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冰雪灾害对福建某高速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影响

2018-07-04吴建超

福建交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融雪剂沥青路面沥青

■吴建超

(福州隆通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福州 350007)

近年来,随着我国低温雨雪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福建山区北部普降雨夹雪已成为常态,若低温持续时间长,道路往往会形成冰层,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导致高速公路大面积瘫痪,对人民群众生产、出行造成较大影响。为迅速开放交通,保障车辆行车安全,公路养护人员一般采取大量抛洒融雪剂(主要成分为NaCl),以达到快速除冰作用。从冰冻灾害发生后高速公路历年路面病害的综合检测数据来看,沥青路面裂缝、坑槽、松散及修补(灌缝类修补及坑槽修补)等病害数量较冰冻灾害前明显增加,这些病害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路面使用性能的衰减规律,但是其对路面使用性能各分项指标影响的程度尚未清楚。因此,本文以福建某高速公路的历年路面综合检测数据为依托,通过现场探坑、取芯,结合室内沥青粘附性实验,分析冰雪灾害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影响,为高速公路灾后科学制定养护决策提供依据。

1 工程概况

福建某高速公路全长24.021km,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采用双向四车道,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原始路面结构及养护结构信息见表1),是福建连接江西,通向湖北、陕西、甘肃、宁夏的重要交通干道。

表1 福建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信息

图1 冰雪灾后路面损坏现场图片

该段高速公路位于闽赣省际路段,属福建山区北部,具有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年平均气温18~20℃,7月最热,最高温度为 38℃;1月最冷,最低气温为-3℃。冬季夜间气温较低,常在-1℃至-3℃之间,导致部分路段经常出现积雪结冰现象。

2 路面技术状况现场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由于福建北部山区频繁出现低温雨雪极端天气,冬季期间气温较低,路面常有结冰现象,夏季期间路面温度则较高,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温差可相差40℃左右。路表温差的拉大,经长时间反复的温度变化作用后,路面集中出现多种病害,如裂缝、坑槽、松散、反复修补等,通过对该路段上下行车道重点受灾路段路面病害进行调查统计,病害情况如图1所示,病害数量统计见表 2。

表2 福建某高速冰冻灾后重点段落沥青路面主要病害调查数量汇总表

从表2可知,路面百米PCI值绝大部分评价为“中”,个别路段已下降至“次”,甚至是“差”,现场路面破损较为严重。公路养护人员在路面病害出现后也积极开展道路养护工作,期间对全线路面表层加铺1cm的微表处,并对个别损坏较严重的路段进行铣刨重铺,但路面病害并未因此停滞发展。本文结合历年路面检测数据,对导致路面技术状况急剧下降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沥青老化是导致路面开裂的主要因素,初步判断抛洒融雪剂除冰后,形成的氯盐溶液对沥青路面的长期作用,是导致沥青老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在每年的除冰过程中,公路管理方须抛撒大量融雪剂,以快速融冰,保障车辆通行,而融雪剂中的最主要成分——盐,溶于水后形成氯盐溶液,初步判断氯离子对沥青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会加速沥青的老化。待路表面沥青老化后,沥青混和料的自愈能力逐渐丧失,极限拉伸应变不断减小,在车载荷载直接作用下,在轮迹部位产生强大的拉应力或剪应力,导致路面开裂程度进一步加强,最终在路表处形成大量裂缝。

(2)冰冻灾害除持续低温外,路面冰层的反复冻融也是路面损坏的原因之一。路面冰层在融雪剂的作用下快速融化为水,但由于低温作用又重新凝结成冰,处于一种反复冻融状态。沥青混合料空隙中的水,在冰冻时体积膨胀,而在融化时膨胀应力又消失,在这种反复冻融作用下,混合料的强度必然衰减。同时,冰灾期间的持续低温,使得半刚性基层收缩应力变大,造成基层更多裂缝的形成,而这些裂缝在冰灾过后的1~2年内便会集中反射到路面,形成反射裂缝。

(3)在历年几次的路况调查中,裂缝类病害数量均呈快速发展势态,伴随裂缝的快速发展,路面局部开始出现坑槽。虽然管理方及时采取灌缝封水处理的养护方式,但无法较好的完全封闭缝隙,因此裂缝得以继续发展,下渗的路表水在车辆动载的作用下对路面造成更大破坏,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寿命。

