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8-07-04周洪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联网课程体系基础

周洪林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 温江 611130)

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设置的背景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各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同,专业方向有的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有的侧重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有的侧重于多媒体设计。不同学校“3+2”分段模式培养的中职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存在显著差异,3+2班学生升级后,给高职院校在组班、课堂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班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师资、实训等方面的中高职衔接势在必行。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打破中高职之间各自为阵的课程体系,在深入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五年制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当今,物联网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它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农业物联网技术影响和改变着农业生产、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等的各个环节。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资源支撑。据调查,区县中职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因此,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懂物联网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农业高职学院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掌握着专业建设的主动性。确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3+2班人才培养目标后,在深入了解中职院校在师资、实训条件、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五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共同编写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设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解决了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班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教学与技能训练不统一等问题。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班(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以面向农业经济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主要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既有单项应用能力又有系统集成能力,既有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又有长远发展与提升的潜能,既能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又能适应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需要,着力于物联网产品规划、生产、测试与物联网系统集成”的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格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2 专业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物联网应用技术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具有一定的要求。仅成都物联网产业联盟内的90家企业,汇集了近3万从业人员,其中博士、硕士比例高达22%,大部分集中在本科层次。专科层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物联网系统售前技术支持、物联网系统售后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实施、物联网软件开发、物联网网站开发、网络维护、硬件设备维护等多个工作岗位。

针对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班(农业物联网方向)的核心职业能力和对应课程,如下表。

表1 核心职业能力和对应课程表

2.3 5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物联网应用技术涉及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嵌入式技术、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知识面宽、技术含量高,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有一定难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班的学制是5年,学制时间比较长,适合构建5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有效降低专业学习的难度。

中职学校的优势是擅长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体系没有完全按照物联网应用技术中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来安排,结合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师资、实训条件等因素,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设置如下:

中职阶段安排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设计、程序设计基础(中职)、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电路与电工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中职)、单片机应用基础(中职)、物联网概论等。

高职阶段安排的课程主要有:Linux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基础(高职)、电子技术基础(高职)、无线通信、单片机应用基础(高职)、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asp.net、RFID技术与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智能农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与智能家居、移动应用开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与环境、农业信息化等。

一周实训课程包括:农业物联网应用体验、安防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开发应用。其中“农业物联网应用体验、安防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的实训安排在中职阶段的2、4、6学期,但在高职学校实施。

2.4 课程设置的特点

2.4.1 扎实基础,先软后硬 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学习需要掌握比较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这一方面需要做好课程的中高衔接,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职阶段学习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在高职阶段学习掌握指针、链表等高级内容。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同样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度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安排。

2.4.2 中职阶段课程弹性设置 中职学校生源情况不同,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课程体系中不能硬性规定课程开设的学期和学时。高职学校在专业领办的过程中,其中一项工作是做好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高职学院老师根据专业要求在课程标准中详细列出课程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需要围绕这些目标开展,学时、学期等由中职学校自己灵活安排。

2.4.3 侧重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与环境》《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开发应用》等涉农课程,加强学生对农业行业的认知,注意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能力。

3 总结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和领办的中职学校共同开发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物联网方向)人才,扩大了中职、高职学校在成都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社会影响力。2017年9月,四川大邑职业高级中学实现了首次招录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的新生,邛崃职业教育中心招录该方向新生44名,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招录该方向新生82人。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农业物联网应用方向)的设置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满足了农村学生学习新技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琳.基于跨界融合的农业物联网课程体系建设——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四川农业科技,2017(2).

[2] 李敏.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家参谋 ,2017(9):15.

[3] 郝丽萍,熊昕,熊茂华. 物联网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 [J].时代教育 ,2015(11):08.

[4] 许辉.关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J].时代农机,2017(9):28.

[5] 程涛,徐冬寅,燕斌.高职院校农业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J].职教通讯 ,2016(3):30.

[6] 杨小来,钮鑫.中高职衔接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电子世界 ,2017(11):23.

猜你喜欢

联网课程体系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整式”基础巩固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抢占物联网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