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合成条件对其絮凝特性的影响

2018-07-04黄家榜孔殿超

安徽化工 2018年3期
关键词:絮凝剂反应时间废水

刘 灏 ,黄家榜 ,孔殿超 ,张 静

(1.合肥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2.污水净化与生态修复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88)

絮凝剂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及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质,是目前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处理药剂。絮凝剂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常用的无机絮凝剂包括铁制剂系列(硫酸铁、三氯化铁等)和铝制剂系列(如明矾、硫酸铝等)[1]。铁盐和铝盐作为水处理絮凝剂使用时,具有反应速度快、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絮凝效果易受废水水质特征(如pH、Cl-1及S2-浓度等因素)影响,且存在投药量大、污泥产量多、后处理成本高等问题。与无机絮凝剂相比,有机絮凝剂具有适用范围广、投药量少、产生污泥量少、后处理简单等优势[2-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与丙烯酰胺(AM)共聚物PDA是一种强阳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4],作为絮凝剂用于水处理时,不仅可发挥“电中和”作用,还有“吸附架桥”作用,其水溶性好、电荷密度高,絮凝效果好[5]。不同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下的PDA共聚产物的性质差异较大,其絮凝除浊作用亦不相同。本文从此角度出发,探究了PDA的合成条件与产物絮凝除浊性能的关系,以期获得具有最优絮凝效果的共聚产物。研究表明,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可取长补短,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因此本文亦对PDA共聚产物与无机絮凝剂联合使用时的絮凝除浊性能进行了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XZ-0101浊度测试仪(上海海恒机电仪表);恒温磁力搅拌器(雷磁);HH-S2数显恒温水浴锅(合肥三元化玻有限公司);500 mL三口圆底烧瓶;温度计。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水溶液,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烯酰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实验室合成);过硫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链终止剂B;高岭土。

1.2 PDA共聚物的合成

将200 mL DMDAAC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加入一定量过硫酸钠溶液,搅拌5min后缓慢滴加AM水溶液,控制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链终止剂B终止反应,5min后加入200mL蒸馏水冷却至室温,得到试验产物PDA。

1.3 除浊试验

称取计量的高岭土,用蒸馏水配成剩余浊度约为50~55NTU的模拟废水,测定加入絮凝剂前后的水样剩余浊度,按下式计算除浊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条件对PDA絮凝除浊性能的影响

本文在考查反应温度、反应物比例、反应时间对合成产物除浊效果的影响时,控制引发剂过硫酸钠用量为0.06%,以对浊度为50~55NTU的高岭土溶液的除浊率为参照指标,添加0.3g/L用量PDA进行除浊效果考查;采用单因素控制法对共聚物PDA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最后考查了引发剂用量对絮凝除浊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合成条件下的PDA共聚物。

2.1.1 DMDAAC和AM反应比例对PDA除浊性能的影响

设定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55℃,改变DMDAAC和AM的反应物摩尔比进行PDA的合成,反应产物的除浊性能见图1。观察可知,当DMDAAC和AM反应比例不断增加时,PDA的除浊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DMDAAC和AM反应摩尔比为15∶1时,其对高岭土模拟废水的除浊率达到最大(55.7%)。由图分析可知,当单体浓度过高时,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升高,反应热不易散出,体系温度急剧上升,容易发生爆聚[6-7],得到的高分子量产物趋近于胶体,水溶性差,除浊效果减弱。综上可知,DMDAAC和AM的最佳反应摩尔比为15∶1。

图1 DMDAAC与AM反应比例对PDA除浊性能的影响

2.1.2 反应时间对PDA除浊率的影响

控制DMDAAC和AM反应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55℃,改变反应时间,考查反应时间对PDA絮凝除浊效果的影响,如图2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共聚物的除浊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反应时间达到4h时产物的除浊率达到最高(70.7%),继续延长反应时间,共聚物PDA的除浊率降低。

