,昭宗想让李茂贞离开凤翔,任山南节度使,但李茂贞不领诏。如果这个时候真封李茂贞为岐王,从记载看,李茂贞没有领受。

所以,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十一月,制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守中书令,进封秦王,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18]750

但四年之后的乾宁四年(897年)九月,由于李茂贞率兵屡犯京师,不遵朝廷之命,唐昭宗削夺了李茂贞官爵,复姓名宋文通。后来迫于压力,也是出于无奈,光化元年(898年),昭宗又给李茂贞官复原职[17]8509。

天复三年(903年)“五月,制凤翔陇右四镇北庭行军、彰义军节度、泾原渭武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尚书令、兼侍中、凤翔尹、上柱国、秦王李茂贞可检校太师、守中书令”[18]750,复秦王之爵。

其二:后唐时期。

(后唐)庄宗平梁,茂贞自为季父,以书贺之。及闻庄宗入洛,惧不自安,方上表称臣,寻遣其子继曮来朝,诏茂贞仍旧官,进封秦王,所赐诏、敕不名[16]1740。

四月,李茂贞去世。同年十月,后唐庄宗为“秦王李茂贞追封秦王,赐谥曰忠敬”。[16]433

庄宗已破梁,茂贞称岐王,上笺以季父行自处。及闻入洛,乃上表称臣,遣其子从曮来朝。庄宗以其耆老,甚尊礼之,改封秦王,诏书不名。同光二年,以疾卒,年六十九,谥曰忠敬[19]431。

在法门寺有一通石碑,名为《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原碑毁于“文革”,所幸碑文被载于《金石粹编》《扶风县石刻记》《扶风县志》等书。该碑系“朝请大夫守尚书礼部侍郎中柱国赐紫金鱼袋”薛昌序撰文,王仁恭书,孙福刻。碑后载明刻碑时间为“天祐十九年岁次壬午二月午子朔,二十六丁丑”,天祐是唐昭宗年号,天祐十九年即公元921年,此时李唐王朝已经灭亡15年了,李茂贞自度实力不济,未敢贸然称帝立国,仍称秦王,表示仍奉唐正朔。

这一通碑文刻于921年,早于后唐庄宗封李茂贞为秦王的924年,晚于唐昭宗封李茂贞为秦王的893年,也晚于复秦王之爵的903年。

无论是唐昭宗还是后唐的庄宗封李茂贞为秦王的时候,均没有“大唐”二字。而“大唐秦王”始见于《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刻碑的时候,后唐还没有建立,还属于后梁朝代,而且李茂贞还活着。所以,此“大唐”只能是李唐王朝的“大唐”,不可能指的是后唐。据此推之,《大唐秦王谥曰忠敬墓志铭并序》中的“大唐”也应当指的是李唐王朝。

所以,“大唐秦王”是指由李唐王朝的皇帝昭宗所封的“秦王”。

(四)关于博野军

志文称:“元和中,以镇阳肆逆,主帅不臣,王远祖独以博野一军率先向化,帝嘉效顺,遂籴于秦”。

唐安史之乱后,由于藩镇势力日渐膨胀,开始有藩镇将士拥立节度使之举,而朝廷无力节制,致使各地不断有兵变发生。长庆元年(821年)成德爆发了镇州(即恒州,因避穆宗讳改之,今河北正定)兵变,节度使田弘正被害,朝廷兴兵问罪,因担任监军的宦官瞎指挥并将精兵留在身边保护自己以致遭到挫败。志文所指的应该是这件事情。所说“元和”年间应是墓志撰文者薛光序将时间搞错了。李茂贞曾祖父曾任深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镇州兵变,当是其率兵助官军平叛,因功调任于秦(甘肃天水)。

