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市老街

2018-07-04赵艳东浙江省湖州中学

作文新天地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街弄堂小店

◎赵艳东 浙江省湖州中学

十三年时间,貌似物是人非,实际是人非物也非。只不过,有无数变化藏在大致的不变当中。比如那些老房子,有的废弃了,有的换商品房了,有的改作展览馆了。里面住的人自然也变化了,不单是年纪增长了,相貌服饰变化了,吃的喝的,思虑的想往的,更是时过境迁、千变万化了。

不必说树木花草、主人游客,就连楼房、街道、店铺都在变更,细微处的变化又哪里可以计数?有同伴一起老,老变成一种赴约,赴一场日月流转、花开花落的约会。

比如这条小巷子,比原来更整洁了,门面也更多了,新粉刷油漆过的,挂上两排红灯笼渲染,在这薄阴的冬天里,也让人心情澎湃些。

那些有心就能发现的变化,让人心里安适。

老街老桥,人非物也非的故地!

梅树疏枝里的石板桥。

那时五个人杂乱坐立桥头,留张影,只为了凝固一些欢聚;如今,却只成了一种对比。人四散,换一批新的过客,留影,然后等待下一个对比。

没什么印象的树苗,如今膨胀开来遮住了桥。昔日的不锈钢栅栏门,如今只留一半,锈在那道红砖墙外的上半。但对面那一排屋瓦散乱的老楼、老门、老窗,以及临河的老埠头,那些晾衣竿,那些见缝插针摆放的花草,依稀如旧。

从这个角度才能看到那座桥。

那座桥,水乡里很寻常的石拱桥,跨越两岸,连接西东。两排临水的街道,夹水的楼房,灰白了的马头墙,松散了的黑瓦,斑驳了的埠头,这是一处港湾的门户。古镇的桥数不完,但因为曾经画过这座桥,因而对它另眼相看。这也是人情的因果,因为付出,所以得到。我付出我的时间、心情、力气,得到一处比别处更有深情的风景。如李白那样,“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狭窄幽深而房檐长伸的弄堂,木头的墙壁、门板幽幽地泛着暗红的光,灯笼一排,鲜艳火红,洋溢着一股鼓动起来的高昂的喜气。那一线白光的天,反而成为幽暗街巷的背景。

许多桥头、巷口都有石狮镇守。

狮子各式各样,有的骨瘦如柴,有的肥壮如牛,有的大如牛犊,有的小如牛蛙,有的威严端坐,有的调皮嬉戏……比如这只,桥头栏杆末端蹲踞,脑袋如斗、大嘴如盆、大眼圆瞪,左前肢抬起爱抚足下一头小狮子,憨憨的,没有半点凶相,只像一个丑丑的母亲,抚弄膝下的幼子。这大概不是去震慑邪恶,而是去感化凶顽。这是技艺未到的走样,还是我们古老文化的特质?

窄窄的弄堂,只容一人过。

小弄堂尽头就是街道中间的河,再远处就是河对面的小街与小桥,依然是一幅独特的水乡民居图。我们让小鬼排出一条“千手怪物”。这些下水管道、空调外机等现代化的设备,都藏于这些窄小的弄堂。古镇的古朴如何与这现代的机器融合?这是个难题,好在人们也都需要这些机器,愿意享受它们带来的舒适。人们,尤其是管理古镇的人,用心良苦吧。

日用百货的小店,兼顾卖面与馄饨。

风景应该不只是让看的,虽然说“秀色可餐”,然而谁能真的吃秀色而不吃五谷?所以,水乡小镇作为旧日生活与文化的标本,最好的就是这样的“活的标本”。不仅是到这里来看看,如看化石,更是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嗅点什么,触摸些什么,恢复一下记忆,唤醒一些留恋的情绪、一些古朴的感悟、一些敬畏的精神。