2.1.3 反应温度对PDA除浊率的影响

控制DMDAAC和AM的反应摩尔比为15∶1,反应时间为4h,考查反应温度对PDA的絮凝除浊效果影响(见图3)。图3表明,当反应温度低于30℃时,体系反应进行缓慢,所得产物分子量极低,对模拟废水无除浊效果;当反应温度大于30℃时,所得的PDA对模拟废水有除浊作用,且除浊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反应温度为50℃时,PDA对模拟废水的除浊率达到最大(75.9%),继续提升反应温度,PDA的除浊率显著下降。试验表明,此条件下共聚反应体系易发生爆聚,使产物凝胶化,水溶性下降,进而导致除浊率急剧降低。

图3 反应温度对PDA除浊性能的影响

2.1.4 引发剂过硫酸钠的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控制DMDAAC和AM的反应摩尔比为15∶1,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50℃,改变引发剂过硫酸钠的用量,探究引发剂用量对反应引发效果(引发时间和产物性状)的影响(见表1)。试验表明,引发剂低于0.05%时,反应引发较慢或未进行,当引发剂用量大于0.06%时,反应引发较快,当引发剂用量大于0.08%时,反应容易引发爆聚,形成凝胶。

表1 过硫酸钠用量对反应引发效果的影响

根据表1产物性状特征,选取引发剂用量为0.05%~0.08%四组共聚产物进行絮凝除浊实验(见图4)。对比可知,过硫酸钠用量在0.07%时具有最优的除浊效果,除浊率可达77.5%。

图4 过硫酸钠用量对PDA除浊性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DMDAAC与AM的摩尔比为15∶1时,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时,合成得到的PDA具有最佳的除浊效果,0.3g/L投药量对模拟废水的除浊率达到77.5%。

2.2 PDA与PDMDAAC的除浊性能比较

室温下分别向模拟废水中添加等量的PDA或PDMDAAC,考查这两种絮凝剂的投药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见图5)。试验表明,PDA投加量为0.4g/L时对模拟废水的除浊效果最佳,除浊率达80.5%;PDMDAAC添加量为0.5g/L时,达到最大除浊率(63.5%)。继续加大絮凝剂投药量时,除浊率呈下降趋势,原因是部分絮凝剂未充分溶解,悬浮于处理后的废水中呈胶体状态,增加了剩余浊度。试验结果表明,与PDMDAAC相比较,PDA的絮凝除浊效果更好,且用量更低。

图5 PDA与PDMDAAC除浊性能对比图

2.3 PDA、硫酸铝联合使用对模拟废水除浊效果

图6 PDA与硫酸铝联合使用对除浊性能的影响

使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与PDA联合作用对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絮凝除浊实验,设定PDA用量为0.4g/L,改变硫酸铝的用量,考查硫酸铝与PDA协同作用下对模拟废水除浊效果,见图6。分析可知,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除浊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硫酸铝用量为3 g/L时,除浊率达到最大值(85.6%),当硫酸铝用量继续增加时,除浊效果反而逐步降低。与单独使用PDA相比,PDA与无机絮凝剂硫酸铝联合使用时,硫酸铝可以提升PDA的絮凝除浊效果。

3 结论

(1)具有最佳絮凝除浊效果的PDA的合成条件是DMDAAC与AM反应摩尔比为15∶1,引发剂过硫酸钠用量0.07%,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

(2)对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絮凝除浊试验,PDA的絮凝除浊最佳用量为0.4g/L,与PDMDAAC相比,PDA具有用量少、絮凝除浊效果更佳的特点。

(3)PDA和硫酸铝联合使用时,硫酸铝可有效增强PDA的絮凝除浊性能。

[1]张继伟,徐晶晶,刘帅霞,等.环境友好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J].化工进展,2016,35(7):2205-2214.

[2]赵建兵,王世兵.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及影响因素[J].安徽化工,2015,41(2):28-30.

[3]刘占孟,叶鑫,聂发辉.复合絮凝剂处理冬季低温低浊水的效果及其微观形态[J].中国给水排水,2016(3):61-65.

[4]应良飞,朱传俊,杨开吉,等.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J].工业水处理,2016,36(12):118-120.

[5]张雪,张鹏.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DA的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14(6):146.

[6]岳钦艳,赵华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的除浊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2(3):26-31.

[7]孟凡娜,李明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染料废水脱色性能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45.

猜你喜欢

絮凝剂反应时间废水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多糖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解法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例析
皮革废水治理方案的探讨
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研究
电镀厂废水直排铜超标60倍 老板获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