至于博野军,《旧五代史·世袭列传第一》中有记载:唐乾符中,镇州有博野军,宿卫京师,屯于奉天(陕西乾县)……黄巢犯阙,博野军留于凤翔。

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进军关中,宦官田令孜率神策、博野等军十万守潼关,被黄巢大军攻破,官军溃退,博野乱军直奔长安,大肆劫掠。十二月五日,百官刚刚退朝,传闻博野乱兵入城,即各自逃匿,僖宗在田令孜神策军的护卫下,狼狈逃往成都避难,只有很少人从行,文武百官及诸王、妃多不知皇帝去向。凤翔节度使郑畋率领包括李茂贞所属的博野军在内的唐朝军队抵抗起義军。李茂贞所属的博野军一部后并入凤翔节度。

以上仅是与墓志有关的李茂贞集团势力的情况,除此之外,史籍记载的李茂贞家族人物及养子还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重要人物,他们是李茂贞家族势力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如:李茂贞堂弟李茂勋、儿子李(宋)侃、儿子李继密、侄儿李继崇等。几位重要的养子,如:李继鹏、李继徽、李继远、李彦韬、李继臻、李继瑭、李彦询、李彦琦等。唐代末年宦官当权,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多收养军中的壮士为养子,以为心腹。此风一时大盛,统兵的将领们也纷纷仿效。如西川王建收养的养子就很多。而后唐明宗时期的爱州将杨廷艺竟收养子三千人,可谓空前绝后。当然李茂贞也不例外,其众多养子虽在墓志中均无所记,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唐末五代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存在一定影响,也是壮大李茂贞家族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按李茂贞及其夫人刘氏墓志,李茂贞家世显赫,祖辈身居高位,而史籍上均未提及其家世。单从墓志记载不足以为信,可从史籍中知,李茂贞出生于乱世,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原名“文通”意为通读诸子百家文理,解透人间真谛,可谓用心良苦。成人后入兵营,作战英勇,自队长而起,抗击黄巢起义军,屡建奇功,步步升迁,不断扩张势力,占据地盘,壮大为一方诸侯,位居百官之首,权倾朝野。足以说明李茂贞从青年到中年这段过程是励精图治的奋斗历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子英雄儿好汉”。随着李茂贞一路升迁,李茂贞的儿子们也随之一路担任要职,跟随李茂贞南征北战的将领士官们也是一路升官,李茂贞家族势力犹如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以武力占据的地盘也日趋庞大,早期还是效忠唐王朝,一旦势力达到一定地步,为了自己的私欲和家族利益,以至于可以左右和挟持朝廷。当然,在唐末五代时期的诸侯割据局面下,各方势力都在疯狂发展壮大,都有觊觎一统天下的企图。诸侯之间的较量和战乱也就不计其数,随着李茂贞挟持唐昭宗于凤翔,梁王朱全忠围剿凤翔之役以李茂贞的失败而告终,李茂贞家族势力大为减弱。自此,李茂贞家族势力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此得知,李茂贞家族势力壮大膨胀到最后是伴随着唐末李家王朝的衰弱而衰弱的,这就是李茂贞唯一坚持的“不改二十年之正朔”的理由,以至于去世后仍在墓志志文首题冠以“大唐”名号。

每一个封建王朝的衰落和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崛起,这期间的政治几经波折。李茂贞家族势力的衰落加速了五代时期各地为政独立成王的步伐,演进历史进入了政权割据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对唐末五代时期的政治变革和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李茂贞家族势力也许只是闪烁的一颗流星,明亮而短促,但是存在即合理,李茂贞及其家族也必然以悲剧命运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4(1).

[4]林洪.河北曲阳涧磁村发掘的唐宋墓[J].考古,1965(10).

[5]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五代冯晖墓[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6]南京博物院.南唐二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7]宿白.白沙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丰台唐史思明墓[J].文物,1991(9).

[9]宿白.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J].文物,1995(12).

[10]北京市海淀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唐墓[J].文物,1995(11).

[11]刘友恒等.唐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3(1).

[12]邯郸市文管所.河北大名县发现何弘敬墓志[J].考古.1984(8).

[1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五代王处直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4](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M].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

[15]李求是.谈章怀、懿德两墓的形制等问题[J].文物,1972(7).

[16](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18](后晋)刘桒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9](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作者简介:王颢(1973.11—),男,陕西省乾县人,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7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文物保护工程专业,本科学历,主要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周秦文化。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