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将走向何方
2018-07-02栾泽周序
栾泽 周序
随着“高考不分文理”的实施,走班教学也“一炮而紅”。不少学者纷纷赞美走班制;但实际上,走班制应该怎么“走”、“走”多快、“走”到哪里等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 不是最好,而是最不坏
走班制广受追捧,并不是因为人们在总结经验、探索教育规律之后认为它是一种“最好”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因为它是在学生自选高考科目的形式下,目前可以采取的有效应对新高考的方式。
说走班制的实施是为了有效应对新高考,并不意味着走班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行政班逐渐消失、班主任督促相对减少、学生归属感有所降低、频繁走班而导致丢三落四……似乎都无益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一些媒体也反映家长们其实很担心实施走班制会降低学生的考试成绩。目前流行的走班制,“走”的成分不足,“选”的意味更浓。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或者意愿,对高考当中除语数外之外,到底选考哪3门科目进行选择,学校再将选择了相同3门学科的学生编入同一个班进行集中教学。因为不同学生的选择不同,所以无法再像以往那样集中在行政班当中统一授课。不采用走班制,学校就无法保证对所有学生进行教育。
简单地说,走班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是“最不坏”的选择。选择走班制并不是因为它符合教育规律,而是为了适应新高考。走班制也并不能保证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只能说不会导致学生成绩出现大滑坡。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走班制也不过是高考“指挥棒”的产物而已。
二、 谨防“一走定终身”
当然,高考“指挥棒”未必就是一个坏东西,只要因势利导,也可以发挥“正能量”。一如我们对走班制的设想,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选择走班的方向,而不是“瞎走”“乱走”“随便走”。
走班制发挥“正能量”,前提是学生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将来希望做什么,这样才能将兴趣至上的教育逻辑和分数至上的功利逻辑统一在一起。但在2016年5月4日的《人民日报》当中,一篇关于新高考的报道却给我们浇了一头冷水。报道称,一些高中生“自己也不知道未来想干什么……只能哪几门考得好就选哪几门了。”这样的走班,自然显得盲目。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田忌赛马式的策略选择走班——集中选择容易拿高分的科目,就显得顺理成章,至少这样能有更大的机会金榜题名。目前引起关注的地理学科在新高考中广受追捧而物理学科少人问津的现象,就是这种投机主义式的走班的
产物。
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学生的未来发展无关乎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规划,而是关乎现阶段的考试成绩,以及所选科目的难度、拿高分的机会。“一考定终身”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一走定终身”的问题却不期而至。出现这样的局面无疑有违改革的初衷。“一走定终身”的关键不在于“定终身”,而在于这“一走”“走”得太过随意,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新高考改革的预期。
三、 加强生涯规划教育是有效走班的前提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仅仅改变考试一个环节就能万事大吉。比如,要用分数作为衡量人才水平的标准,就必须保证命题的水准,提高阅卷的质量;要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就要杜绝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弄虚作假现象;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考试科目,就必须保证学生具有选择的能力——这恰恰是有效走班的前提。
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要提上日程。近几年,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得到了强调,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效果却难言乐观:要么被作为一门“不得不上的课”,要么被当成是新课改的装饰。总的来说,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当然,这也不能全归咎于学校,家庭在子女的生涯发展当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当家长们将太多的目光放在高考分数、院校选择上的时候,子女的人生方向选择问题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责任应该如何划分姑且不论,但造成的结果却有必要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显得刻不容缓。“走班”已经不得不为,但“走班”的前提却始终虚无缥缈、未能落实,这样的走班必然根基不稳,难以令人安心。因此,与其在走班的形式、措施上修修补补,不如加大生涯规划教育的力度。理想的生涯规划教育不应该是“贴标签”,而是让学生获得为自己进行合理人生规划的能力。只有当学生们明确了将来想要干什么,才能决定此刻应该选什么。这个时候,“走班”才显得目的明确、理由充分,走班制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
未来。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