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肝肾亏虚型高血压31例临床观察

2018-07-0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肝肾西药高血压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高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90mmHg。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对患者心脑血管、肾脏等会产生较大影响,诱发冠心病、糖尿病及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当前临床治疗期间多采用西药治疗法,但长时间用药患者易产生耐药性,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影响整体疗效。笔者选择62例肝肾亏虚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接诊的62例肝肾亏虚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9~70岁,平均(56.04±4.06)岁;病程时间1~14年,平均(7.04±1.25)年;实验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9~69岁,平均(56.02±4.12)岁;病程1~15年,平均(7.02±1.33)年。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肝肾阴虚症候诊断标准[1]:主症为头晕、口干、头痛及腰膝酸软等,次症为失眠、舌红少苔,心悸且失眠;患者年龄18~7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为2级、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低于18岁或者高于75岁的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产妇;排除高血压急症、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合并具有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疾病的患者;排除药物药品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5mg/次,1次/d;厄贝沙坦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6)治疗,0.15g/次,1次/d,连续治疗2个月。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上海宝龙安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4020557),9 g/次,3次/d,连续治疗2个月。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压水平。显效:患者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降低15 mmHg以上,临床症状消失;好转:患者舒张压有所降低但是未达到15 mmHg,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的检验方法分别为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6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数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1159.51±5.49145.76±3.03105.41±4.7693.36±2.87实验组31159.45±5.24131.22±2.54∗105.62±4.7282.23±2.13∗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其中头晕2例,恶心1例,乏力3例。实验组中仅1例患者出现头晕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病,患者多伴有头痛、眩晕以及呕吐等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为钙内流阻滞剂,能够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具有抗高血压作用[3]。厄贝沙坦片为血管紧张素Ⅱ,能够预防AngI转化为AngⅡ,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达到降压的目的[4]。

高血压中医辨证可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主要是由于气血失和、风火内生以及痰瘀交阻所造成,其发生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5]。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等组成。方中枸杞子具有舒筋活血之功效,可改善患者气血失和;菊花可清热祛火,缓解患者体内风火内生;泽泻具有扩张患者血管、利尿的作用价值,控制患者血压,滋补肝肾,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能够发挥辩证施治的作用,对患者肝肾功能也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80.6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提示相对于单独西药治疗,联合应用杞菊地黄丸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治疗后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数值显著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进一步证实联合杞菊地黄丸的应用价值,与鞠建庆等[6]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崔利峰,迟玉法,田心坡.实用临床内科诊疗学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215.

[2]赵璐,王英,李广军.现代内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467.

[3]柴保山,孙培森,李盈.实用临床内科学[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7:126.

[4]曾凡超.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探讨[J].吉林医学,2018(3):525-526.

[5]王新梅,魏晓鹏.杞菊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4,34(1):15-17.

[6]鞠建庆,李运伦,杨传华.杞菊地黄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5):363-367.

猜你喜欢

肝肾西药高血压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