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璀璨的文明
—— 观西夏与播州文物展

2018-07-03肖凌霄

藏天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播州杨氏西夏

文/肖凌霄 胡 蕊

◎展览现场 乔啟明 摄

2018年5月18号,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贵州主会场系列活动在贵州省博物馆拉开帷幕。

在众多活动中,当天开展的《逝去的风韵——西夏与播州文物展》成为亮点。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95件套155件藏品,包括他们的镇馆之宝鎏金铜牛,和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46件套藏品一起展览。展品包括瓷器、金属制品以及西夏文字等,代表了西夏和播州绚烂独特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繁荣,历经数千年的交融与积淀,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随着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这些尘封的文化重新拾回。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宁夏、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等广大西夏故土地区,发现了丰富的西夏遗迹遗物,陆续出土的各类西夏文献文物,为人们认识西夏、研究西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把这些历史的碎片并在一起进行展示,既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性,又能领略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

西北的西夏王国和西南杨氏统领的播州都处于中原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在文化特征和时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次展览截取的是两地从唐朝到明代的历史,两个展览放在一起观众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和地区性,他们之间的区别碰撞强烈而震撼。

西夏文化

西夏只存活了190多年(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它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虽只存在两个世纪,却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信仰和灿烂的文明历史。

20世纪80年代,凝聚了西夏人智慧和才干、展现了西夏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类文献、文物被大量发现,独具魅力的西夏文化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清晰起来。

文 字

西夏立国后,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以羌人的文字为基础,借仿汉字造字法,创造出了西夏文字。西夏灭亡后,党项人逐步与其他民族融合,西夏文字流传至明朝中后期失传。

◎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拓片)

直至1804年,清代学者张澍偶然发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使西夏文又重为世人所知;1908年沙俄考古学家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发掘出大量西夏文物带回俄国,西夏文字才开始被中外历史学界逐步系统研究和破解,各国学者纷纷研习,西夏学正式形成。

西夏对出版印刷也格外重视。目前出土的西夏文木雕版主要出自西夏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宁夏贺兰县的宏佛塔,其中宏佛塔出土最多,约两千余件残块。西夏的木雕版种类很多,有的正反面都刻有文字,各雕版的版式不同,字体大小也不一样,体现出了西夏文字的丰富多变。

工艺品

与中原地区器物相比,西夏工艺品蕴涵着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比较典型的器物有扁壶、高足碗、白瓷豆等,它们的造型设计与党项人的游牧生活密切相关。其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有的壶腹部正反面各有一圈足,背面圈足起放置平稳的作用,正面圈足有对称和加固胎体的作用;有的只有一侧有圈足;也有小型扁壶没有圈足的。

铸造离不开金属。西夏所需金属大多从中原进口。正因自己开采、冶炼的金属很少,所以西夏十分重视发展金属铸造业。其中最能代表神秘王朝辉煌见证的便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鎏金铜牛。它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4厘米,重188公斤,1977年于宁夏银川西夏王陵M177号陪葬墓出土。铜牛体形硕大,比例匀称,跪卧姿,显温驯之态。双耳直立,双眼圆睁,炯炯有神。颈背部肌肉轮廓分明、清晰有力。铜牛中空,集塑形、铸造、鎏金、抛光等工艺于一体,反应出当时西夏已掌握相当成熟的冶炼铸造技术。

据贵州省博物馆专家介绍,西夏墓葬中随葬制作如此精美肥硕的铜牛,说明了牛和牛耕在西夏畜牧业生产及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西夏农耕化的过程提供了实物佐证。当初发现鎏金铜牛还有个小插曲:1977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清理西夏陵区177号墓时,发现其空空如也。正当人们失望之时,一位工作人员突然踢到了一个硬物,正是这铜牛的一角。后来这头牛被大家称之为“一脚踢出来的国宝”。

西夏时期的佛教绘画达到了很高的造诣,留下了不少艺术精品。早期壁画在题材、布局、人物形象、衣冠服饰、技法等方面都接受了北宋、五代的影响,具有严谨写实的作风,但构图上往往公式化,体裁比较单调。晚期壁画受到辽、金和南宋画风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特点,人物形象逐渐接近党项族的面部特征和体质特点,出现了西夏流行的服饰。后期藏式佛画开始流行,密宗大日如来和观音为本尊的壁画出现,壁画供养人已是典型的党项人装饰。唐卡是最富有藏族特征的一个画种,其构图对称紧凑,装饰满而繁,线描细致有力,敷色浓艳,对比强烈。

播州文化

播州即今贵州省遵义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唐初,遵义设郎州,唐朝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郎州更名播州,历唐、宋、元、明四代。明万历年间平播战争之后,遵义划入贵州省。

