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示教学法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运用

2018-07-03柯三苗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

柯三苗

【摘 要】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利用身体各种感官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幼儿歌唱教学的效率,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图示材料,具体表现为说唱型图示、创编型图示、提示型图示和对比型图示等。在运用图示法进行教学时,还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此真正为幼儿学习歌曲、感受音乐作品提供切实可行的辅助工具,有效促进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图式教学法;歌唱活动;幼儿园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家约翰先生曾提出:让儿童感到加入音乐活动是一种获得快乐的途径,而不是苦行。这就要求学前工作者必须在歌唱教学中植入“用心歌唱”的理念,让幼儿体会到音乐愉悦身心的自然本质。在传统的歌唱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模仿自己教过的歌曲,而在培养幼儿的智力、情感、个性和社会化能力等方面却无更多目标,这就导致教师的操作手段只是以机械训练为主,缺乏对培养幼儿全面素养的关注。鉴于此,我园在树立正确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歌唱教学的最佳方法。其中,图示法在歌唱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通过本文,笔者将与同行分享图示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以及获得的成果。

一、“辅乐有方”,图示在歌唱教学中的意义体现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对象是幼儿,幼儿的音乐趣味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起点。因此,幼儿园音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探讨歌唱教学的规律,并且能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和复杂的音乐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最后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现,以此激发幼儿学习的音乐兴趣。实践证明,在歌唱教学活动中运用图示手段来辅助教学,可使无形的音乐变得有形,还可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又学会美的表达,因而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促进学习内容的持续和迁移。

学前儿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发展趋势是从笼统、模糊、单调、肤浅逐步向比较细致、清晰、丰富和深刻过渡的。遵循这一规律,图示教学法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逐步推行,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在歌唱活动中运用图示,便于幼儿反复观察,精确感知和记忆教学内容;其次,图示和歌唱同步进行时,有助于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歌曲的结构;最后,当幼儿参与创编和操作图示时,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二、“学声绘形”,图示在歌唱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然而,在所有艺术符号中,音乐最为抽象。这是因为,通过音响所呈现的音乐符号很难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参照物。因此,教师要寻找适合幼儿的音乐作品,并以幼儿的经验为参照物,将这些作品图示化,使之更为简单、生动和直观。笔者以成功转化为图示的音乐教材为例,阐述图示法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一)说唱节奏型图示的运用

说唱节奏型歌曲生动而有趣,但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难点恰恰就是富有节奏性的说唱部分。课堂中,幼儿很难把握说唱的节奏,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幼儿反复跟唱练习,幼儿不仅难以感受到说唱带來的愉悦,甚至还会对说唱练习感到厌倦。此时,采用图示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例如歌曲《小青蛙回蹦蹦呱家》的说唱部分,具体如下。

××︱××︱××︱××︱×××︱×××︱

蹦蹦︱呱呱︱蹦蹦︱呱呱︱蹦蹦蹦︱呱呱呱︱

设计图示如下。

■■︱○○︱■■︱○○︱■■■︱○○○︱

其中,“■”看起来有些垂坠感,正好与小青蛙蹦起来后落地的感觉相符;“○”和张开的嘴形相似,可以理解为小青蛙“呱”的叫声。这样的图示教学使幼儿不仅可以进行练唱,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分别在“蹦”和“呱”处默唱,最后在曲调的累加中轻松学会歌曲。

图示教学虽然不是影响幼儿节奏感和操作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但这两种能力的发展确实依赖于多种感官的参与。将歌曲中的节奏型分解出来,并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图示,有利于幼儿运用视觉进行多种方式的练习,最终掌握歌曲的节奏,享受歌唱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创编节奏型图示的运用

创编节奏型图示的运用可以使歌曲节奏型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幼儿创作歌曲的热情,并能进行简单的操作。

例如歌曲《在农场里》,部分节奏型如图1、图3所示,利用图示法可改变歌曲主角叫声的节奏,如图2、图4所示。

由上图可见,幼儿既可利用图示学唱歌曲,又可通过改变小熊的位置进行节奏型创编。对幼儿来说,图示能起到暗示作用,为幼儿提供创造和再造想象的机会,促进其节奏型创编的成功。由此可见,节奏型图示的运用对幼儿的节奏感和操作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能够促进幼儿节奏感发展的音乐训练,必定是一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多种感官参与的综合性音乐活动。

