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盘屿作业区岸线收储开发方案的研究

2018-07-04杨大波

福建交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围堤陆域作业区

■杨大波

(福建省港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州 350001)

1 前言

近几年来,莆田市港口快速发展,随着罗屿大型干散货码头投产,莆田市港口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盘屿作业区作为湄洲湾港新规划港区,目前尚未进行开发,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深化港口机制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规范港口岸线资源开发,有效制止浪费、圈占港口岸线现象,保护港口岸线资源,有必要先行研究盘屿作业区岸线收储开发方案,以利于统一、有序、高效的开发盘屿作业区。

2 岸线收储开发的定义

港口岸线收储开发,就是让港口岸线及所含土地和海域如同已经成熟运作的土地资源一样收储起来,统一管理、有序使用,达到港口资源利用最优化。收储对象主要为港口规划范围内及尚未纳入港口规划但适宜建港的自然岸线、依法收回的港口岸线、收购的港口岸线和其他需要储备的港口岸线。在实际运作中,岸线收储平台公司负责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基础的三通一平等,把 “生地”变成企业可以快速进驻的“熟地”,最终公开有序地供应市场。

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为促进港口岸线资源集约有序利用,对港口岸线进行收储、前期开发以备供应,研究出台《舟山市港口岸线储备实施办法(试行)》,并成立舟山市港口岸线储备中心,在港口岸线收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201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组建福建省港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港口岸线资源收储开发投融资平台,对重要港区岸线进行战略性、先导性开发,但目前尚未制定有关岸线收储开发的管理办法,省港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沿海各地市政府合作,对尚未开发的重点港区岸线先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以达到岸线收储开发的目的。

3 盘屿作业区岸线收储开发的必要性

盘屿岛位于湄洲湾东吴深槽附近,水深条件较好,西侧与大竹岛之间水域礁石零散分布,西侧南部岸前水深14~22m,水域宽阔,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可利用自然岸线约4000m。正在修编的《湄洲湾港总体规划》,将盘屿作业区整体为预留发展区,可根据需要暂时作为航道疏浚的纳泥区、适当进行填海造陆,如图1。

(1)盘屿作业区作为湄洲湾港新规划港区,目前尚未进行开发,为统一、有序、高效的开发盘屿作业区,由岸线收储平台公司对盘屿作业区进行整体收储性开发是必要的。

(2)先行收储,逐步开发,可以为莆田市临港产业“筑巢引凤”创造有利条件。盘屿属于未开发岛屿,尚未开展前期研究论证工作,项目研究论证及报批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完成,先行研究收储,结合航道先行吹填,尽快形成熟地,有利于招商引资,为后期加快临港产业集聚提供有力保障。

(3)项目建设可以结合湄洲湾航道疏浚弃土回填,能有效节约工程建设成本。作为交通部“十三五”重点工程,湄洲湾航道四期工程现已启动前期相关研究工作,初步测算将产生约1300万方疏浚料,可作为盘屿作业区陆域形成回填料来源。未来湄洲湾航道维护疏浚还将持续产生疏浚料,亦可回填至盘屿作业区内形成陆域,实现航道疏浚物的有效综合利用,保护环境,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4 岸线收储开发方案

(1)功能定位

根据盘屿岛的资源禀赋和外部市场需求,结合《湄洲湾港总体规划》,盘屿作业区规划功能定位暂时定为陆域形成,作为港口和产业发展的储备用地。积极落实液体散货商贸中转物流区和产业园区项目落地,初期以商贸油品水水中转为主要业务形态,服务国内沿海及台湾地区,后期考虑吸引临港产业落地。

(2)规划设计方案

盘屿作业区北侧紧邻东吴支航道、盘屿作业区南侧中部存在浅礁,因此码头主要布置于盘屿作业区东端南北两侧以及作业区西端南侧,可规划建设2个30万吨级泊位、3个5~10万吨级泊位、8个1~5万吨级泊位,总吞吐能力达6000万吨,进港船舶通过湄洲湾主航道和东吴航道进入规划港区。设计方案见图2。

图2 盘屿作业区规划设计方案

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投资收益、项目功能定位等角度出发,盘屿作业区应由南往北滚动发展,近期先进行盘屿以南的陆域形成建设,其陆域形成料主要利用湄洲湾航道四期(第二通道)工程的疏浚料(约1300万m3)以及盘屿开山料(约100万 m3),并适时启动 1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及配套库区、出运码头的开发建设;后续进行盘屿以北的陆域形成工作,其陆域回填料主要利用盘屿作业区码头及航道疏浚料。

(3)陆域形成方案

陆域总面积为332.84万m2,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面积94.4万m2,二期面积238.44万m2,围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采用50年一遇潮位+50年一遇波浪作为设计标准。本工程拟先对盘屿岛进行爆破后修筑一期围堤,待一期围堤全部完成,与一期二期分界线后方抛填的一期后方挡堰完成后,围堤即与一期后方挡堰形成封闭区域,可开始形成一期陆域。在形成二期陆域时,同样先形成封闭的围堤,即可进行二区陆域吹填。区块位置如图3所示。

图3 盘屿作业区陆域分期平面布置图

根据陆域吹填方案,以及结合对疏浚土特性的分析,考虑到场地使用要求以及后期面层结构厚度,确定陆域回填标高为:盘屿岛礁区域开山爆破至8.3m,其余场地吹填至9.0m。经初步测算,盘屿岛一期开挖土石方量约101.12万m3,二期开挖土石方量约2.95万m3;一期所需要吹填方量约911.63万m3,二期所需吹填方量约2454.99万m3,陆域回填材料优先使用疏浚土,对于不够的方量用外购砂进行补填。

5 结论与建议

盘屿作业区属于已搬迁但未开发的岛屿,在我省用海指标日趋紧张的当下,其填海造陆对海岸线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一旦围堤形成,可容纳三千多万方疏浚土,可以大幅度节约填海造陆的成本,也有助于湄洲湾内重点项目的实施,因此盘屿作业区的岸线收储开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规划布置方案,有待进一步开展水深测量、地质勘察、潮流泥沙模型试验等基础性研究工作进行优化。并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盘屿作业区陆域形成的一期工程应略提前于湄洲湾航道四期工程(第二通道)施工,以便充分利用航道疏浚料,从而节约航道疏浚及盘屿作业区陆域形成的工程造价。

(2)本工程拟先对盘屿岛进行爆破,建议展开对盘屿岛土石料是否能应用于围堤建设的研究。

(3)建议展开相关调查,研究盘屿作业区进港航道及码头水域开挖可提供的疏浚土方量和土质分析。

[1]JTS165-2013,海港总体设计规范[S].

[2]SL435-2008,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

[3]湄洲湾港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2016.6.

[4]舟山市港口岸线储备实施办法(试行).2013.12.

猜你喜欢

围堤陆域作业区
深厚淤泥爆炸挤淤围堤稳定性数值分析
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方法研究
码头后方陆域软基处理施工要点探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
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危险区域的界定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深厚淤泥爆炸挤淤填石围堤沉降分析
《中国陆域航磁系列图(1∶5000000)及其说明书》简介
HD模型在围堤行洪影响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