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说说“大胡子”的那些事儿

2018-07-04

老区建设 2018年9期
关键词:大胡子共产主义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地球村9号约请《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一书的作者——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听他讲讲“大胡子”的那些事儿。

一、马克思究竟是哪里人?

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实际上,马克思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德国这个国家呢(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于1871年)。那么,马克思是普鲁士人吗?可如今普鲁士这个国家早就不存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连德国的普鲁士省也被取消了。

马克思的家乡特里尔,公元293年成为罗马帝国的西部首都,但在随后的1500年中逐渐衰败,直到1794年8月8日拿破仑的军队开到这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共和革命。1797年,特里尔正式并入了法兰西共和国。

拿破仑是“共和主义”的象征,拿破仑怀抱着一个伟大梦想,便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共和国”。其实,这也是当时最先进的西方人的梦,少年马克思便深为这一理想所感染。少年时代的马克思,他的梦想并不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而是“全欧洲”在共和革命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多年后的1852年,33岁的马克思写下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系统地总结了从古罗马到拿破仑“共和”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这篇文献,成为了研究西方政治史的经典。

马克思是在拿破仑运动失败的地方,开始重新思考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的。

马克思幼年时期,父亲就经常给这个天才的儿子大声朗诵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说,爷爷(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18世纪的法国人,他从心眼里了解他的伏尔泰、卢梭,他一直说他自己就是法国人。

在整个青少年时代,马克思都是认同共和革命的法兰西而拒斥专制保守的普鲁士的。

马克思最初的合作伙伴,正是这样一批志同道合的莱茵青年才俊,他们大都出身于犹太巨富之家,正是这些青年才俊构成了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报》的投资人。1848年,当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时,他们又一次团结在马克思周围。

马克思的母亲是荷兰人,叫罕莉娅,她嫁过来的时候带了很多的嫁妆。马克思的姨妈叫索菲亚,索菲亚留在了荷兰,她嫁给了一个有名的荷兰巨商利奥•菲利普。索菲亚姨妈和这位利奥•菲利普先生,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

马克思的表兄弟叫奥古斯特•菲利普,他是飞利浦公司的第二代传人,飞利浦公司正是在他的子孙们手里真正站起来的。

1872年2月,《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译就,但出版商却提出印刷费需要作者本人先行垫付。于是,马克思便给他的表兄弟奥古斯特•菲利普写信。得到回信是:我们犹太人重视钱也重视学问,像你这样的大学者,本公司各方面的帮助原本都会有,但是,鉴于你的立场,这笔钱不会给。

这一切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马克思不是因为遭受了阶级压迫、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了无产阶级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生在富贵家庭,从不愤世嫉俗,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个人。

二、马克思曾让父亲很失望

马克思留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第一篇作品,就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他17岁时从特里尔中心毕业时,为德语毕业考试而写的一篇作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把他的老师和校长打动了。这篇文章,触及到了欧洲历史的核心问题,少年马克思讲了“公民”与“市民”之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1841年,23岁的马克思巧妙地避开了柏林大学进行的关于黑格尔哲学的白热化争论,在耶拿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马克思在23岁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批判”与“革命”这两个命题。这篇博士论文已经说明—他必然会成为后来的马克思。最终,马克思通过两部伟大作品,分别实现了这两个光辉的命题:《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批判之作”的典范,而《共产党宣言》则是“革命的圣经”。

1843年秋,25岁的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中,考察了西方社会私有化的历史。正是以这篇著作为标志,马克思正式开始了他毕生最重要的工作:探索西方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是什么?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非常独到、深刻的。

1843年的3月到9月之间,25岁的马克思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这是他度蜜月期间的作品。这篇手稿的主题是“法”。

马克思的专业就是法学,他最初上的是波恩大学。而普鲁士立国之后,柏林大学的目标转变为培养第一流的国家官僚。父亲让马克思从波恩大学转学到柏林大学,就是希望马克思能够被培养成精英。

出乎意料的是,马克思进入柏林大学不久,便被黑格尔的学说迷住了。老马克思绝望地发现,那个每逢打架必冲锋在前的“小野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每天“浑浑噩噩、盲目看书、在昏暗的油灯前做无聊的思考;不再提着酒壶和佩剑疯跑,而改为不修边幅地穿着学士袍狂奔”的哲学家(见父亲给马克思的信)。

老马克思本来希望儿子当律师或者公务员,但是,自从接触到黑格尔学说,马克思便坚定地把“学者”作为自己人生职业的首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于今天究竟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举例来说,2014年10月2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面,有这样两个重要论断:第一个是“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第二个是“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这两个核心论断,实际上都来源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开创的新的法学传统。这部作品的革命意义,至今没有丝毫的削弱。

三、爱情的力量帮助马克思摆脱痛苦

马克思同时代的几位伟大人物,的确就是因为陷入这种痛苦中难以自拔而走向了崩溃,他们作为那个时代最有力量文明的人,却在这样的“文明”社会里深深地陷入了“无能”,深刻地批判着那时代的文明,最终,猛烈的思想摧毁了他们的肉体,这其中就包括尼采与荷尔德林。

与他们相比,马克思简直是太走运、太幸福了。从少年时代起,马克思便得到了特里尔城最美丽姑娘的青睐,她的名字叫燕妮。

燕妮出身于一个更为“高大上”的家族,她的奶奶和爷爷,分别是英国和布伦瑞克公国的大贵族,而且,这两位贵族还是在战场上相遇、定情的,这足够浪漫吧!