(三)提示型图示的运用

1.提示型图示在学唱歌曲中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常会碰到某些艺术性很强,但唱词奇特难懂的民歌。一味枯燥地讲解常常会出现教师费尽口舌,幼儿却不知所云的结果。如歌曲《打渔归来》的歌词:“一拉金来嘿呦,二拉银来嘿呦,三拉珠宝亮晶晶……”由于缺乏感性经验,幼儿对歌词中的“金、银、珠宝”等词一时难以理解,这时可出示下图,如图5、图6、图7。

教师利用图示提取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幼儿在图示的引导下达到“经验回放”的状态。此时幼儿就能明白歌曲中“金、银、珠宝”等的具体含义:金——黄鱼;银——带鱼;珠宝——贝壳。由此在较短时间内理解歌曲的内容并记忆诸如《打渔归来》这类较难理解的歌词。

2.提示型图示在创编歌曲时的运用

在创编歌曲尤其是单段旋律多段歌词的歌曲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所创编歌曲内容混乱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采用提示型图示,如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猪的小尾巴,几根猫的胡须等图示。随后,幼儿根据已有图示创编出多种事物,教师及时做下标记,师生可根据黑板上所画事物的顺序进行演唱或表演。这一做法有助于幼儿加深理解,减轻记忆负担。

(四)对比型图示的运用

教师在帮助幼儿了解音乐中催眠曲、歌舞曲、进行曲等不同表现题材风格的教学活动中,可采用对比型图示法。例如《蜜蜂做工》是一首二拍子歌曲,歌曲《轻轻摇》是根据《蜜蜂做工》改编的三拍子歌曲。为了让幼儿准确感受和表现两首歌曲,教师根据不同表现手段做了以下标记,如图8、图9所示。由此引导幼儿寻找二者的不同,并根据图示进行歌唱。实践证明,利用线条图示引导幼儿对歌曲形象产生情绪反应,能够启发幼儿认识歌曲中的不同表现手段,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

三、“教中成规”,运用图示须注意的几点

在歌唱教学中,选择图示辅导材料的首要条件是从歌曲出发,为达到教育目标服务。这里所讲的服务是指图示的构图、内容与歌曲一致,以此挖掘幼儿的内在感受力。由于幼儿有着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图示使用的实用性、有效性有时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利用图示教学时,须全面观察,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

(一)注重画面的精致,制作艺术性图示

受年龄影响,幼儿对于美的画面更容易接受。图示制作是否整洁、美观,直接关系到图示能否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因此,教师在选择运用图示辅助法的同时,要关注图示制作的艺术性、欣赏性和直观性。

(二)积极引导思考,有效利用图示

图示是为整首乐曲甚至于整个教学活动服务的,它之所以能作用于歌唱教学,正是因为其特有的可读性。因此,教师在出示图片的同时要给幼儿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其真正理解图示,懂得正确识别图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

(三)多种感官参与,快速理解图示

教师在使用图示时应辅以具有具体指向性的语言、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以便更快地使幼兒进入歌曲意境,逐步感受、理解歌曲,而后将这些感受与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融合,真正实现图示的辅助作用。

(四)正确分析教材,适当利用图示

在运用图示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白图示只是辅助性的方法,应适当使用,而不应过度依赖。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每一个歌唱活动都需要运用图示,教师要正确分析教材,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和利用图示,最大限度地发挥图示的作用,从而提高活动的整体效果,避免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

总体而言,幼儿歌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也反映着幼儿的生活。利用图示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增强幼儿对歌曲感情的理解,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当然,教师在出示辅助性图示的同时,要依据一定的规律,使图示的形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适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图示教学才能发挥其独特的辅助作用,为幼儿歌唱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

[2]唐淑.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3]曹冰洁.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发展[J].幼儿教育,2000(12).

[4]王丽萍.学前儿童经验音乐教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2).

[5]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歌唱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浙江省温州市第五幼儿园 325002)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