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家浜文化晚期陶鼎的兴起及其影响

2018-07-03马晓光

东南文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太湖A型遗址

马晓光

(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环太湖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制鼎、用鼎的传统悠久绵长,这一传统滥觞于马家浜文化。在该文化确立之初,也有学者探索性地将陶鼎作为其典型器物之一来讨论[1]。但受材料所限,相当长时期内学界关注的该文化主要炊器仍是陶釜[2]。近年来,能够反映马家浜文化居民制鼎、用鼎情况的材料才逐渐增多,目前经过正式调查发掘并发表材料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发现陶鼎的有近30处,也确认了两个以鼎为主要炊器的晚期地方类型——“西溪—神墩晚期类型”和“庙前类型”[3],形成了陶鼎最初出现于马家浜文化晚期的太湖西、南部的初步认识。通过对目前所见陶鼎的形态类型、分布情况作进一步梳理,还可明晰其创制机理、发展过程和后续影响等问题。

一、陶鼎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马家浜文化有以釜为炊器的漫长历史。该文化晚期进入了由用釜向用鼎转变的过渡阶段。按鼎、釜之间在器身形态上的相似程度,可判断两者的亲疏关系,据此可将陶鼎大致分为甲、乙、丙三大类。此外,鼎足的形态对于区分不同制鼎技术的区域性和阶段性也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在缺少完整器标本的情况下尤具关键作用,在下文也会视情况补充说明。

1.甲类

甲类陶鼎鼎身形态直接脱胎自马家浜文化陶釜,质地也多为夹砂或夹蚌红陶。按照器身风格可分为A型和B型。

A型鼎,器身风格承自太湖西部陶釜,腰檐多为斜上出檐,边缘光滑,器腹较浅,平底或浅圜底,按照口部形态可分二亚型。

Aa型,折沿外翻,呈罐形,可分二式:Ⅰ式带有腰檐,平底,肩部装4枚鋬,鼎足厚而矮,且足面附加泥条支撑;Ⅱ式略去腰檐,浅圜底,鼎足薄而高,足身拗成瓦状,足面泥条的两侧及泥条上压按窝(图一︰1—3)。

Ab型,敛口,若钵形,可分二式:Ⅰ式为素边腰檐,鼎足薄而高,根处常有1、2枚不规则凹窝图一︰4—6);Ⅱ式省去腰檐,足根处1枚凹窝(图一︰7—8)。

除上述二亚型外,太湖西部也还存在着少量类似盆形、筒形等其他鼎身形态,理论上都应与该地区早期陶釜形态基本对应,但标本留存数量和保存情况不甚理想,本文不再举例、分类。从整体上看,A型鼎源自本地陶釜,在其发展过程中腰檐蜕化、平底转向圜底,是去陶釜化的表现,鼎足向扁、薄、高发展,体现出技术的成熟。

图一//甲类陶鼎及鼎足

A形鼎中,Aa型Ⅰ式出现最早,形态也最为原始,见于江苏溧阳神墩遗址[4]晚期早段墓葬中,属于马家浜文化晚期早段。Ⅱ式见江苏宜兴西溪遗址[5]晚期遗存中,以及江苏常州圩墩遗址第二次发掘[6]的中层墓葬群,均已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Ab型Ⅰ式鼎见于西溪遗址晚期遗存中,鼎足制作技术显得较为成熟,出现的时间可能要略晚于Aa型Ⅰ式鼎。Ab型Ⅱ式见于浙江安乐芝里[7]和江苏吴江广福村遗址[8],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

值得注意的是,足面正中安装凸脊的正装扁足样式在A型鼎中颇为流行,并且见明显早晚变化,可分三式:Ⅰ式足体粗厚,足面上半部附加锥形泥条为脊(图一︰12);Ⅱ式足体减薄,截面凹弧,泥条贯通足面,两侧或有按窝(图一︰13、14);Ⅲ式在前式基础上,泥条上施以间隔按窝,呈附加堆纹状,也出现并列安装3条泥条的情况(图一︰15、16)。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鼎足不再需要以厚度来保证结构刚度,凸脊的“加强梁”作用也逐渐消失,最终成为一种装饰。就目前发现所见,Ⅰ式、Ⅲ式鼎足都见有相对完整的器形(图一︰1、2、6),Ⅱ式足复原器暂缺。神墩遗址晚期早段等遗存中出土陶鼎的情况表明,A型鼎在创制之初就采用了此类鼎足并长期沿用,由此奠定了正装扁足在该型鼎中的主流地位。因此带脊正装扁足也可视为A型鼎的一个代表性特征,由于鼎足的保存情况优于整器,指示性也强于其他部位残片,其时空分布可作为A形鼎分布情况的重要补充。目前发现该型鼎足,Ⅰ式多见于常州溧阳神墩遗址,亦见于江苏高淳薛城遗址[9],Ⅱ、Ⅲ式仍以太湖西部较为多见,发现于宜兴西溪及骆驼墩[10]、常州圩墩[11]等遗址,但同时也少量见于周边地区,如浙江安乐芝里、长兴江家山[12]、湖州邱城[13]遗址,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14]以及上海青浦崧泽遗址[15]等。