体验一下先人的衣食住行,认识一下生活的真假久暂,审视一处内心的好恶是非。

丝绸如画。

从前的感觉,这丝绸只与富贵人物有关,比如绫罗绸缎,比如锦衣玉食,比如纨绔子弟……如今,在小巷小店里,游客都买得起,买一两条或是为了美,或是为了弥补昔日的布衣蔬食、贫寒沧桑。然而,在这样的狭长幽暗、古风缭绕的小街小巷子里,黯淡的背景下,这些明艳的丝绸,如一幅幅水粉或油画,堆积起来,像时光机器,把人往远古里送。“惊艳”,这个词,恰切,仿佛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遇见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寂寥的小巷,幽暗的小店,粗服乱发,更显国色。那是旧日江南,街巷里三三两两采买针线的姑娘,或者广阔的水面上采莲的姑娘,在层叠的荷叶间,形影悠远,渔歌袅袅……

丝绸点亮小店,小店点亮小街,小街如一支蜡烛,横卧河边,倒在那里睁着眼歇息。那明艳的小店,不恰是那蜡烛的火焰?

游人并不多,偶尔闪现三五一群,让清幽寂寥的临水小街显出几分热闹。这热闹,又反衬出小街的寂寥。如寂寞庭院里石阶前的小鸟,时来蹦跳啄食,偶尔鸣叫。人来时飞起,人去后又落来。一会儿热闹,一会儿寂寥,因而越发寂寥。

老店铺,如不苟言笑的祖母。旁边,一堆人,围着棉花糖小摊,等待那一蓬一蓬的丝绵似的糖!

“诗意大抵出侧面”,真实常常在角落。一个生活的角落,一截真实的生活片段,如标本一般。一地的粗糙石板,木柱子、木墙板以及一排木框玻璃的老窗,一根拐杖,一只包裹着的水龙头,两截简陋的水泥盆架,一只明显不大般配的白色方形洗手瓷盆,一只淡蓝色的塑料脸盆,一口久远的大肚子水缸,半地面的青苔,一扇雕刻被毁坏了小半的木门,一条嵌在墙壁上模糊了的砖刻横幅……一段浑黄河水般的平淡日子,呈现眼前。

不知道哪位老人还住在这个老宅。

烟火气息的弄堂深处。

那一个半开的窗扇,隐在半墙的绿藤之下,虽近深冬,仍绿色盎然,到底是温润的江南。窗台上,墙壁上,竟然有那么多绿色花草。一看便能体会到主人的勤谨、爱美,于此,更能体会江南不只是诗里的、画里的、遥远的江南,还是这冬天里仍浓绿的、能看能触能生活其间的江南。

这烟火气更从背后一个小房子里飘出。一个小如鸽笼的烟囱,不断飘出青色的、清香的炊烟。那炊烟如灰色的鸽子一般,在檐头摇曳,盘旋,渐渐飞高飞远。

漆黑的小窗里,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整齐、漂亮,不知是哪家的花园后门。洁白的马头墙,如画框乌黑的画纸,那些大块的黑瓦屋顶如大片的水墨,那小门、绿树、一截斜倚的梯子、小桥、桥头小石狮子、幽暗的临水街廊、几盏红灯笼、式样多变的栏杆、几件挂着的鲜亮衣物……显得那么幽幽的,如一幅画,让人不忍走进。

只好站在檐下窗前,数数花瓣叶片,用力多看几眼。

流行“小城、慢生活”,生活富足以后,或是大彻大悟之后,或是心灰意懒之后,享受生活的念头,浮出人们的脑海。小富即安地生活,有几分像昔日的隐士,或者田园诗人。

人非物也非的故地——就睡在现代旁边。挡也挡不住的时间洪流中,把现代当作画框,把古镇老街当作画面,落款该怎么落?

人非物也非的故地!

猜你喜欢

小街弄堂小店
“弄堂”一词的由来
我与小店的黄金时代
凯特的小店
年味小店
弄堂里
开一间小店 为一场情怀
弄堂
弄堂记忆
另类“伤痕电影”①:《小街》的多重叙境和反身性策略解析
东京的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