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德世界观的基本特征及其困境

2018-06-30殷红梅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困境特征

摘 要:康德首次把世界观这一概念引入哲学领域,并且把世界观理解为人们对这个世界产生的感性知觉。康德认为人在与世界打交道时是通过感性直观认识世界的,在此基础上,康德强调人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无法认识整个世界。无法被认识的那部分,康德称之为“物自体”,这种把世界分为两部分的做法,割裂了现象和自在之物的统一,造成了主体无法认识“物自体”,以至于使康德在对世界的把握上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

关键词:康德世界观;特征;困境

有人用“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略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这句话来表达康德对哲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康德哲学对研究西方哲学史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观思想是康德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康德世界观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真正了解康德哲学。

1 康德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世界观”这个概念。康德把世界观概念定义为:人们对这个世界产生的感性知觉。国外学者把康德对“世界观”的定义理解为:“人们对世界的直观,即深刻地思考呈现于感官的那个世界”,换句话说就是康德认为人们是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认识世界的,这也是康德世界观的一大特征。在康德之前,人们通过理性,对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设定,主张怀疑理性以外的一切,但是康德根据对作为人们认识基础的理性进行彻底的考察后,指出人们把理性作为徒劳的理论追求,是对理性的错误运用,以至于造成理性的危机,进而影响了对形而上学的认识。在康德看来,世界离不开形而上学,为了恢复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康德开始了理性批判。康德首先指出理性合法使用是有范围和界限的,这个限度的研究问题是由形而上学来完成的。康德承认理性是有限度的,对人们孤立使用理性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康德从数学、物理学通过思维方式革命而成为科学中得到启发,哲学要想成为科学,也要经历一场思维方式上的革命,这场革命主要就是转变对知识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康德认为,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靠知识。康德发起著名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目的就在于颠倒知识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于知识的来源问题,康德认为,知识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即感性直觉,一是通过这些表象认识对象的能力,即概念的自发性,也被称为知性,由此,康德把感性和知性区分开来。在康德看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感性直观获得的。康德认为所有的“直观”都是“感性直观”,他主张用一些先验的范畴、准则去整理外界现象,认为人们在认识自然时应运用先验的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来进行。康德还强调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认识自然的,认识自然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拥有先验认知能力的人,自然也只能够被拥有先验能力的人所认识。康德这里的“自然”指的是能够被认识到的自然。在康德看来,自然是有能被认识的,也有不能被认识的,他把世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能够被人把握的世界,即能够通过感性直觉把握的事物的“现象”,一部分是不能被认识的世界,康德称之为“物自体”。康德认为,“物自体”是存在于人们认识界限之外的那部分,是不可认识的。这种把世界分为两部分的做法,割裂了现象和自在之物的统一,造成了主体无法认识“物自体”,以至于使康德在对世界的把握上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

康德世界观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认为世界是构成性的。他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确认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主体通过直观形式和先验范畴整理“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依据自己具有的先验认知能力通过感性直观来认识世界,其中,这种先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又是通过感性直观形式认识世界的,说明人们拥有借助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又需要依赖知性范畴,说明范畴是有界限的,那么也就说明了,人的认识也是有界限的,人们不能认识界限之外的世界,界限之内能够被认识的世界也不是永远不变的。把对世界的认识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确认过程,把认识的世界看成是一个不确定,会变化的世界,这正是康德的“世界观”概念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的地方。在康德看来,人们认识的世界不是“先定”的,而是“构成”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在主体和对象相互作用下不断加深的,这是康德比以往哲学家进步的体现。虽然此时,康德对世界的认识还处在理论自身的范围之内,但是他认为“世界”是‘构成的这一认识,超越了以往“世界观”概念的内容, 对马克思世界观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康德世界观的困境

康德作为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甚至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都起大了巨大的启迪作用,康德世界观把世界理解为构成性的世界,重视理性这些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德的世界观思想并不是科学的世界观,把世界分为可知和不可知两部分,认为人们是通过感性直观方式认识世界的,这些认识使康德的世界观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困境。

首先,康德认为人在与世界打交道时是通过感性直观认识世界的。直观形式的认识是把认识的对象看成了消极,被动的存在,这是不科学的。例如对自然的认识,在康德世界观思想中,自然和人是对立的,他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的附属品,人受制于自然;第二阶段,人类产生以后,自然就沦落为人的附属品,人成了施与方,自然变成被动方。从这里很明显就能看出:这两个阶段本质上是自相矛盾的,这就造成了康德在认识自然上的矛盾,无法统一认识,做到自圆其说。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范畴,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离不开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外部世界是主体创造的,主体在创造的过程中,生成了外部世界,因此,外部世界是属人的世界,带有人类活动痕迹,进而解决了人与自然对立的问题。

其次,康德把理性存在看作人的本质的认识。在康德的世界观里,人是理性的存在,理性存在是历史的主体。把感性主体与理性主体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理性存在决定感性存在。康德认识理性是历史的主体,其他的一切都是理性的产物。在康德的世界冠思想里,人是理性的产物,这就给人带上了无形的枷锁,人的主体性被忽略,历史无法得到真正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这一认识,他认为,人才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历史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把对象看作生成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主体本身也是一种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感性存在;意识作为人的理性存在,只是在满足反映生活的需要出现的存在。马克思强调,只有科学认识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之间谁决定谁的关系才能真正的摆脱束缚在认人身上的枷锁,作为一个真正的历史主体而存在。对于人的历史主体性的认识上,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不是凭空的,而是在前人积累的生活资料,资金和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人们正是在这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历史,完善自身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郑昕.康德学述.[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1.

[4]大衛?K?诺格尔.胡自信译,世界观的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马克思?舍勒著.哲学与世界观.曹卫东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6]沈红宇.世界观概念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9).

[7]周树智.历史观与世界观概念辨析[J].唐都学刊,2014(1).

注释

1.郑昕.康德学述.[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1.

2.大卫?K?诺格尔.胡自信译,世界观的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

作者简介

殷红梅,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困境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