结合鼎及鼎足的分布情况看,A型鼎最初产生于马家浜晚期早段的太湖西部,宜溧山地一带是其分布的核心区。随后又向东、南方向少量扩散,抵达沪西和浙北毗邻地区,但分布重心并未明显改变。

B型鼎,器身风格承自太湖东部地区陶釜,腰檐多为水平出檐,边缘捏出花边,器腹较深,都为圜底。与A型鼎类似,按照口部形态也可以分出折沿外敞的Ba型和无沿敛口的Bb型两个亚型。鼎足形态多样,未见重复,有扁凿形足、锥形足、带扉棱状附加堆纹的柱形足等,由于标本量过少,不具有进一步细分的价值(图一︰9—11)。整体看来,B型鼎数量少,未见历时变化,鼎足样式杂芜,缺少章法。该型陶鼎主要见于江苏吴县草鞋山墓地[16]以及浙江嘉兴平湖大坟塘遗址[17],分布在太湖东部。草鞋山墓地碳十四测年在距今6000年左右,已接近马家浜文化年代下限。

2.乙类

乙类陶鼎具有部分马家浜文化陶釜的特征,多为夹砂红陶,部分器表也采用陶釜上常见的着红陶衣技术,罐形器身,折沿、鼓腹,肩部或有双耳或鋬,口沿及上腹残片与陶釜往往难以区分,但几乎不见带腰檐残片,锥柱型鼎足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陶鼎的又一重要特征。可按鼎足分三式,Ⅰ式鼎足为短细曲棍状,不甚规整,根部内曲而尖部外撇,装于腹侧呈抱鼎之势,近根部捏出小耳状泥突;Ⅱ式足体弯曲程度有所减小,装足位置下移,泥突弱化为小凹坑;Ⅲ式演变为根部粗硕、足体较直的锥形足,装足位置更趋鼎底,呈撑鼎之势,足根或按有并列凹窝2或3枚(图二)。

本类陶鼎主要见于浙江余杭庙前遗址[18]。由于遗址中相关堆积或较为单纯或遭良渚时期扰动,具体时代较难确定。该遗址第五、六次发掘的H11打破生土,又被包含乙类陶鼎残片的良渚文化时期扰动地层叠压。灰坑中出土了类似于神墩遗址早期晚段A、H型“陶罐”的残片,而扰动地层中未发现与之时代相当或更早的遗物,推测H11的形成时间早于被扰地层的原生年代,也即含有乙类陶鼎的原地层不会早于马家浜文化早期晚段。另外,在浙江余杭吴家埠遗址[19]第三文化层中,发现少量类似神墩遗址晚期早段大量出现的平底釜形小鼎,还发现了一些与小鼎鼎足不同的不规则鼎足”,直径约2、高约10厘米,据此描述判断很可能是乙类Ⅰ式鼎足,故其出现时间或不晚于吴家埠遗址第三文化层、神墩遗址晚期早段。由上述线索推测,乙类鼎的创制时间约在马家浜文化晚期早段,与甲类A型Ⅰ式鼎的出现时间相去不远。乙类鼎的早期形态除见于余杭地区外,可能还见于浙江桐乡新桥遗址[20]。较晚的Ⅲ式见于浙江绍兴寺前山遗址[21],江苏吴江广福村遗址、吴县草鞋山遗址、常州圩墩遗址[22],上海福泉山遗址[23]、金山查山遗址[24]。可见本类陶鼎发源地在余杭一带,并向周边扩散。但从发现数量上看,早期形态以庙前遗址为多,晚期形态以寺前山遗址为多,苏、沪地发现量极少,故其分布重心始终在浙北地区,并有南移倾向。

