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然”情境,提升审美能力
2018-07-04李洪飞
李洪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能促使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未来社会也需要发现、追求、创造美的人。散文具有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等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然”情境促使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散文审美能力。
一、对比意象,进入文本实然
实然指的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客观性的描述,展现事物的现实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应然性的感悟逐步过渡到对于事物真实状态的领悟,进入实然的状态。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作品中的某些意象,嘗试用对比感悟的方式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的状态,体会该意象的实然状态。
以《江南的冬景》一文为例,作者通过江南雪景图、冬日散步图等各种不同的画面展现出了各种体现江南冬景的意象,突出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作者创作的同类型文章,让学生对比两者意象有何不同,体会现实生活中该意象所展现出的真实状态。如可以将《江南的冬景》中的片段与郁达夫作品中的“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以及老舍作品中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等文字进行对比。学生发现,作者所展现的具体意象和其表达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其目的却具有一致性,都为了形象化地体现冬日的景物。如果转化为现实中的实然状态,那就是虽然有霜雪,却并不给人寒冷感,反而让人心生喜爱之情。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运用对比意象的方式,促使他们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情境,进入实然状态便有了更多真切的体会。
二、变量反哺,联系历史实然
学习散文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都会发现,一些经典散文展现出的审美情境会和历史出现背离现象。正如大作家梁实秋指出的那样,大多数散文并没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但必须和历史互文阅读才能还原作者的本来意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历史变量,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现当时时代背景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陶冶性情,启发学生的心智。
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有学生认为作者的情感太过于纠结,不明白作者为何要在文章中反复提到自己难以驱遣的愁苦心情。如何让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给学生展示历史变量的方式,让学生尝试阅读一些体现当时时代背景的文字,学生便会发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被愁云惨雾所覆盖,并不是太平盛世。这样作者心头的愁苦之情就有了合理性,进而学生尝试将作者放在社会大背景下思考其创作思路,认识到作者无法投入到战斗中,只能退居到学校过起了近似隐居的生活。但是作者内心却又不甘心如此,因而内心自然是“颇不宁静”的状态。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便有了合理性。学生此时再来分析作品的内容,便能体会到本文的意境展现的是作者在黑暗时代中的苦闷与踯躅。教学中,由于教师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了历史变量,学生的理解便会更加深入。
三、进入彼境,转化生活实然
引导学生展开审美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构筑一个“身与物化”的审美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从作品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对自己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起到启发作用。这样能促使学生从阅读审美的“此岸”进入到“彼岸”,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我与地坛》一文,体现的是作者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从“此岸”进入到“彼岸”,从作品的阅读过渡到对作者生平的了解,了解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并思考如果自己处于这种状态下会有怎样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和作者有相似经验人物的传记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些人面对人生困境的过程中做出了怎样的不屈努力。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阅读《我与地坛》一文的感受。这样便能让学生逐步从“此岸”出发,进入到“彼岸”,思索阅读本文后自己对于生命有怎样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出:“看似荒芜的园子里却体现出了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同样,看似被命运打垮的人,如果能坚定信念,也会创造出奇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作品中的问题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感悟。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应然走向实然,更积极地探讨审美内容,提高审美认知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散文作品的文字之美,更能对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有所触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溧水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