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废名小说中禅意的演变

2018-06-30李想

卷宗 2018年18期

摘 要:谈起废名,其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他小说中的诗化风格和田园风光,但在他的作品深处,却潜藏着禅学的理趣与意境。本文将结合废名的具体作品,对废名小说中禅意的演变历程与其后映射出的作者关于社会人生的理念作出一番浅显的探索与追寻。

关键词:废名小说;京派文学;禅意演变;社会理念

废名本名冯文炳,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风格特点不同于一般的京派作家,而是带有禅学思想的色彩。据记载废名对于佛学有相当的研究,曾著有《阿赖耶识论》,是用来专门探讨佛学中的唯识论的。我之所以选取了《桥》和《莫须有先生传》作为研究对象来对废名小说中的禅意演变作一番浅显的探索,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两篇作品都是废名的代表作,具有样本价值;二是这两篇作品的特点不同,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废名思想和写作风格的变化,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京派作家的小说几乎都有远离政治、接近山水田园、追求写意和抒情的特点,在这其中以沈从文的《边城》为代表。废名的小说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相比于其他的京派作家而言,废名的作品中多出了一种佛家的禅理和意境,这也正是废名区别于他人的最主要的特征。

废名与佛禅相结缘的原因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废名出生在湖北省的黄梅县城,这个地方自隋唐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禅宗兴盛之地,佛教的寺院直到今天仍旧香火不断。在深厚的禅宗氛围长大的废名,自然而然的对佛教禅宗有了生动的认识和鲜活的情感,这也为后来废名研究佛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废名在北大求学期间结识了胡适和周作人。胡适当时正在撰写《中国禅宗史》,而周作人也正好处于思想的重大转变期,开始追求冲淡平和的道路,二人对来自禅宗圣地黄梅的废名自然是十分感兴趣。胡适和周作人对于佛禅的兴趣,也是启发废名进一步接触禅学的重要原因。

废名在创作《桥》的时候,禅意思想还是以五祖弘忍大师的“观心看净”为主。受五祖思想的影响,废名的小说《桥》中充满了空灵宁静的禅意气氛。《桥》的内容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山水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二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描写。废名在《桥》中对景色的描写下了很大的功夫,创造出一种空灵寂静的禅趣意境,而关于人物的对话则体现了禅宗人物打机锋式的机智与理趣。举个例子,琴子和细竹在花红山上看花,琴子说:“一阵风——花落知多少?”细竹立即抓住“落”字做文章,反驳道:“花不是落地,而是飞上天。”花在落地之前,的确要在空中随风纷飞一阵,像这样的微小事实,世上很少有人加以关注,但小林、琴子和细竹却由此能发现生活中的美,这就是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体现。但是《桥》毕竟是废名早期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在小说中加入佛禅的元素并不是为了阐释义理,而只是用来营造氛围和意境。在小说中废名创造出一个脱离现实环境的唯美的空中楼阁,人物的思想虽然纯澈,却也简单的很。

顺便提一下,《桥》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桥”这个名字也颇有深意。桥是个过渡的象征,《桥》的意义可能是把主人公小林渡到彼岸去,但《桥》却并未完结,彼岸只能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桥》无论对主人公还是对作者来说都是一个过渡,废名在创作了《桥》的基础上继续思考和写作,随着思想的转变,他推出了又一部禅趣小说——《莫须有先生传》。

《莫须有先生传》虽然也体现着禅学理趣,却与《桥》的形式完全不同。此时废名吸取了六祖“无念、无相、无住”的思想,在创作小说时也不再注重对气氛、意境的刻意营造,而是转为在纪实的同时阐发一些禅理,显得质朴自然,世俗生活气息明显加重。废名此时写作的语言越来越符合常用的规范,从整体看起来就如同从清虚的仙境一下回到了烟火人间。虽然现实性加强了许多,但绝不是废名写作能力的退步。反而,废名其实是希望像游戏人间的道济和尚那样,去追求一种非俗非仙、似俗似仙的放任隨缘的自由境界。通过对俗的表面意义上的回归来实现对俗的更高的超越,这才应该是废名的用心之所在。举个例子,莫须有先生给儿子压岁钱,儿子见钱而喜,莫须有先生却有了忧虑,因为儿子有贪心,而“贪是贪嗔痴三毒之首,是最大的障碍。”进而又想到“人生在世总是贪着了,难怪佛教以出家为第一义了。”这种在不知不觉中将禅理渗入了平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作法正是《莫须有先生传》中禅意的体现。

总而言之,在创作《桥》的时期,废名的禅意表现为五祖弘忍大师的“观心看净”,向往着超越世俗的空灵境界,所以他这时更看重气氛和意境;而在创作《莫须有先生传》的时期,废名的禅意已经进入到了六祖慧能大师的“禅心三无”的自由之中,所以他的创作风格开始变得自由洒脱,现实性更强了。废名小说中禅意的演变,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断恶化,导致知识分子心中理想的乌托邦世界的破灭;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废名思想的成熟,从闭门参禅的修士变成了心忧天下的志士,这反映了他新领悟的“无住”的思想。“无住涅槃”是大乘佛教菩萨最高的果位,具体表现在以大慈悲心怜悯有情、广度众生。废名禅意的演变与成熟,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探索拯救国家、民族、百姓的道路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席建彬.禅意的“反刍”——废名小说精神再探[J].文学评论,2017(06):151-159.

[2]陈建军.废名研究综述(1981—2001)[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05):25-30+39.

[3]吴晓东.意念与心象——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J].文学评论,2001(02):133-141.

[4]杨义.废名小说的田园风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01):15-31.

作者简介

李想(1995-),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汉族, 学生,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