(4)动载和内部水的共同作用是加速路面破坏的主因,在现场局部段落发现个别裂缝和修补处有唧浆现象,说明病害已扩展至水稳层进行破坏。因此,在路面的日常养护方面,对于路面上裂缝、松散、坑槽类等病害要及时发现、有效封堵、合理治愈,防止加剧加速路面的早期损坏。

(5)部分段落坑槽存在反复修补现象,是由于基层的层间水无及时排出,在汽车荷载直接作用下,对沥青路面造成冲刷破坏,导致该沥青面层在修复以后,很快又遭到水冲刷破坏,形成循环反复修补。同时,由于坑槽的修补都是小面积,往往造成碾压不充分,压实度不足,以及修补块周边接缝的不够密实,水分极易再次进入修补块内,在车辆的碾压下形成动水压力,导致坑槽修复不久后又复发。

3 路面探坑、取芯分析

为判断路面损坏情况,对路面较典型病害处进行多处探坑、取芯(见图2),并作了原因分析:

(1)结合现场取芯和挖坑探方来看,部分裂缝类病害为温缩裂缝,裂缝仅存在于上、中面层表面。据近几年气候数据资料显示,冬季期间气温较低,路面常有结冰现象,夏季期间路面温度则较高,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温差可相差40℃左右,路表温差的拉大,经长时间反复的温度变化作用,以及行车荷载直接作用下,在轮迹带部位产生大的拉应力或剪应力,导致路面产生开裂,形成大量的裂缝类病害。同时冲刷也对沥青面层造成较大破坏,导致沥青老化,造成混合料自愈能力下降,上、中面层混合料呈碎散且潮湿,石料表面无沥青包裹,沥青粘结力差。

图2 路面探坑、取芯现场图片

(2)路面病害位置基本都能取出完整芯样,但芯样层间粘结力均较差,同时基底大部分都有积水现象,芯样及孔壁处均可见水冲刷损坏痕迹;在横向裂缝密集段落横缝处取芯,芯样沿裂缝处开裂,且各层间均分离,芯样完全碎散。对碎散的部位进行观察,断裂面都有明显水冲刷的痕迹,石料裸露,表面无沥青裹附。原本应该包裹在石料表面的沥青已老化,粘结力变差,失去粘弹性,而造成沥青混凝土结构松散。

4 融雪剂作用下沥青粘附性试验

由于沥青材料是一种复杂的多成分混合物,其组成相当复杂,氯离子对沥青胶结料的影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氯离子对石灰岩等骨料是具有侵蚀作用的,尤其当沥青从矿料表面剥落后,矿料露出与氯盐溶液直接作用而受蚀。现通过水煮法对标准试样进行沥青粘附性试验,对两组水煮后的粘附性进行评价对比,可以看出有添加融雪剂溶液的试样,粘附性明显劣于不添加的试样,粘附性等级从5级下降到3级,甚至是2级,说明融雪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冰冻天气下为了快速除冰采取抛洒融雪剂,导致氯盐溶液渗入路面结构,经车辆动载的反复挤压,对沥青混合料造成冲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沥青的粘附性能,导致了路面快速出现裂缝,并最终形成松散、坑槽。

5 结论

(1)冰灾期间路面结构内部的氯盐溶液反复冻融引起沥青路面结构强度的衰减,其抗水损坏能力随之下降。

(2)氯盐溶液对沥青路面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有一定影响,易导致路面松散、开裂。

(3)对于冰灾过后的路面主要养护方式,小范围的坑槽修补已不能完全消除路面病害的快速发展,甚至出现修补区域的反复修复现象,建议采取10cm铣刨重铺的路面中修方式,扩大修补范围,集中处治路面病害,避免病害继续向下面层及底基层渗透发展。纵观采取路面中修方式路段,目前修补状况仍旧良好。

(4)冰灾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冰灾的最大影响值一般出现在冰灾过后的1~2年内。因此,公路管理者有必要在灾后加强路面巡查力度,加大养护力度,防止路面技术状况出现急剧下降,同时,应开展道路防冰抗冻的预防性养护研究,做好道路管养工作。

[1]JTG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2]JTG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S].

[3]JTG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S].

[4]金传芳,郑国璋,韩军青.2008年初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猜你喜欢

融雪剂沥青路面沥青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2022年冬奥会融雪剂需求分析及建议
我国融雪剂标准研究
◆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浅谈道路融雪剂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网传“打雪仗融雪剂伤眼”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