如果欧洲“三十年战争”造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那么,随后的英法“七年战争”则成就了燕妮的爷爷和奶奶的姻缘。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的父亲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曾在拿破仑时代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当过地方官,又在普鲁士治下的特里尔担任政府的枢密顾问。

路德维希几乎可以算是个英国人。而马克思对于莎士比亚的热爱,便是路德维希培养的结果,《共产党宣言》开篇的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灵感就来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启发。

1843年6月,马克思和燕妮结婚了。然后,25岁的新郎马克思去了科隆,在那里找到了自己人生第一个职业:编报纸——这就是《莱茵报》。

马克思很快就成为《莱茵报》实际上的主笔。在《莱茵报》的投资合伙人中,产生了普鲁士政坛上的许多大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鲁道夫•康普豪森,马克思在金融资本方面所展现出的才华,令他钦佩、难忘,于是,鲁道夫•康普豪森在1848年4月被任命为普鲁士总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延揽马克思入阁。康普豪森非常希望马克思能够出任财政部长或普鲁士银行行长。

毫无疑问,马克思出身于统治阶级,更严格地说,他出身于统治阶级的上层。但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思想,他们也就是这样背叛了自己所属的阶级,随之抛弃了可得的荣华富贵,而等待他们的则是四处流亡、儿女夭殇。

这就是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这就是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同样伟大的另一份光辉的人类遗产。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和燕妮,离开了这三个伟人中的任何一个,人类解放的学说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四、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实现共产主义?

1844年4月至8月之间,26岁的马克思写下了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全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很薄,但是,它却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几乎所有问题:私有财产、劳动异化、感性活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特别是如何理解资本。

什么是共产主义呢?共产主义就是对异化劳动的反抗,也是对基督教所开启的那个私有化进程的逆转。用马克思在“手稿”里的说法,这就是向着创造公共福祉的劳动——“人的类本质”的复归。共产主义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即少数人暴富、大多数人“完全没有财产”的异化状态。

要实现共产主义,第一步应该怎么做呢?

马克思在这里的回答大家可能想不到。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共产主义者要争取的,首先便是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即维护劳动者的劳动产品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劳动者的基本人权神圣不可侵犯—这真是言简意赅,惊世骇俗啊!

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就是“共同富裕”,是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

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的,所以共产主义……不过是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

马克思固然很少具体阐释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但这并非因为共产主义是一个比蓝天还遥远的理想、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

在“巴黎手稿” 的结尾,马克思说了一段很能打动年轻人心灵的话。马克思说,共产主义不是别的什么,共产主义就是人类爱情的真正基础,如果把这个基础抽掉了,爱情生长的土壤就被沙化了。

1848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写了一个广告传单一样的小册子,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最初,恩格斯拟定的题目也不叫《共产党宣言》,而是起初叫《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原理》(起草于1847年6月),然后,又改叫《共产主义原理》(起草于1847年11月)。他还天才地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一口气给文稿设置了25个问题。但由于每个答案都各不相同,结果文章越写越长,问题越扯越远,以至于回答第4个问题时,答案已经太长了,根本就不像是问答了。到此为止,28岁的恩格斯只能承认能力不济、气力不支,而到了这一步,他就只能求助于马克思了。

时年30岁的“大哥”马克思半途接手了这项工作,他知道自己必须完全重写,但是他的“拖延症”又犯了,以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于1848年1月末发出了一封“鸡毛信”,以半央求半警告的口气告诉马克思:如果他一周内还不能把文稿邮寄过来,那精心准备的大会就可能告吹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马克思工作时的情景:隆冬的布鲁塞尔,在一间租来的简陋公寓里,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突然停笔,起身绕着书桌踱步,然后划掉前面写下的一些内容,再次起笔,在稿子上留下左撇子难以辨识的字迹,他英俊的面容因为劳累而憔悴,乌黑的发须间已经显露出灰白的颜色。马克思就这样不断工作,不断修改,夜以继日。

马克思的反复修改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最终写出的是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华彩乐章。

如果说《共产党宣言》给马克思带来了什么,我们不妨从一张1848年的照片看去,30岁的马克思仿佛是一夜之间就白了少年头—而那正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不久。

《共产党宣言》的确是从黑夜的描述开始的,古老的传统就像幽灵一样升起,那是古罗马共和精神的呼唤—看啊!“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接下来的文字如战鼓隆隆,马克思为《共产党宣言》选择的出世方式不是自问自答,而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如同无坚不摧的罗马军团对敌人下的战表。

马克思以市民社会的发展开篇,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人类历史,并且归结为正文开篇斩钉截铁地一句话: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了。“伟大也要有人懂”,这句话用在马克思身上,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猜你喜欢

大胡子共产主义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
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
Super Strong Beard 超级结实的大胡子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大侦探辛巴狗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