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2018-07-04徐艳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答题智慧语文

徐艳艳

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教育多方面的变革,推动了“智慧学习”的产业发展。当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教育生态的一部分的时候,多元的语文教育也必然要发生革命性的裂变和系统性的重构。以实现智慧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智慧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语文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满足学习者的自主、个性化和泛在学习需求,在培育學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一、拓宽学习时空,促进自主学习

对于今天的学习者,世界的舞台变得更大,学习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技术拓宽了学习时空,营造了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打个越洋电话,开个面对面视频,全球各地的师生便汇聚一堂,共同学习,互联网络的连接和技术的移动性也让学习变得信手拈来。因此,语文学习要弱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分界线,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思维,实现教学的重构。

比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说名道姓》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向周边人了解、上网搜索等找找和自己一个姓氏的名人,说说他们的故事;再从姓氏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每人带上自己搜集、整理到的故事,在小组的分享圈内进行分享。这些信息有的以文字呈现,有的配上图片,还有的添加了视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交流过程中,分享圈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点评,或者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向对方询问,关注相同姓氏的同学可以补充。在姓氏的交流中,同学们还延伸出关于姓氏的一些研究话题:百家姓的来源,统计分析班级中姓氏的情况,研究姓名与地方、时代的关系等。之后,对自己的资料进行再次梳理、完善,用软件制成绘本,发布到自己的班级成长记录中。

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结成不同的分享圈,分享中讨论,共享间丰富,通过互动协作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同时还打破了课堂时空界线,可以寻求跨学科的教师或学生提供帮助。这较之常规课堂花时较长,但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亲自取景拍摄,制作幻灯片展示,发表成长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语言更加精雕细琢,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多元表达能力。

二、丰富学习体验,促进探究学习

智能终端、移动互联为学生延展学习体验提供了十分给力的帮助。课堂实验过程、有意义的活动经历、物体的变化过程等,往往稍纵即逝,通过视频记录,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仔细研究,其移动性和记录功能,能让有限的课堂体验在课外得以重现。另外,丰富的资源储备,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增大,不同个性驱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拓展,让学习体验贯穿学习全过程。

比如,苏教版语文四上《九寨沟》一课的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自主阅读要理解文中描写的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集体交流时,学生对文中写到的大熊猫和小熊猫产生了混淆。有的认为小熊猫是大熊猫的孩子,有的说这是两种不同的动物。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并没有急着给出答案,而是将问题呈现:“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新型课堂中,学生人手一台智能终端,上网搜索是一个便捷的好方法。于是,学生通过上网自主搜索,提取信息,寻求答案。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经过网络搜索获得的答案依然是上述两种情形。怎么办?这时,教师依然不动声色,只是作了一下指点“建议大家回到课文,再次静心阅读这两句话,结合网络收集到的资料,认真比较,细心揣摩”。于是,学生们回到文本揣摩,不久再次交流起来,抓住文中“行动敏捷”“跑下谷底”“美滋滋地照镜子”等关键词,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灵巧活泼的动物,而大熊猫是憨态可掬的,个性截然不同。再看“百度百科”上小熊猫的图片,是一种外形像猫的可爱动物。图文对照,读文与网络资料的结合,大家达成了一致:文中所写的小熊猫不是大熊猫的宝宝,而是另外一种动物。

教师如此组织教学,让学生认识两种不同的动物只是很微小的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矛盾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围绕问题找到合适的搜寻途径与方法,自主连接相关节点或信息资源,自主阅读,理解,辨识,判断,获取或“挖掘”自己需要的显性或隐性的信息资源,然后分析,整理,提炼,加工,最终获得正确的认知。这一过程,学生自主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理性思维。

三、延展学习评价,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需要预设,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真实的学习原点。智慧课堂基于云环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平台的数据统计工具,在不同教学时段检测,得到即时反馈。各平台提供的检测功能一般比较实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题型,轻松设置检测卷,检测方式也便捷。

课前,教师可根据学习情景采集技术,预测学生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后,向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与检测。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等接收,学习结束,就可以登录平台检测,交卷就能知晓自己答题的对错情况。教师同时能了解学生答题进度、答题结果,教学预设的起点就比较准确了。

如《黄鹤楼送别》一文,文中诗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情感的建立背景,以及文中“江上白鸥点点,杨柳依依”等环境描写的含义,都是学习的关注点。前置性学习时,有学生关注到后便通过网络平台上传到班级讨论区中,其他学生便可以及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可以制作成相关的资料包供课堂学习时交流。同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教学的预设,针对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完善自己的教学,制作微课,组织学生课堂学习以及课后拓展。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课前班级交流圈分享的学习心得,应用合作互动分享和即时反馈评价技术组织互动学习活动。要了解当堂学习情况,只要将检测题通过截屏或发送文件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就能通过智能终端上的答题界面完成检测。老师通过查看答题情况,不仅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答题结果,还能知道每一题的全班答题正确率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地组织或调整相应的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给每道检测题设置答题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也不影响学生的思路。

教学中教师根据前置性学习检测生成的统计图表,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第一题正确率很高,只有3人答错,教师就一带而过。第四题有多名学生答错,教师采用延迟评价组织教学:光看这个词,的确很难把握“畏”的意思;大家现在都知道正确答案是A(齐读)“害怕”,那么,“畏”在这里为什么是“害怕”的意思呢?待会儿我们读课文的时候,再深入理解。第五题,教师通过“答题列表”随机找出了一名答对的学生,请他说说选择的理由,学生结合自己阅读到的文字和理解进行了准确的讲解。

课后,教师可以利用实时内容推送工具向学生推送阶梯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题目,进行巩固训练或拓展实践。

比如学完《牛郎织女》这篇课文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张作业单。

1.阅读我国四大民间故事:《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2.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讲一讲,录成视屏上传到班级群。

以往,我们的作业一般以书面作业为主,因为这样便于教师检查反馈,口头作业往往都流于形式。而有了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真实地落实口头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班级群这个平台,学生将视频或音频上传,师生能及时了解到班内学生的完成情况,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给予点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家长一起围观,参与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这样有助于客观评价孩子的学习情况。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变为‘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建构语文教育的系统生态,从技术和人的融合共生关系的视角促进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找好融合点,提升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凸显主体地位。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答题智慧语文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邀你来答题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