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行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的应用价值
2018-07-02石玉春李智华
石玉春 李智华
【摘 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行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護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200名入组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行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普通护理,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95%),对照组患者为(8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2.85±2.6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86±3.1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更好。结论:将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措施运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的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改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该护理方法可在相关科室进行推广。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一体化防治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2
由于精神疾病[1]的患者在疾病发作时,所呈现出的行为往往不受到自己的控制,不仅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会加重对周围他人的伤害,而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往往不知道做过什么,也没有办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而加强对患者的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200名入组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有62人,女性有38人,年龄区间在19-67岁,平均年龄为(43.59±5.21)岁,病程在1-3年,平均病程(2.71±0.45)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55人,女性有45人,年龄区间在20-66岁,平均年龄为(41.96±4.21)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2.86±0.84)年。本次研究在获得科室、伦理会的同意后方可开展,将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纳入病历资料,要求如下:①不得患有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传染病等;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参与此研究;③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支持患者参加;④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中精神病疾病;⑤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参与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患者后,研究人员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若所得出的结果为(P>0.05),则视为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则采取行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为其实施有效的用药护理,使用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并由精神科医生为患者定期进行社区诊治,可通过电话或上门随访的方式;由于部分患者缺乏社会活动与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可与患者共同参与至户外活动中,锻炼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患者获得外界的情感支持,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多陪伴患者,让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负性情绪,勇敢的面对疾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坚持接受治疗,控制疾病症状,提升面对生活与疾病的信心与勇气[2]。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应根据科室要求,制作一份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分表的内容包括:患者是否体会到最为优质的服务、是否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是否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的操作是否标准等,告知患者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越高。同时,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服药依从性,在收集好上述资料后,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的实验数据都应使用Excel软件分析处理后,再将其按照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标准,使用SPSS20.0数据包处理,检验水准以α=0.05,只有得出的(P<0.05),本次研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95%),对照组患者为(8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2.85±2.6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86±3.1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更好,(P<0.0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对于精神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只能依靠药物治疗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患者的自身行为具有不可控制与不可预料的特点,患者在发病时,如果无法控制病情,极易造成对患者自身或他人的危害,也是现如今临床上需要攻克的一个难题之一[3]。现如今,针对精神疾病的患者,除了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疾病,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将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措施运用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该护理模式是以基层单位为基础,让患者接受医生与护士的心理、生理护理,再借助家属的情感支持,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措施,最后所获得的护理效果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将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措施运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的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改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该护理方法可在相关科室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肖艳,何丽,陈韩,王燕玲,郑武平.协同护理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4):563-565.
杨定华,唐岩,雷杰鹏,张轶杰,周利国.集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和谐、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12):12-14.
鲁佳珏.基于Orem理论的日间照料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 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3):3752-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