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象牙塔?
2018-07-03
作为持续关注年轻人群体的商业媒体,《第一财经周刊》连续9年的毕业生封面,几乎记录了同时段中国最具希望的群体—“大学生”们的择业轨迹。
从80后到90后,从跨国公司、本土公司到创业公司,从金融、零售到IT,大学毕业生们用自己的职业选择描摹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商业迅速繁荣的曲线。其间的兴奋、迷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对个人价值的确认,则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图景。
毕业生封面报道的文字,总是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气息。但今年,我们并没有将这种氛围延续下来。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更多的大四毕业生早已不为工作去向奔波,他们早在大二,甚至大一刚一入学,便明确开始了未来职业的思考与规划,并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展开较为充分的实践探索。根据《第一财经周刊》针对大学生所做的《“大学”这款游戏,你怎么打》的调查问卷,14.18%的学生从大一开始考虑,23.57%的学生从大二开始着手谋求毕业后出路。这个现象大约从2014年便开始了。
在感叹大学生清晰的择业观念和行动力的同时,我们也突然意识到,那个所谓的远离现实社会、安靜读书的“象牙塔”已消失无踪了。
我们或许最清楚什么力量在助推这个现象的发生。2011年10月,《第一财经周刊》做了一篇名为《3000万消费者》的封面报道,里面提到,借助包括手机、饮料、牛仔裤、微博、汽车、笔记本在内的新产品,大公司们纷纷挤进校园市场,使出浑身解数征服新一代消费者。与此同时,大公司也开启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近年来,公司在寻找并培养潜在人才的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从简单提供实习机会,到展开比赛,提供投资,大学生们的职业路径日渐清晰。
另一方面,大学学科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轨的现状,也促使大学生过早感受到职业选择的焦虑,从而提早开启求职之路。
不可否认,任何人都希望通过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来寻求理想的职业与个人发展空间。但大学的意义是否唯有如此,却值得探讨。
从根本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现代大学都被赋予了培养具备完整人格、一定思考能力、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公民的使命,而绝不仅仅是个人职业教育的高等培训机构。英国教育思想家纽曼甚至认为过于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有违大学本义:“新大学在功利派理论的指导下,更看重的是专业培训而不是文化要求,是考试及结果而不是心理过程,是对事实的被动获取而不是心智的一般活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对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批判,无疑是对实用主义渗透大学的某种担忧。在这期封面故事的操作过程中,这个问题也几乎引起了所有采访对象的反思。放置于整个人生阶段,大学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教育的意义何在?学生、教师、企业、大学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把个人发展与大学使命更好地衔接起来,而不是任由短期功利需求绑架自由的大学时光,都值得我们深思。
无论如何,大学时期恰是年轻人探寻自我,确立个人价值的黄金时代—这也是我们为何把大学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并在未来仍将持续推出重磅报道的原因,它决定着我们的商业、城市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