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广电开拓文化丝路新蓝海

2018-07-03王羽王黑特

对外传播 2018年5期
关键词:广播影视一带

王羽 王黑特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国际共识,凝聚了全球智慧,彰显了国际影响力,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一带一路”既是经贸自由之路,也是文化交融之路。广播影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正发挥文化载体的独特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文化力量推进民心相通,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一、广播影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年来,广播影视行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多元文化融合,拓宽了影视产品市场,加大了中国文化传播力度。广播影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正成为倡议的宣传解读者、政策的践行者、文化的传播者。

(一)广播影视解读“一带一路”倡议

五年来,各级广电媒体开展了大量的“一带一路”宣传报道,形成了浩大声势,对宣传解读“一带一路”倡议起到重要作用。中央电视台推出《“一带一路”·高端说》《行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共建繁荣》等主题宣传,深入阐述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认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等重点栏目推出十集大型报道《2017,解码“一带一路”》,报道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结合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关键词,解读“一带一路”的“进化”历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推出电视新闻观察栏目《直通“一带一路”》、英语广播《丝路上的我们》、波斯语广播《重走丝绸之路》等;在面向西亚非洲、俄罗斯东欧、西欧、东南亚等地区的广播中,以及华语环球广播、英语环球广播中,开设了有关“一带一路”的多媒体、多语种专题专栏,解读“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立场,讲透“五通”的政策主张。地方广电媒体也积极结合本地特点,推出大量的“一带一路”报道。陕西广播电视台推出《你好,“一带一路”》、福建广播电视台推出《中国正在说》、广西电视台推出《“一带一路”广西人》等等,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思路、发展原则,以及与本地区发展的关系。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广电媒体纷纷发力“一带一路”报道,解读共建原则、框架思路、文化内涵,就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分析讨论,驳斥外界谬论,为“一带一路”统一认识、凝结共识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广播影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广播影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深入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构建出一条影视丝路、合作之路。2014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了“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拟定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国影视剧本土化语言译配”“丝绸之路国家大型媒体品牌活动”“丝绸之路影视精品创作”和“沿边境省区广播影视走出去”等5个类别的17个项目,①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方向。2015年7月6日,来自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哈萨克斯坦国家广播电视集团、中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陕西、宁夏等省级广播电台,共24家广播电视机构签署了成立“一带一路”广播协作网合作备忘录,该协作网将通过高层互访、采访合作、节目交流等方式发挥作用,为各成员台合作发展提供便利,政策沟通不断深化。2016年中国与俄罗斯、柬埔寨、印度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媒体和制作机构组成“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秉承丝路精神,探索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广播影视国际合作之路。广播影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结合业务特点,统筹沿线各国媒介资源,加强双边多边合作,组建共同体、签署备忘录、发出合作倡议,推动各国媒体间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用广播影视的力量串起沿线各国,推动“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三)广播影视成为“一带一路”文化的传播平台

文化是“一带一路”合作的灵魂,是推动我国与沿线各国全方位、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社会根基,是促进区域融通和优势互补的重要力量。广播影视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正为沿线国家带去真实丰富的中国生活、中国文化。电视剧《妈妈的花样年华》《老爸的心愿》翻译成斯瓦希里语在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播出,阿拉伯语配音版《父母爱情》在埃及创下3.8%的收视率。②这些中国现代题材的电视剧让沿线各国认识到一个真实的中国、可爱的中国,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正能量在世界传播。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和欧美主流媒体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纪录片《丝路时间》在匈牙利有线电视台D1播出,受到匈牙利民众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些纪录片就像历史上的“丝绸、瓷器、茶叶”,成为沟通中外的文化印记,为沿线国家送去魅力非凡的中华文化与中华精神。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大量优秀国产影视剧在沿线国家传播,并取得良好口碑,让海外民众通过这扇影视之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体会到中国灿烂的文明和现实中国的发展变化。

此外,我国广播影视还通过举办电影节、加强合作合拍、举办媒体品牌活动、强化技术产业合作、推动广播影视基础设施联通等多种方式,传播丝路文化,深化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文化繁荣,共建民心之桥。

二、“一带一路”建设对广播影视发展具有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国际合作的崭新平台,是加快广播影视“走出去”步伐、构筑新时期对外文化传播的重大机遇。

(一)挖掘底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刘奇葆同志指出:“丝绸之路上的驼队,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带出去的不仅有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更有灿烂的中华文化。”借助“一带一路”主题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国家积极提倡坚持文化先行,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这为广播影视“墙内开花墙外香”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现实基础。广播影视形象生动、具有较强感染力,是容易引起共鸣共振的文化传播载体,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向世界的良好传播形式。“文化先行”也意味着广播影视要先行,这为广播影视内容对外传播打开了新的大门,一系列的政策支撐让广播影视有了新的创作方向、创作题材、创作元素,丝路影视也将成为我国广播影视创作的重要内容。