图二//乙类陶鼎

图三//丙类陶鼎及鼎足

3.丙类

丙类陶鼎器身形态和器表装饰都明显不同于马家浜文化陶釜,亦多为夹砂或夹蚌红陶。可按器腹形态分为三型。

A型,钝折腹,腹部弧线较为柔和,在折腹位置或略微偏上处有一周按窝。微弧肩,在肩部或颈部上有多重弦纹装饰,平窄折沿,鼎足安装位置靠近器底。可按鼎足分为二型:Aa型为槽形足,即窄正装扁足正面中部按抹深凹槽一道,或在凹槽中再施加若干按窝(图三︰1—3);Ab型为侧装窄扁足,足体两侧按压凹槽,凹槽上端有按窝,部分在足背上也压出凹槽(图三︰4、5)。A型陶鼎的残片发现略多于其余两型,是丙类陶鼎中较为主要的一型。

B型,锐折腹,折腹位置有附加堆纹。器颈部明显,广肩,部分在器肩上有多重弦纹装饰。鼎足安装位置接近折腹处,以槽形足为主。该型鼎标本数量较少(图三︰6、7)。

C型,广口,折沿,圆弧腹,腹壁弧度不大,鼓出程度较小,无颈部,折沿斜出,沿面较宽。扁凿足安装于器底,有的鼎底带泥凸。该型陶鼎亦较为少见(图三︰8、9)。

此外,还有一些与丙类陶鼎共出的未复原鼎足残片,有扭曲状足和宽扁多凹槽足,后者较为多见。这些鼎足与A型鼎上发现的凹槽形足、侧装扁足的成型和装饰手法一致,多用按、压、抹、捏,于表面形成窝、槽状的凹陷,当为同类(图三︰10—12)。

丙类陶鼎在太湖地区的出现,当已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在太湖西部的神墩、西溪等遗址,其出现都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约在距今6200年或稍晚。而在位置相对偏东的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吴县广福村、昆山绰墩[25],上海青浦崧泽等遗址,其出现的时间则已接近马家浜文化年代下限,大致在距今6000—5900年间。丙类(A型为主)陶鼎的分布有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

二、陶鼎来源辨析

甲类A型陶鼎器身源自太湖西部地区腰檐釜无疑,但从釜到鼎的转变机理尚不明确。从骆驼墩等遗址可知在马家浜文化早期该地区可能主要盛行釜、灶搭配,神墩早期未见陶灶,发现少量柱状釜支脚,与最早的鼎足形态仍有一定差距。而另一方面,在神墩晚期墓地中,常随葬有冥器小鼎,器身若平底釜状,但口沿下器鋬皆省去,而于腰檐上加装一上翘把手或鋬,形如单把三足盉。三足盉类器物是神墩遗址最早出现的三足器,从小鼎和三足盉的相似性推断,甲类A型鼎最初可能是一种移植了三足盉的装足技术的“三足釜”,而足面泥条“加强梁”的设置则体现了制陶者在移植该技术之初对其承重性能的顾虑。

图四// 庙前、楼家桥遗址炊器形态对比

甲类B型鼎从太湖东部腰檐釜改制而来,但发现数量少、分布范围小、出现时间晚,鼎身无历时变化且鼎足形态不固定。推测该型陶鼎作为一种后发类型,器身直接沿用本地陶釜之后,未有足够时间经历蜕变;器足则受到过其他地区既有陶鼎传统的强烈影响,未能产生自身特色,如扁凿形、锥形足就很可能分别来自附近地区传入的乙类和丙类陶鼎。因此甲类B型鼎不仅缺少创制的内部动力,后期发展空间同样不足,受到周边既有陶鼎传统影响较大。

