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9世纪意大利语的演变历程
2018-06-30王臻
摘 要:语言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历史上,意大利语曾经历过很长时间的“零散期”。几百年来,伴随着语言问题的出现,意大利学术界进行了关于如何确立民族文学语言、标准意大利语的规范框架等一系列问题的大讨论。本文将以俗语和标准意大利语的发展为例,浅析13—19世纪意大利语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意大利语;俗语;文学语言;演变;统一
语言是在变化中发展的,意大利共有20个大区,每个大区都存在多种方言,因此历史上,意大利曾经历过很长时间的“语言零散期”。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们研究的,并不是某一特定俗语,而是多种俗语,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北方方言,另一类是中南部方言,这其中也包括了只在极少的划定地区才会使用的撒丁语和拉第尼亚方言。
“语言问题”是复杂的,日常交流时人们会说方言,但是在文学和官方用途中仍使用拉丁语。从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意大利用了近五百年的时间才明确了拉丁语和俗语之间的区别。几百年来,伴随着语言问题的出现,意大利学术界进行了关于如何确立民族文学语言、标准意大利语的规范框架等一系列问题的大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为有必要细化日常用语,使其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以确保能将语言更好地用于实践中。
一、佛罗伦萨语成为公认的文学语言
很长一段时间内,意大利的语言是零散的,因为直到十三世纪末,都没有出现任何一种能使全体公民信服的俗语。从十四世纪开始,托斯卡纳方言,更确切地说,佛罗伦萨语成为公认的文学语言。
首先,托斯卡纳方言跟拉丁语最像,因此习惯用拉丁语写作的学者接受了托斯卡纳方言;其次,当时的托斯卡纳大区,尤其是佛罗伦萨,毋庸置疑是意大利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会说佛罗伦萨语的银行经理、商人、金融家遍布意大利、甚至是整个欧洲,这无疑为佛罗伦萨语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除此之外,当时大部分诗人和作家,如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们都用俗语撰写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神曲》、《歌集》和《十日谈》,以文学活动的形式赋予佛罗伦萨语极大的威望,这些都促使佛罗伦萨语成为公认的文学语言。尽管佛罗伦萨语仍然是俗语,但作家们使用的托斯卡納方言并不是没有任何标准的自发的语言,相反,在散文的句法结构方面,他们对俗语进行了精心设计,因此佛罗伦萨语注定只被少数学者掌握。文学拉丁语和俗语之间的分离,从某个方面来说也使不同用途的书面语言之间的区别更为清晰,而知识分子使用的书面语和日常交流中使用的俗语的分布也格外均匀。与其说是双极主义,不如说是一种三级主义:从一方面来说,不同地区的俗语(也就是口语),是随着日常生活的需求来演变的;从另一方面来说,除了在中学和大学还教授拉丁语之外,拉丁语也继续用于神学、哲学、科学和司法论述中;作家用佛罗伦萨文学俗语来撰写不同主题的作品,旨在娱乐大众以及论述人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
二、十六世纪意大利的“语言分歧”
十六世纪,关于语言问题的分歧加重了,那时人们试图解决纯理论性的语言问题,而很少提及具体的现实问题。由于巨大的政治分裂和外敌入侵,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危机之中。知识分子试图在文化层面重建他们曾在现实中尝试过的区域平衡,并试图统一语言,为所有人设定有效的语言参照标准。在针对标准语言体系所提出的假设中,彼得·奔伯的理论占了上风,他指出诗歌语言应以彼特拉克为典范,散文应以薄伽丘为典范,这是一种完美的文学语言形式。但是在整个十四世纪和十五世纪,文学语言在词汇的讲究性与句法结构的和谐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使用更加“现代化”。直到十六世纪,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已经历了足足两个世纪的断层,这就标志着语言在文学领域和日常生活之间的最终断裂,而这也是造成未能创造出面向全民、统一的民族语言的原因之一。随着各民族国家的建立,在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带有政治文化色彩的资本语言成为民族的语言。以德国为例,尽管我们无法知晓其政治统一的具体过程,但自十七世纪以来德国也有了自己的民族语言,这与新教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的天主教会规定只有神职人员才有权接触《圣经》的文本,只有教会才能对《圣经》的内容进行解读,但是新教改革主张每个公民都有权解读《圣经》。因此在新教国家,《圣经》被译成俗语,并由此开始了普及大众教育的过程,即使是下层社会的公民也有机会学习德语,从而促进了德语的广泛传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意大利,既不是统一的民族国家,也没有发生像新教改革般的运动,平民完全没有必要用抽象的语言(意大利语)取代本地区的俗语,因为当时的意大利语并不贴合实际生活,且只为满足文化领域的需求而使用。
三、“人民”的意大利语
十八世纪,关于语言问题的争论再次出现,这次语言学家们的关注点转移到词语方面,他们认为有必要让语言更灵活,更能贴合时代。符合时代需求的语言不再是十四世纪的托斯卡纳方言,而是能表达新哲学、新政治和新文化的法语。最重要的变化涉及到词汇和句法这两个方面:在词汇方面,语言学家们抛弃了古老的学术形式,引入了新词,这些新词主要来源于法语;在句法方面,法语中更灵活的并列结构取代了广义的复合句。十九世纪,对民族统一语言的需求与意大利统一思想几乎同时出现,学者们认为,语言的统一是意大利统一的前提。作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曾提出,意大利语理应成为这个国家的武器、记忆、血液和心脏。如果所有人都认同民族语言的必要性,对国家传统的语言表述有认同感,那么就有必要去探究这种语言对时代的适用性。曼佐尼由此创造了新词,同时提出了两个观点,他认为,佛罗伦萨方言之所以能承担民族语言的角色,是由特定的历史情况和在人民中享有声望的著名作家的作品决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一门能克服社会和文化障碍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并使之成为作者和读者都认可的更灵活、更现代的语言工具。为了使文学语言能贴合平民,曼佐尼在小说《约婚夫妇》中尽可能地使用了与小说中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相对等的语言表达,他选择用佛罗伦萨语来阐明自己的立场。这场文学革命的效果是显著的,因为在关于语言的问题上,这是第一次提到了作者应该关注“人民”,不管是口语还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应被“人民”理解。在曼佐尼之后的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作家们对语言的研究逐渐变得多样化,他们意识到口语和文学语言的独特性,并尝试使二者进行交流和融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意大利统一后,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普及,文盲率大大降低,读者的“基数”日益扩大。因此,对于作家——叙事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和科学家来说,只面向小部分精英阶层的创作已成为“过去式”,因此语言问题的选择必然受到新元素的影响。
四、结语
13—19世纪,意大利语经历了六个世纪的演变历程,才逐渐发展成今天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意大利语”。语言的发展是复杂的,也是漫长的。最初拉丁语只被贵族和知识分子掌握,不同地区间的平民由于不通晓对方的俗语而无法沟通。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统一的需要,学者们认识到意大利语不应只是少数人的语言,而是要跨越文化、阶层和地域的障碍,使之成为全民享有的文化权利,语言也不再是纯粹的理论,最终成为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交流工具。
参考文献
[1] Elisabetta Sergio. Storia della lingua italiana[J]. Grammatica Pratica edizione mista, 2010.
[2] 刘耀春. 语言与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王臻(1994—),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意大利语语言文学