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评估和预测自杀危险因素的能力: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意图的途径?
2018-07-02方金仙黄晓杰
方金仙 黄晓杰
【摘 要】目的:提高护理人员评估和预测自杀危险因素的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精神病患者自殺的目的。方法:我们使用PUBMED CENTRAL,MEDLINE,RePORTER和Elsevier等数据库对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的文献进行检索,查找与自杀意图、自杀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的自杀意图评估和预测以及相关培训的已发表文献。结果:我们根据最终选定的八篇文章确定了两个研究主题:自杀风险因素和自杀评估培训计划。结论:提高护理人员评估和预测自杀危险因素的能力是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意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杀;自杀意图;自杀风险因素;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2
1 简介
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亡行为。已有的自杀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主要是针对一般人群的自杀预防、干预的评估。自杀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护理。此外结合精神护理费用的上涨,对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最形之有效的预防就是对患者自杀意图的预评估。为此,本文检索了与自杀风险因素的评估及自杀风险评估培训相关的、已发表的研究文献。
2 方法和材料
我们使用PUBMED CENTRAL、MEDLINE、RePORTER和Elsevier等文献数据库对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的文献进行检索,并采用以下关键词:“自杀意图”、“精神病学”、“精神病患者护理”、“自杀评估”、“自杀预测”、“危险因素”和“自杀评估培训”。搜索仅限于发表于最近七年的、同行评议的研究文章、临床试验、病例报告和实践指南。
3 结果
我们根据最终选定的八篇文章确定了两个研究主题:1)自杀的危险因素; 2)评估培训计划及成功的培训案例。
3.1 自杀的危险因素
自杀意图的产生是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核心症状。由抑郁而生的绝望也增加了精神病患者的自杀风险1。此外,有自杀意图的精神病患者通常同时患有重度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双相或单极等精神障碍。
除了精神障碍,一些体内酶、脂肪酸、遗传基因也是自杀的风险因子,可作为自杀预测的标志物。女性自杀患者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活性显著降低,但并未出现在男性自杀患者中2。因此,MAO可作为检测女性精神病患者自杀意图的标志物2。另外,抑郁症患者的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也是自杀风险的预测因子3。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还发现了自杀行为的遗传危险因素。如:血清素转运蛋白基因(SLC6A4)中的遗传变体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相关4。色氨酸羟化酶1基因(TPH1)中的多态A218C被证实与自杀或自杀性尝试有关5。
药物及酒精的滥用也是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服用大麻会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自杀企图6。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试图或完成自杀的风险7。此外,酗酒也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风险因素8。
3.2 自杀评估及培训方案
直接接触抑郁症、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类障碍的患者的护理人员应着重评估患者目前是否具有自杀意图。因此,自杀风险的评估和预测对于防止患者死亡至关重要。自杀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个人行为,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于自杀风险的评估也需要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专业分析,应着重着眼于引发自杀意图的危险因素评估,并结合患者的目前/过去意图和计划。
自杀评估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识别自杀意图的危险因素。为加强这一技能,多元化的医护团队应制定有效的自杀预防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杀评估能力。然而,接受过自杀评估培训的护士护理的患者是否比未经过培训的护士护理的患者更容易从自杀意图中恢复?此外,患者自杀意图是否会有所降低?de Beurs 等9人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培训后,护理人员评估能力的提高降低了患者自杀的意图;患者也更容易从自杀意图中恢复。另外,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自杀尝试总数量减少。此外,专业的“守门员”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自杀的评估能力10。
这些成功的培训方案一般有两个步骤:一是专家对高级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自杀评估专家与自杀患者的互动作为高级医护人员培训教程。其次,护理小组或一般护理人员由训练有素的高级人员进行培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培训计划的成功也在于使用角色扮演和反馈的教学、学习方法,便于学员更有效地掌握这些自杀风险评估技能。但单次培训是不够的,需要从多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持续的培训,以便更有效地减少患者自杀企图。
4 结论
文章中,我们确定了两个研究主题:1)自杀的危险因素; 2)评估培训计划及成功的培训计划案例。这些主题为精神科医护人员预防和评估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提供了依据。自杀的风险因素评估的相关培训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在评估和预测自杀风险方面的能力,使其更好地识别和防止精神病患者自杀。
参考文献:
Williams JM,Crane C,Barnhofer T,et al.Recurr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across depressive episodes.J Affect Disord.2006,91:189-194.
Meltzer HY,Arora RC.Platelet markers of suicidality.Ann N Y Acad Sci.1986,487:271-80.
Sublette ME,Hibbeln JR,Galfalvy H,et al.Omega-3 polyunsaturated essential fatty acid status as a predictor of future suicide risk.Am J Psychiatry.2006,163(6):1100-1102.
Lindholm Carlstr?m E,Saetre P,Rosengren A,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a genetic variant in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SLC6A4)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Behav Brain Funct.2012,8:24.
Bellivier F,Chaste P,Malafosse A.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PH gene A218C polymorphism and suicid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Am J M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4,124B:87-91.
Bruijnzeel AW,Gold MS.The role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like peptides in cannabis,nicotine,and alcohol dependence.Brain Res Brain Res Rev.2005,49(3):505-528.
錢雪荣.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特征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卫生,2005,6(3):20.
Swahn MH,Bossarte RM.Gender,early alcohol use,and suicide ideation and attempts:findings from the 2005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J Adolesc Health.2007,41(2):175-181.
de Beurs DP,de Groot MH,Bosmans JE,et al.Reducing patients' suicide ideation through training mental health tea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utch multidisciplinary practice guideline 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suicidal behavior: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Trials.2013,14:372.
Rihmer Z,Rutz W,Pihlgren H.Depression and suicide on Gotland.An intensive study of all suicides before and after a depression-training programme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J Affect Disord.1995,35: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