元明两代是播州杨氏土司的鼎盛时期,兵强马壮,幅员辽阔。北面,渝州城外数十里的南川、万盛、綦江等地均属播州地界。南面,播州疆域突破乌江,及今黔南福泉、瓮安、平塘和黔东南凯里、黄平、丹寨一带。播州土司还长期兼职四川行省巡按、都指挥使等职务,挟制四川军政。播州杨氏为西南地区抗元武装的中坚力量,与中央王朝保持较为密切的政治关系,以藩臣自居,崇尚儒学,倡导礼教,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土俗大变,使播州文化既以汉文化为主导,又保留了许多民族的地域文化元素。

建 筑

播州建筑以杨粲墓和海龙囤为典型代表。杨粲墓在今贵州遵义市,为夫妇合葬墓。杨粲为第十三世土官。墓建于南宋理宗淳年间,1957年清理发掘,白砂岩条石砌成,分南北两室并列,墓室为仿宋代木结构宫殿建筑,规模很大。墓底均设腰坑,各藏铜鼓一面。墓内石刻甚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墓主人、文官、武士、侍女、进贡人等二十八尊雕像,反映了当时的官服制度,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杨粲墓墓志铭为国家一级文物,仅发现残石8块,文字多残缺,仅存290字。墓志铭正文上半部分主要记载杨氏入播及治理播州的过程,而下半部分主要记载杨粲及其子杨价的事迹。对杨价的事迹,由于铭文残缺太多,语焉不详。但从“……然泣血之请,义难固辞,异时……孝之传,可不奏功,精忠贯……”判断,下段铭文内容与杨价抗击蒙古入侵有关。

◎ 西夏文中号字木雕印版

石 刻

在播州石刻中,以杨粲墓的石刻最为精美,是南宋墓葬石刻的典型之作。石刻有刻画细腻的人物、花草、器物造型,更有演乐、备宴等生动的墓主生活场景。

杨粲墓女室棺床下石雕龙头国家一级文物,1957年出土于遵义桑木垭皇坟嘴杨璨夫妇合葬墓,共4个,分别垫于女主人棺床石板之下的四角,与棺床两侧中部的交股龙身及龙尾,合力将棺床腾空托起,承负棺床的全部重量。龙口或微张或闭合,双目圆睁,或成仰首之状,或成平视状,形象逼真传神,极富立体感。龙头采用圆雕技法,根据石头的自然形状整体雕刻而成,刀法洗练,造型优美,不论前观还是后看,都显得和谐自然。四龙抬棺床,构思巧妙,工艺精湛,显得墓主人高贵不凡。

田墓女室棺床下石刻奴仆 国家一级文物,1957年出土于遵义理智村大房寨遵M2棺床下。顶棺奴一对,为圆雕跪像。身体矮短,头顶堑平,脸稍偏,五官端正,呈忠厚纯朴之状。身穿坦胸短衣,下着短裙,头发上梳,挽髻于后脑。一手抚曲膝,一手支跪腿,作挣扎用力状。置于女室棺床下,作用如同磉蹬。其脸型、发式、衣着最有特点,或系当时某少数民族中年妇女的摹拟像。

石刻展示了明代庭院建筑的整体,表现了明代播州土司的生活细节,反映了明代播州的葬俗,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工艺品

播州墓葬中出土的铜器有铜鼓,铜镜,铜洗,铜瓶等,反映了播州杨氏的雅致生活。遵义型铜鼓的流行时代自公元十世纪至十五世纪,地域范围分布在以贵州、广西北部为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区。鼓面无立体蛙、兽饰物,它的花纹和图案也衰退简化。是由冷水冲型铜鼓蜕变而来,也是由冷水冲型铜鼓演变到麻江型铜鼓的过渡形式。

◎ 田墓女室棺床下石刻奴仆

◎ 杨粲墓女室棺床下石雕龙头

◎ 金条脱

◎褐釉剔刻花四系扁壶 乔啟明 摄

金银器在播州杨氏墓葬中有较多发现,主要集中出土于杨价夫妇合葬墓,杨相夫妇合葬墓中。播州出土的金银器中属金条脱尤为瞩目。它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958年出土于遵义鸭溪乐理乡明代墓。圈径7.6厘米,长22.5厘米,宽0.3-1.2厘米,重191.8克。条脱也称“缠臂金”、“臂钏”。是古代妇女套在手臂上的一种装饰品。该条脱呈弹簧状环绕14圈,首圈宽1.1厘米,其余圈宽0.3厘米,素面微凸,两端拉拽成金丝小套环,缠绕在镯圈上,以便衔接。造型别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历史欣赏价值。

玉器,在播州杨氏墓葬中也有较多发现,主要集中出土于杨价夫妇合葬墓,杨相夫妇合葬墓中。杨氏墓中出土有玉牌,即革带上的玉牌饰。出土7件,桃形2件、方形5件,正面均有浅浮雕海潮纹。

猜你喜欢

播州杨氏西夏
Fort Besieged
西夏静州新考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作品选登
《明实录》所载播州杨氏土司“进贡”事例初析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杨铿夫妇合葬墓发掘记 追寻宋明播州土司的足迹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