(二)依托国家平台,深入开展广播影视文化交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构建了共同发展的新机制,这些国家合作平台使文化交流、学术往来、媒体互动更加顺畅,为广播影视文化交流提供了保障和发展空间。截至2017年10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以及相关执行计划已达300多项,③并与相关国家建立了各种区域性对话机制。这些内容从政府层面保证了“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合作的基本框架,也为广播影视发展提供了保障、机遇和使命,广播影视要借助这些机制,利用和打开这些机制,将影视发展诉求融入其中,必将会对中国影视对外发展带来较大便利和新的契机。

(三)抓住机遇,扩大广播影视对外贸易

“一带一路”建设为广播影视对外贸易提供了新思路、新题材、新内容。以往中国的影视对外贸易主要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本身的影视产业水平较高,加上固有的影视偏好,中国影视在海外传播困难重重。而“一带一路”涵盖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也向西亚、欧洲和非洲延伸,并且许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对影视文化具有较大需求。同时,因地缘关系中国与沿线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消减一定的文化折扣和贸易壁垒,这为今后影视剧的对外传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影视新技术共享创造了条件,为中国未来的影视对外贸易创造了新的天地。

(四)拓展思路,建立中国影视产业海外新格局

当前,我国广播影视无论硬件、软件还是内容在沿线国家的占有率还不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可以重新构筑中国影视产业在海外的新格局。这种新格局不仅是内容传播的新格局,更是基础设施、网络传输、技术标准等多领域多范畴的新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影视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很多国家都需要先进的播控中心、传输网络、发射台站,这对中国制造、中国标准而言,将是巨大机遇,既能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便利,也能使中国先进的广播影视技术、理念、人才与世界共享,为全球发展服务。

三、广播影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着力方向

积极推动广播影视布局“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提升我国广电综合竞争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广播影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要扮演好宣传者、解读者的角色,更要融入其中,抓住一系列重大机遇,以广电之力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广电发展,让世界“美美与共”,使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一)用融通世界的话语体系传播好“一带一路”建设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讲述好中国的“一带一路”故事,是广播影视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要多思考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用具有贴近性、感召力的音视频信息,展现我们对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命运的认识、思考和担当,既要胸怀全球,注重世界眼光,又要站稳中国立场、把握中国特色。要善于对“一带一路”新理念进行有效提炼、艺术表达,不能干巴巴说八股文说套话,不能空洞地说教,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用真实客观深刻的视听语言,凝聚起共商共建共享的强大力量。语言通民心才能通,要进一步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加强广播影视作品译配,让沿线国家的人民听得懂看得懂,真正理解中国建设发展的理念,了解中国文化。

(二)打开思路加强交流,拓展影视文化贸易

由于文化折扣导致海外观众对中国影视作品并不买单,当中外文化发生碰撞时也常常造成各种误读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要想走出去,走进海外观众心中,就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文化距离提前策划,因地制宜。影视作品在启动阶段即确立主要的传播地区和受众,再结合这些地区的特点进行具有贴近性、接地气的创作。要加强与沿线国家长效化的交流合作,使影视文化产品具有中外传播的双重属性和价值。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影视企业与国外影视机构就IP改编、合作合拍、版权发行等内容进行合作。如华策集团已与俄罗斯独立广播公司CTC传媒以及国家传媒集团(NMG)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要积极借助“中国联合展台”、中外媒体论坛、国际影视节展等多种渠道宣传推介中国影视产品,为中国影视产品迈向沿线国家打开更多窗口。

(三)推动广播影视重点项目与机制建设双管齐下

一方面我们要以广播影视重点项目为抓手,用具体项目打开“一带一路”建设的窗口。“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对促进民心相通、凝聚国际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需进一步夯实广播影视“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做好中长期规划,做到广播影视重点项目之间,以及广播影视项目与其他领域重点项目的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另一方面,建设“一带一路”还要促进各方在广播影视文化领域形成广泛持久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整合和对接现有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尤其要积极利用已有的国家合作平台,将广播影视建设项目融入其中。同时,鼓励各省区市在广播影视文化交流领域开展“一带一路”区域性合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一带一路”影视合作与交流。

(四)抓住技术发展机遇,推动广播影视基础设施联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广播影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要承担文化交流和宣传职责,也要在广电基础设施领域发挥作用。我国广电相关部门正在老挝、柬埔寨开展DTMB(数字电视地面廣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传输覆盖网络建设,在海外推广“中国巨幕”系统及其专用母版制作技术。未来,广电行业在沿线国家影视基础设施与技术领域将大有可为。另外,还需创新合作模式,探索数字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互利共赢,积极探索与当地广电机构合作,投资建设数字电视无线网,协助完成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换,把中国广播电视设备、技术和标准带到沿线国家,为当地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服务。进一步在海外推广“中国巨幕”系统及其专用母版制作技术,推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将中国的新技术新标准向世界推荐,与世界共享。

「注释」

①车南林、蔡尚伟:《“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合作历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11期。

②刘水明、韩晓明:《中国故事拉近中埃人民距离》,《人民日报》2016年5月2日。

③梁晓辉、曾鼐:《项兆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签订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等300多项》,中国新闻网,2017年10月20日,http://www.chinanews.com/ gn/2017/10-20/8357081.shtml。

猜你喜欢

广播影视一带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