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孩子,有那么难吗?

2018-07-02付跃宏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王朔特首小品

付跃宏

2017年,导演陈可辛用手机拍的三分钟影片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站台上母与子的那份等待,那份期盼,令我想起了孩子们成长的那些事。

2018年,春晚小品《真假老师》欢娱了亿万中国人。这个涉及孩子教育的小品,又令我想起了孩子们成长的那些事。

每个孩子有着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基于出身环境的差异,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千差万别。成长过程中,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并成龙成凤,但现实状况又可能跟希望有距离。父母的作为,也许会让孩子离希望更近一些。

香港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育儿经验也许会给我们启示。林特首育有两子,全都毕业于剑桥大学。林特首的育儿观就八个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了儿子,她甘愿放弃行政职务———为了便于亲自照顾儿子,她曾向香港政府申请降职调至伦敦办事处工作,因为两个儿子都考到英国了。林特首曾讲过一句话:“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请一个工人,煮饭什么事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孩子们没让她失望。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三样东西至关重要,一是陪伴,二是示范,三是方法。其中,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助力。但是,有千千万万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近二十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见过太多的“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90%出自留守儿童家庭或单亲家庭。他们在心灵孤独与缺乏父母监管的状况下一步一步成了“问题学生”。2017年,一个林姓学生转入我校读八年级。入校不到一个月,他就惹了不少事。在處理过程中,我了解到,该生父母离异,其归母亲监管。母亲忙着做生意,没时间陪孩子。孩子无人监管,问题不断。我找孩子谈了两次,发现孩子本身没问题,问题在家长身上。例如,有一次,其母亲的手机让孩子带到学校了。孩子把手机借给班上同学,同学不小心弄丢了。母亲很生气,跑来学校,当众打骂孩子。事后,孩子再也不想来学校了。其母发短信给我说,孩子要转学。之后,我再也没见过孩子及母亲。这个教育事例被记入我的学生管理档案,我印象特别深,感到特别遗憾。2018年春晚,我看到小品《真假老师》,不由地想起了这位母亲及孩子。希望母亲也在看此小品,更希望她记住扮演者贾玲的那句话:我认为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钱。

父母的陪伴是不可替代的。隔代陪伴或老师陪伴来替代父母陪伴,都是不负责任的。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到有一次和母亲争吵,他问母亲:“你对我好过吗?我最需要人对我好的时候,你在哪儿?”万物一理,为儿为女,我衷心希望天下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要留有遗憾。

陪伴是物质助力,更是心灵助力。孩子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可能并不在乎吃得好不好,有吃就行,也可能并不在乎穿得好不好,有穿就行。他们更在乎的是,和父母在一起,一起游戏,一起说话,一起吃饭。当他困惑时,父母第一时间给予指点;当他有困难时,父母第一时间给予援手;当他气馁时,父母第一时间给予安慰;当他成功时,父母第一时间给予表扬。千万不要变成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写道的那样:“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就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这真是亲情之痛,人生之痛。

猜你喜欢

王朔特首小品
李家超宣布参选香港特首
《临宋人小品》
金庸坦然面对王朔批评
供养一位特首的价格
本期导读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
世相小品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