乙类陶鼎早期鼎足形态脱胎自浙北一带流行的猪鼻形陶支脚,理论上应当是釜、支脚结合产生的新器类,但器身的早期形态与马家浜文化腰檐釜的特征并不完全一致。考虑到庙前遗址已处于传统上认知的马家浜文化分布南缘,故可能混合了部分由杭州湾以南汇入的文化因素。在杭州湾以南,见鼎较多的有浙江诸暨楼家桥遗址为代表的“楼家桥文化类型”[26]。该类型遗存存续时间与马家浜文化晚期基本平行,文化面貌兼具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自创因素。陶鼎属该文化类型自创器类,鼎身形态可能同时受河姆渡和马家浜文化炊器传统影响,折沿、球腹、无腰檐、肩部或有成对小鋬的基本特征,与庙前遗址发现的乙类鼎颇为接近。两者鼎足形态虽然差异较大,但楼家桥遗址早期鼎足呈上细下粗的“马蹄状”,也是由支脚蜕变而来,两种鼎足在成型机制上的近似性,以及后期去支脚化、锥形化的演变方向上的一致性,可能并非巧合(图四︰1—11)。此外,在庙前和楼家桥遗址也都发现了可能由鼎衍生而来的亚腰甗形炊器,这在其他地区都比较少见(图四︰12、13),推测两地的炊器传统有较强的联系。在嘉兴一带如马家浜等遗址也有少量可能是楼家桥文化类型的陶鼎直接北上的痕迹,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陶鼎有柱形足外侧带有扉楞状附加堆纹(本文中甲类Bb型),就很可能是受其影响。

丙类陶鼎为全新风格,在本地区并无源头,且呈从西向东散布之势,极可能由其他地区经宁镇地区传入。检视宁镇以西地区材料,在淮河中游及邻近地区分布的侯家寨文化[27]遗存中多有发现类似丙类A、B型鼎的标本。侯家寨文化地处漩涡地带”[28],陶鼎传统兼收并蓄,又自有创新。其槽形足、肩部施弦纹和部分锐折腹的特征乃是庙底沟文化陶鼎的特色,一些陶鼎高颈、斜肩、肩部与足根处粘贴小泥丁的做法又来自大汶口文化早期。此外还可能受到黄鳝嘴文化陶鼎的深球腹传统的影响,以至部分陶鼎的折腹程度较鲁、豫地区近似器物有显著减弱(图五︰1—6)。除此之外,侯家寨文化陶鼎鼎足在槽形足基础上也多有创新,使用徒手按、抹、拗的塑形手法,通过加宽、捏窄、扭曲创造了一系列变体(图五︰7—12)。反观湖州、常州和苏州一带出土不少归入丙类鼎的鼎足标本,皆为此种风格。是以侯家寨文化陶鼎传统对环太湖地区影响为甚。

图五// 侯家寨文化陶鼎及鼎足

图六//黄鳝嘴文化陶鼎

丙类C型鼎风格与A、B型略有不同,可能直接来自皖南西部和鄂东的黄鳝嘴文化[29]。C型鼎大弧腹、扁凿足、鼎底泥凸、角形盖纽等特征以及单墓随葬双鼎的现象,可见于黄梅塞墩[30]、宿松黄鳝嘴[31]等遗址。标本所属的东山村M101中,豆、罐、盆、璜等其他随葬品也均呈现浓重的黄鳝嘴文化色彩。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黄鳝嘴文化东渐势头显著,波及近江的宁镇至湖、常、苏一带,但对陶鼎的影响相对较弱,同类风格器物环太湖流域内发现偏少。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大致得出各类型陶鼎的分布情况(图七)。在马家浜文化晚期早段,太湖西部和南部的甲类A型和乙类是主要的陶鼎类鼎,到晚期晚段,丙类陶鼎从西部进入。需要说明的是,丙类陶鼎的东传很可能是波浪形扩散,并无具体的路线。而在太湖东部,各类陶鼎杂然并处,本土的甲类B型鼎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一个以甲类B型鼎为主流的分布区域。

图七//各类型陶鼎分布状况示意

图八//马家浜晚期部分陶鼎与崧泽早期主流陶鼎对比

三、后续影响

马家浜文化晚期诸型陶鼎在环太湖地区的出现和传播,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尽管陶釜仍为主要炊器,但类型萎缩明显,并可见非实用化的变异,如神墩遗址陶釜由早期二段的10型减至晚期三段的3型,骆驼墩遗址陶釜同样由多型并存减为1型。另一些地区的陶釜趋于非实用化,如浙江德清、余杭等地发现过一些变异的平底筒形釜,器身极为瘦长,底部向外呈碟形出檐,更有在腰檐、底檐上安装环形鋬者,已明显脱离了炊器的实用需求,可能作为礼器使用。

