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2018-07-02王学军
王学军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市大兴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首都城市功能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强化保障,综合施策,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发展和分布的特点,依托地缘优势,通过地区协同、城区合作、区内带动的措施,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创协同发展机制
大兴区委、区政府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主动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凭借独有的地域优势,以大兴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牵头,联合天津北辰区、河北廊坊市率先组建京(大兴区)、津(北辰区)、冀(廊坊市)三区市教育联盟,建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依托“一十百千万”工程促进三区市教育事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召开京津冀教育论坛促进沟通与交流。大兴区百余名校长、教师参加论坛活动,进行学习与交流,有效促进了三区市教育共生、共享、共进。除此之外,大兴区还通过建立校际间手拉手、区域间挂职锻炼等促进学习与融合。三地先后联合组织开展了西南大学培训、上海沪江进修学院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等活动。同时,借助教育信息化平台,让三地优秀教师、优秀课堂、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三地在区域内实现教育均衡的基础上,就师资、信息、管理等方面开展经验交流,为在更大区域内实现教育高位均衡而共同努力。
二、引城区优质资源
大兴区教委全面落实《大兴区“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及《资源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化资源布局。
一是科学布局教育资源,扩大优质资源规模。2017年,大兴区推进、实施新建改扩建及接收项目149个,其中,包括大兴一中西校区在内的17个项目实现开工,永华实验学校等7个项目已完成,可解决学位5280个。
二是回应百姓教育需求,加大名校引优力度。引进北京小学、北京八中、育才学校、育英学校、首师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等市级名校到大兴区办学,成立了首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大兴北校区,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亦庄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翡翠城分校,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融汇校区等。2017年大兴区与人大附中、建华实验学校、丰台五小等开展合作办学,大兴区优质资源合办校增至38所。
三是建立教育协作区,深化“点”
“线”“圈”格局。大兴区为进一步提高整体质量,挖掘内动力,以优质教育资源为“点”,建立学段衔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线”,形成优质校引领、学段间联盟、校际间合作的发展“圈”,构建教育协作区体制。
通过协作区优质校与薄弱校的牵手,中小幼的学段一贯衔接,缩小了城乡、校际间的差距。协作区内大部分小学、初中对口直升,极大缓解了择校矛盾。全区中小学按区域划分为八大教育协作区,每个协作区中加盟校为优质资源校,输出软、硬件优质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农村校为成员校,在“共建、共研、共享、共评、共学”机制下,积极发展、互促提升;组长校轮值担任,负责组织研讨制定协作区工作规划,带领各成员校开展工作。建立区教委、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协作区“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区教委每年为每个协作区提供发展专项资金40万元。
2017年,“点”“线”“圈”格局进一步稳固,协作区“共建、共研、共享、共评、共学”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工作运行趋于常态。越来越多的项目研究、交流研讨、经验推广等活动以协作区这一载体广泛开展,推进优秀师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在城乡间有效流动。可以说发挥了自身内因的效能,利用区内优秀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整体教育的长效、内涵式发展。
三、培新区发展动力
扩大优质教育資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是大兴教育均衡硬实力的体现,大兴教育的“软实力”更是聚焦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人才强教固根本。大兴区一直以实施人才强教工程为重点,开展名校长培养工程等,深化内涵文化发展,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首先是重视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建设。通过规范干部选拔考核任用制度,强化用人导向。继2017年落实“大兴区名校长培养工程”,启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和首期幼儿园园长发展工程后,2018年,还将在基层学校的硕士、博士和副高级职称人才里,选拔、培训和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加大对干部的管理与培训力度,帮助他们做好教育的领路人。其次是加快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协作区建立了25个名师工作室,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进行生态课堂研究,做到了集体教研常态化、资源共享自觉化。名师工作室带动了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效果显著。将来,大兴区还将重点建设名师工作空和一批特级教师工作室,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市级学科教研基地,打造特色教师和学科名师。
二是德育效能真提升。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精品德育展示交流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强化学生行为养成;进一步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协同育人成效凸显;依托社会大课堂资源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价值观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开展第二批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营造文明校园
氛围。
三是应对改革出新招。以“教育品质提升促进工程”项目为依托,构建立足改革需求、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构建生态课堂;积极应对考试招生改革,开展各类培训研修,研究中高考备考,试点“选课走班”,落实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推进“1+3”培养试验项目实施,提升学生实际获得;构建多元评价、过程评价体系,在教育部对北京市6个区开展的质量监控评价活动中位列第三。
四是协调发展有特色。学前教育内涵发展,24所实验园内开展专题研究,两所幼儿园顺利升级市级示范园;义务教育快速发展,建设适应学校特点、衔接有序的三级课程体系;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依托高中特色发展项目、高中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校项目、跨区联盟等形式,带动高中教育形成特色;职成教育纵深发展,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通过父母大学开展家长教育培训2.4万人次;民办教育规范发展,严格审批程序,强化过程监督,经纬、蒲公英、海迪等民办学校拆迁分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五是引培并重强素质。依照需求合理依规补充师资,2017年,大兴区招聘新教师45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80人,占40%;针对教师不同群体,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培训,受训教师1.2万人次。
大兴区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内涵优质发展,努力促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聚焦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开启大兴教育新
征程。
(作者系大兴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党组书记、区教委主任)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