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性与读书

2018-07-04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化德性母语

叶水涛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清末翁同龢为南浔张静江故居题的一副对联,翁同龢的这副对联包含着他读书观史、阅人处世的切身体验。

正所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家族如何福泽绵延,个人如何立身处世?作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他治家的信条是“积德”,是德性教化,而非望子成龙。“读书”是他心目中的“第一件好事”,他将“读书”与“积德”并举,而非与升官发财并论。

“积德”为治家之本,“读书”为立身之本。由科举而位极人臣,宦海浮沉几十年,又处于清末易代之际、多事之秋,翁同龢清晰地看到:非“积德”无以兴家,非“读书”无以广才;位尊而才疏、权重而德薄终难久远。

“德”如何“积”,“书”如何“读”?《中庸》云:“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有至高的地位,但“德性”需要通过“问学”来培养,儿童需要通过教化得到启蒙。在中华文化的语境里,生命需要读书来滋潤,读书是为了让学生受教化,明事理,长德性。

语文教学顾名思义,一是“语”的教学,二是“文”的教学。“语”是语言,特指汉语,这是民族的母语。“文”是文化,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德性。母语是民族文化之根,也是民族精神之源。母语的习得,受益于耳濡目染的环境,更得益于语文教师的指导。

语文教学作为民族母语的教育,是语言训练与人文教化的统一。尼采有一个比喻:母语是一个人的文化母乳,它滋润着一个人的心灵。母语净化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思想,美化人们的生活,人们在母语的习得中学会思考、表达与交流,它包含着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开蒙以达明道,明道以求福祉”,这是200多年前,江苏海安一位乡绅程旭输家办学所题的校训。读书以开蒙,开蒙以明道,明道而有福报,这三个方面融会贯通。

语文学习是要培养儿童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以知识为前提,以能力为核心,以人德性的养成为目标。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需要通过多样的训练和重复的练习才能获得与巩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练习是必须的,也是有益的,它伴随着儿童的精神成长,也让儿童有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致广大而尽精微。”语文教学离不开点点滴滴知识的积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儿童才有认识的深化和思想的飞跃,才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迁移。语文学习包括起码的读准字音、写正确汉字;语文教学于细微处见精神,儿童通过基础的学习与基本能力的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认真的学习态度,逐渐构成语文的核心素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离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奢谈语文的核心素养,乃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的应用能力。这种能力既是认知的,也是情感的,更是综合的,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需要开阔的想象能力、丰富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敏锐的思考判断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是语言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精神成长过程。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传统,它主要通过书籍与教学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语文教学是让人在母语的学习与应用中接受教化,获得文化。陈寅恪先生说:“文化之关系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传统文化在,则中国在,华夏在。

读书,并不排斥国外的优秀作品;读书,主要是接受母语的文化熏陶。读书,使心灵高洁、生活美好;读书,培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读书,从校园阅读到全民阅读,它预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崛起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教化德性母语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母语
母语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