其次,外来制鼎传统的渗透,令本土陶鼎的制作技术和生存空间也都受到影响。分布偏北的甲类陶鼎发展至后期,A、B型鼎都出现了少量借鉴外来鼎足技术(槽形、凿形足)的情况,甲、丙两类陶鼎可能发生了技术融合。而南部的乙类鼎的分布重心南移,最终退出余杭地区,为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晚期所吸收,与丙类陶鼎的持续扩散有密切关系。

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到崧泽文化早期,环太湖地区居民的炊器已经完全以鼎为主,鼎身形态上也再无釜的遗韵可寻,陶釜的时代宣告终结。马家浜文化时期引入的丙类A型鼎的器身风格逐渐流行,本土特色似乎仅在鼎足上得到部分保留,形成正装扁足为主、侧装窄扁足为辅的基本结构(图八)。后者在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还属于比较弱势的鼎型,到崧泽早期数量已经明显增多,良渚时期发展成为绝对主流,最终形成庞大的鱼鳍足—T形足陶鼎系列。

总体而言,环太湖地区陶鼎滥觞期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陶鼎在本土文化的炊器传统中有脉络可寻,并可能存在西、南两块不同原生区域。而外来鼎型经由宁镇、常州地区的引入,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环太湖地区陶鼎类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外来因素被有选择地深度整合到本地文化之中,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陶鼎传统。而关于陶鼎创制的具体动因,即要回答陶鼎为何于距今6500年之后首现于环太湖西、南部的近山地带,其创制与生计方式和人居状况的发展有何直接联系等问题,还有待于考古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1]牟永抗、魏正瑾:《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太湖流域原始文化的分期问题》,《文物》1978年第4期。

[2]a.姚仲源:《二论马家浜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980)》,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33—143页;b.陈晶:《马家浜文化两个类型的分析》,《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1981)》,文物出版社1984年;c.张照根:《关于马家浜文化的类型问题》,《农业考古》1999年第3期;d.宋建:《从陶釜来看马家浜文化的时空变迁》,《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e.张勄:《马家浜文化三题》,《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

[3]a.田名利:《略论环太湖西部马家浜文化的变迁:兼谈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分区和类型》,《东南文化》2010年第6期;b.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溧阳神墩》,文物出版社2016年,第533—560页。本文对马家浜文化早、晚期和晚期早、晚段的划分亦参考上述资料。

[4]同[3]b。

[5]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宜兴西溪遗址试掘简报》,《东南文化》2002年第11期;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宜兴西溪遗址发掘纪要》,《东南文化》2009年第5期;另有部分材料见《溧阳神墩》。

[6]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

[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安乐芝里遗址的马家浜、崧泽文化遗存》,《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告集(1996~2014)》,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59—66页。

[8]苏州博物馆、吴江市文物陈列室:《江苏吴江广福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3期。

[9]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馆、高淳县文管所:《江苏高淳县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5期。

[10]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9年第5期。

[11]常州市博物馆:《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2001年第1期。

[1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江家山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八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86—599页。

[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湖州市邱城遗址第三、四次的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七辑),杭州出版社2005年,第66—91页。

[14]张照根、姚瑶:《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东南文化》1999年第2期。

[15]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94-1995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的发掘》,《上海博物馆集刊》2000年第8期。

[16]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17]嘉兴市文化局:《马家浜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1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庙前》,文物出版社2005年。

[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吴家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建所十周年纪念1980~1990)》,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55—84页。

[20]张梅坤:《桐乡新桥遗址试掘报告》,《农业考古》1999年第3期。

[21]王海明:《绍兴杨汛桥寺前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考古新纪元》,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6—37页。

[22]常州市博物馆:《常州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4年第2期。

[23]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0—11页。

[24]孙维昌:《上海市金山县查山和亭林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7年第3期。

[25]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昆山绰墩遗址》,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18—119页。

[2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楼家桥、塘山背、尖山湾: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0—77页。

[27]a.阚绪杭:《试论淮河流域的侯家寨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25—139页;b.杨立新:《皖江地区原始文化探析》,《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30页;c.陈艳:《论侯家寨文化》,《东南文化》2016年第2期。

[28]高蒙河:《试论“漩涡地带”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东南文化》1989第1期。

[29]a.同[29]b,第133—135页;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梅塞墩》,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97—299页。

[30]同[29]b,第14—21页。

[3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松黄鳝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太湖A型遗址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上京遗址
验 血
太湖三白
太湖一角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