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习作:让每一个乡村孩子爱上写作
2018-07-04谢云
谢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原本农村的景象和风俗、农村地域特色的乡土气息正逐步地消失,乡村孩子对生活中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精神的感受正在逐步减弱。乡村学生习作缺乏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气息,学生习作没有了特色和生气。“四化习作”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习作目标,积累丰富的习作资源,搭建个性展示的舞台,给予多元的习作评价,鼓励乡村孩子热爱写作,学会写作。
一、习作目标序列化
习作目标序列化就是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遵循学生年龄特征,适应不同年级学生个性特点,根据不同习作题材,制订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阶段性习作教学目标。
1.分年级习作目标序列化。写同类习作,不同年级制订不同的习作目标。如写一件事。一年级目标:学会用一两句话把一件事写清楚,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二年级目标:用几句话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三年级目标:用一段话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清当时的心理活动。四年级目标:写好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出事情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精准思维,引导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五年级目标:初步知道如何写出事情的波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受和捕捉生活的变化。六年级目标:写好事情的波折,懂得如何立意与点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自信。
目标序列以年级与习作类型为经纬,指向明晰,梯度合理,既关注了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也凸显了习作教学的育人功能,做到了“文”“技”合一,协调发展。
2.单元式习作目标序列化。写同篇习作,可以先制订片段练习目标,后制订整合练习目标,实现单元式习作目标序列化。如写《我喜爱的小动物》,可以先写小动物的外形,再写它的生活习性,最后写我与小动物之间的事。又如写《送玩具给朋友》,可以先写我心爱的玩具,再写我最好的朋友,最后写把心爱的玩具送给最好的朋友。
目标序列从片段到整合,建构习作过程,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既遵循了学生习作心理,也帮助学生梳理习作思路,扫清了学生习作障碍。
二、习作内容生活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习作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丰富多彩的各类生活便是习作的“源头活水”。
1.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成长仪式、毕业典礼,这些仪式活动庄严神圣,令人难忘;班队活动、教学课堂、实验操作、艺体竞赛,这些课堂竞赛精彩激烈,令人回味;课间游戏、劳动实践、兴趣活动、参观游览,这些课外活动多姿多彩,令人陶醉。这些都是习作内容。
2.有情有趣的家庭生活。父母关爱、长辈疼爱、平辈友爱,可以写亲情生活;家务劳动、趣味游戏、家长里短,可以写家庭活动;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可以写家庭百态。这些都是习作内容。
3.五彩斑斓的田园生活。拔草锄田、种菜浇水等农业劳动,采摘果实、收获作物等田园实践,观察昆虫、捕捉动物等趣味体验,种植花草、饲养动物等生命陪伴。乡村孩子能够接触到城里孩子体验不到的生活,这些斑斓的田园生活都是习作内容。
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我手写我心,那么这些多彩的生活都是学生习作的“食材”。“食材”丰富了,自然能烹饪出“美味佳肴”。
三、习作表达个性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习作之“魂”是什么?是“不拘一格”,是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表达独特感悟和创新思维,习作才能具有高尚灵魂,才有生命张力。
1.鼓励学生说真话,吐真情。细看学生习作,假话、套话、空话屡见不鲜。如稍有感动,便是“热泪盈眶”;“我”的理想都是大科学家、宇航员,很多都不切实际;写个开头,套话连篇就更多了。说真话、吐真情就是要实事求是,即使是写想象习作,也要尊重事实,真情迁移。我听二年级习作《奶牛的埋伏》这一课时,老师让学生看图写话:奶牛是怎么埋伏,吓唬邮递员的呢?写奶牛的埋伏,其实就是写平时自己是怎么埋伏吓唬小伙伴的。这叫尊重生活,真情迁移。有名学生这样写:奶牛埋伏在草垛里,草尖扎得它身上痒痒的,它却全然不顾,眼睛直直地盯着邮递员来的方向。如果没有切身的体会,又如何能写出这样真切的言语来呢?
2.指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看事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要有创意的表达。看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能发现不一样的精彩。如一位老师指导习作《蜗牛爬行的启示》,出示了一张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在路上爬行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有何启示,至少写出三种。有的学生写道:慢下来,才能欣赏到更美的风光。有的写道:坚持到底,终究能获得前进。有的学生写道:把家背在身上,永远不感到孤单。又如一位老师提供了一段鸭子爬台阶的视频,让学生写《鸭子的启示》。大多数学生只关注到最后一只鸭子的坚持不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放开视角,开始关注鸭妈妈和其他鸭子。鸭妈妈母爱的召唤和静静的等待,领头鸭拥有过硬本领,一马当先,其他鸭子不甘落后都值得寻味,学生的表达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
四、习作评价多元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篇习作、一个句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元评价有助于习作的提高和完善。
1.师生评价。一般可采用集体评议的方法。对学生习作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评议,说说好在哪儿。教师也要注意针对文中病句进行集体修改。如:“人群乱得不可开交,像脱缰的野马。”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说出你的看法。有的说:“脱缰的野马形容快,不是形容乱的。”也有的说:“挣脱束缚是形容自由欢快的。”也有的建议:“乱,应该像一窝蜂。”这样的评议,的确有助于学生理解词句,提高写作能力。
2.自我评价。除了自我修改、自我批注,集体交流,也应该注意倾听学生的自我评议。如有名学生写了句:“雪花像药片,给我带来快乐。”当时老师和其他学生都不理解。不过这位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没有立即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原来,这名学生生病了,一直在吃药片,药片给她带来健康和快乐,所以才写了这么一句。这是学生切身的体会啊!
3.专家评价。要多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争当报刊通讯员和小记者,这样就有机会接受文学教师、专家、编辑的指点。多向报刊社投稿,对发表的习作要与自己的原作进行比较,想想专家编辑为什么这样修改,他们怎样点评自己的习作,这样也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
于永正老师说过:“儿童的习作,首先要研究儿童的语言积累、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以及思维特点和表达能力等,即要从儿童学情出发。”“四化习作”就是尊重儿童心理、遵循儿童发展的教学。希望每一个乡村孩子,乃至所有孩子都爱上写作!
作者简介:江蘇省宜兴市洋溪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